暴君黑月光重生了(81)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墙之隔便是威远侯府的别院。
前世,谢容姝也曾陪着太夫人在此处居住过一段时间,正因如此,才结识了同住在威远侯府别院的徐怀远。
犹记得前世刚来别院时,太夫人担心她无聊烦闷,便让姜砚带她四处游玩。
而徐怀远作为姜砚的至交好友,几次偶遇之后,徐怀远便将向导的责任都揽在他自己身上,带着他们兄妹二人,将附近好吃好玩的地方转了个遍。
徐怀远自幼丧母,父亲常年不在京城,他独自一人在京生活,并未养成孤僻的性子,反而待人宽厚谦和、温润有礼,尤其在谢容姝面前,更是细心妥帖,让人如沐春风。
起先,谢容姝一直将徐怀远,视作同姜砚一样的兄长。
直到后来,谢容姝听闻谢严有意将她嫁给宁王做侧妃,她既骇于关于宁王的种种传闻,又不愿将自己终身大事就这样草率交付出去,更不愿做人侧室,与人共侍一夫……于是,谢容姝便回西山别院向太夫人求助。
而徐怀远不知从何处听说此事,竟连夜从京城赶到别院,冒雨登门,当着她的面,向太夫人求娶她。
谢容姝至今还记得——
那个浑身湿透的温润少年,唇角微扬,眼神清亮,立在外祖母面前,用坚定的语气说:“心悦阿姝已久,愿娶阿姝为妻,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她、敬她、珍惜她、呵护她,白首不相离……”
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1)
面对这样的告白,内心渴望被人珍而重之的谢容姝,很难不心动。
再后来,便是外祖母亲自登门,劝说谢严熄了将她嫁给宁王做侧妃的心思。
而后又经历了威远侯徐莽战死沙场,徐怀远临危受命赶赴边关,在舅舅的帮助下,重振徐家军,取得大捷,最终班师回朝,正式求娶于她……
两人相识三载,结发五年,因着边关战事,聚少离多,再加上她婚后身子变得越来越差,寥寥相聚的日子,两人之间也是相敬如宾,连手都极少牵过。
谢容姝骨子里,本就是个清冷的性子,又因着从小在道观长大,从不觉得夫妻之间,这般相处有什么问题。
甚至,在谢容姝不知道徐怀远害死姜家、娶谢思柔做平妻以前,她一直认为,徐怀远确然做到了对她“珍惜呵护”的承诺。
分离的日子,即便徐怀远身处边关,每隔几日都会有书信给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亦对姜家多有照顾。
谢容姝从未怀疑过徐怀远对她的真心,没想到,最后的真相却是那样鲜血淋漓。
谢容姝如今回想起这些往事,恍如一场噩梦初醒。
她只恨自己眼盲心瞎,空有能窥人记忆的能力,却因为太过信任,而从未想过,去探探那人的真心……
谢容姝坐在太夫人院子的廊下,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想到这些往事,神色有几分恍惚。
“在想什么呢?”
一个修长的手,在谢容姝眼前晃了晃。
谢容姝回神,就看见姜砚那张放大的脸,笑看着她,眼底尽是好奇。
“你什么时候来的?”谢容姝往后撤了撤身子。
她还是很不习惯,与人这般近距离说话。
姜砚站直身子,笑着道:“刚进来,就看见你坐在这发呆,雨都要飘进廊下来了,你也不嫌冷。”
说着,他突然朝谢容姝眨了眨眼,闪开身道:“你看我把谁请来了,你不是一直要见他么?”
谢容姝疑惑看去——
只见宁王楚渊身穿素白长袍,系着青玉腰带,外罩一件雨过天青色绣着竹叶的鹤氅。
他剑眉微微上挑,凤眸似寒星般明亮,一头墨发用玉冠束起,让他原就俊美的五官,显得更加英挺立体。
在谢容姝的记忆里,宁王极少穿白色以外的颜色。
这身装扮,让他看上去矜贵清雅之余,多了几丝难得的温润气质,倒不似先前那般冷漠疏离,更与传说中的“煞星”形象,相去甚远。
这是谢容姝自那日落水以后,第一次再见宁王楚渊。
她原以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
可当她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楚渊轻抿的唇时,脑中闪过他在湖底为自己渡气的情景,脸上不觉有了几分窘意。
谢容姝强压下那股窘意,走到宁王面前,福身见礼:“见过宁王殿下,谢殿下那日出手相救。”
略显僵硬的步伐,和紧绷的声线,暴露出她内心的窘迫。
楚渊的目光,扫过她微垂着的,鸦羽般轻颤的睫毛,淡淡嗯了一声,便转身走进了太夫人的房间。
谢容姝轻舒一口气,不知为何,两世在宁王面前,她都会莫名感觉到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