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28)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再过两年,等保税区建立后。贸易方式会正式分开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像这次的三家工厂的加工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国外设计的衣服,委托给国内厂家生产的贴牌行为。生产完成后,衣服全部出口并不内销。其中,生产这些衣服所需要的原料,一大部分是国内的原料,一小部分是外商进口过来的。

这就相当于是一次来料加工了。当然,这是指生产方面的。在关税方面,由于现在并没有保税区,所以这些进口过来的原材料,进口时交过一次进口税。出口的时候,还得交多一次出口税。算下来,算是双重征税了。

不过,这时候郭嘉并没有加入WTO。正常的贸易征税就是这样的。

这种外商委托过来的生产订单,利润率应该会很高。当然,这种订单对时间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安华直接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高主任有说过这一批货物的出货日期是什么时候吗?”

跟外商订立外贸合同的时候,最为重要关注的地方,除了商品名称、货物数量、货物总价之外,还得关心货物的出货日期。很多外商会在货物出货日期这一块,订立一个十分严格的时间。要是出货时间超过了合同订立的日期,很有可能会出现货没钱也没的情况。

钱厂长见安华问到了点子上,立刻回答:“交货日期在3月15日,交货地点在羊城码头的船上。”

安华听到这里,大概明白这三位为什么这么关注运力了。

从南花市出发去羊城码头,连夜赶路最起码也要两天半左右的时间。正常时间是三天左右。而这三位厂长那么来回奔波,肯定是因为生产时间不够用。

“钱厂长,这样大的订单,你们能保证在3月10号之前生产完毕吗?”这个日期是安华预计出的最迟出发日期了。因为还要考虑到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危险、麻烦。要是时间卡着刚刚3天。很有可能会出现赶不上交货时间的情况。

安华这话一出,钱厂长跟梁厂长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年前因为那福利鱼的事情,我们车间很多工人拉肚子请假了一两天。所以,棉布的生产进度慢了下来。又因为刚好赶上了春节,工人们放假了四天。所以,整个生产进度算下来,应该是落后了三天左右。”

钱厂长说到福利鱼的时候,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这件事情安华听凌海洋提到过。只是没想到,纺织厂加班加点生产的棉布,居然是这一批出口订单要用的原材料。

当然,需要棉布制衣的被服厂梁厂长,不是没有考虑过从其他省份购入棉布制衣。只不过,外商对棉布的支数要求很高。其他省份的纺织厂生产的标准不符合外商要求。为了避免后续外商验货的时候,出现退货情况,他们只能靠南花市纺织厂加快生产进度。

安华听钱厂长拉拉杂杂一大堆,就是不给个具体的出货日期,不由地表情一收,整张脸都严肃了起来。

“三位厂长,我希望你们明白一点。我们这只是一家普通的运输公司。我们公司的职责是接受你们工厂的委托,进行货物的运输工作。如果你们现在不能提供一个确定的出货日期,我也没办法预估后续你们订单的发展情况。这样的话,我们车队的货车不可能一直为你们保留的。”

安华知道他们这一次的出货量很大,对货车的数量要求一定很多。但是,如果连一个预估的出货日期都不给。她这边给货车排单的时候,根本不能从全局考虑,进行合理的排单。

这样一来,损害的只有这三家工厂以及省进出口总公司的利益。

钱厂长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委托单有问题。毕竟运输公司也要干活,不可能这个月一直扣着十台后车不用,专门用来等待他们完成订单,然后马上上货出发。

“安华,我也不跟你来虚的。目前,我们工厂生产的棉布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三。而之前生产出来的棉布已经送到被服厂去安排制衣了。只是,今天已经是二月八号了。我这边原材料肯定可以在月底之前完工。但是,这样的话,被服厂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上?”

听完钱厂长的话后,安华觉得头都要大起来。

这就是分开三家工厂接同一个订单的坏处。这三家工厂虽然会互相协调生产计划,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显然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还是会先顾着自己的工厂。

所以,安华不得不提醒一句:“钱厂长,你们这次接到的生产任务是五万件衣服,而不是一堆棉布。所以,你不是应该加班加点把棉布生产出来吗?我觉得你应该跟梁厂长这边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