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仙女人设,纵横诸国(173)

作者: 朱万贯 阅读记录

而这一次,她有一种十分强烈的预感,这是瘟疫。或者说,是疫病。

他们应该还没有发觉,否则不会对一个已经发热的人视而不见。应该还在潜伏,只不过不知道已经传染了多少人。现在应该是前期,等到爆发的时候,恐怕就是一场大的灾难。这些部落,平时不出去接触他人,传染的面积应当并不广。

但若是自己没有来这么一遭,他们一定会去铁矿附近,救出彩,自然不能避免和陈国将士的一战,而这样,恰恰会将疫病传给陈国将士。

范围未必传至整个陈国,但不拘是铁矿中的人,还是附近的城池,恐怕都逃不过。哪怕是现在,诸萦心中也没有底。

眼前的方蒺部落,究竟是疫病的起源,还是他们仅仅也只是被传染了。

还有便是,她要干预吗?

还是任由这些人传染疫病,活下来的人,则是战胜了疫病的人。他们的身体也会在这样不断的感染中,对一些病症慢慢免疫,这也是一种自然抉择。人就是在不断地面对灾难,而后慢慢研制出了各种应对之策。修堤、风火墙、地动仪……

因为发现祈求神灵无用,大巫们救不了得了疫病的人,所以医术才开始大兴。这些都是人们的必经之路。

她可以现在就治愈这些人,也可以用自己先进的技术,让他们不用经历那么多磨难就能吃饱穿暖,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他们还会有历尽磨难后,不屈进取的精神吗?

还会有沉厚历史而赋予的脊梁吗?

那些在史书中,在最危急关头中出现的人物,还会有吗?

她看似是帮助了他们,又何尝不是种扼杀。

诸萦越是接触,越是容易陷入深思。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正是这样的无所谓仁慈,任由万物自生自灭,才引来了万物的自强,他们不断地适应世间的规则,甚至制定出规则。

她穿越前所处的现代社会不也正是这样吗?

诸萦以神女的身份在这个时代待得越久,她就越不想亲自出手干预一些事情的进程。不管是医术,还是治水。当然,只要诸萦想,她可以很轻易的帮他们做到这一切,因为她有游戏背包。疫病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她只需要施动治愈技能,这些人就都能好,如果不确定范围,就把附近几个城池的百姓庶民都施加一遍,虽然累,但诸萦真的可以做到。

还有洪水,诸萦的游戏背包里,虽然没有直接作用洪水的,但想让水流不漫出来,甚至是改道,都是可以的,甚至是将洪水快些退却。

但诸萦在救了人之后,完全不插手洪水的散去,也不参与他们是如何治愈洪水后的疫病,仅仅是提醒桓珩,剩下的都交由桓珩处理。不正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洪水有多么可怕,对他们将会造成多么大的打击,所以一定要治理河水。

不断的失败,不断地治理。

诸萦坚信,一定会有擅长治理洪水的人出现,他们会修筑堤坝,会引领河水正确的流道。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之后,原本损害百姓庶民性命的河水,会被囿困住,最终那附近会成为沃野千里的良田。

出于她如今的直觉,诸萦有一种预感,她或许会活得很久很久,因为她如今的身体是游戏中的身体,虽然她并不像游戏中的人物一样,进入修仙状态,只能用她现有的这些技能,还有游戏背包中的道具,但她却和传说中的神灵十分相似。

五感远异于常人,不惧冷热,身体很难受伤生病,还有十分敏锐的直觉,这种直觉虽然不能直接告诉诸萦发生了什么,但却很接近传说中的洞察天机。就好像这次方蒺部落得了疫病的这个人,诸萦明明不会医术,但她就是能察觉到不对,并且生出很强烈的预感。

如果诸萦只是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她都不必如此担心,可她怕自己活得太久,对他们太过有求必应。

以后,究竟应该怎么办,诸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她也必须有自己的想法。

诸萦犹豫了很久,她还是将面前的这个人治好了,既然这个人出现在自己面前,又得了疫病,诸萦很难劝服自己视而不见。

对这人施加了治愈术之后,诸萦挥了挥手,又把人送回原地,不过当人落地时,便已经慢慢转醒,甚至脸色也如常人一般。

诸萦想了想,她还是拿出了游戏背包中的一颗丹药,一个浸着寒气的玉盒出现在诸萦的手上,玉盒精美绝伦,通体上下无一丝瑕疵,上面雕刻着仙鹤与正在手谈的仙翁,和乐安祥。但重中之重的,却是玉盒中装载的丹药。

她素手一挥,玉盒就落到首领柏的面前,诸萦慢慢开口,声音中透着已知世事的玄虚,“吾观此地必有一劫,不日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