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无香(352)
平乐帝为了夺回帝王,竟隐忍谋划至此!
“这么说,杨喆这么多年来一直带着面具?”
狐先生脸上得意之色更浓:“他的面具可不是这种,而是以刀为笔雕出来的。”
说起来,太子明算是他最得意之作了。
程茂明脊背爬上凉意:“不可理喻。”
这也太恶心,太丧心病狂了!
吩咐属下看好狐先生,程茂明走到隔壁。
“世子,我要亲自带人去把杨喆拿下,咱们回头再聚。”
“大都督先去忙。”
程茂明顾不得客套,带着一队锦麟卫匆匆走了。
翰林院本就清闲,晌午的时候不少人跑到衙门外的食肆享用一番,不紧不慢往回走,明显可见这些人离两个人有些远,一个是杨喆,一个是李澜。
杨喆中状元后被授予修撰一职入职翰林院,之后选庶吉士,几个玩的好的人中李澜是唯一考上的,也进了翰林院学习。二人同在一个衙门,只要得闲就会聚在一起。
此时二人也不在意同僚的疏远,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
“公子——”
二人停下来,转身看到杨喆的书童气喘吁吁跑过来。
“什么事?”杨喆问。
“您的信。”书童把一封信双手奉上。
杨喆接过信打开看过,面上没有什么变化:“李兄,你先去吧。小弟有点事,迟一点回衙门。”
李澜没多问:“杨兄去忙吧。”
“李兄,回见。”杨喆冲李澜拱了拱手。
李澜见此也拱拱手道一声“回见”,转身往前走时心头莫名有些异样,可要说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了。
他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友人身姿挺拔如松,匆匆走到街角一拐不见了踪影。
街上店铺如鳞,杨喆信步走进了一家成衣铺,两刻钟后从铺子中走出一个身穿宝蓝直裰的公子。那年轻公子上了停靠在路边的马车,车夫鞭子一甩,驾着马车往城门口去了。
程茂明走在去翰林院的路上,遇到了前来禀报的暗探,听暗探低声禀报后立刻改了方向。
城门处,值守军士盘查起进出之人要比往常严格许多,特别是对乘车出去的,一定要看一眼车厢内,确定没有可疑才会放行。
之所以加强了检查,自然与林好三人被劫有关,如今城中已是传遍了,贼人专门躲在车厢里劫持富贵人家的姑娘。
出城门的队伍不长不短,缓缓往前动着,终于轮到了那辆青帷马车。
军士挑开车门帘往里探望,坐在其中的青年微微欠了欠身。
“军爷辛苦了。”车夫把一块碎银往军士手中一塞,满脸堆笑。
车厢中一览无余,除了那年轻公子并无旁人,军士得了银钱自然不会为难,往旁边一站痛快放行。
“等一等。”
军士闻声望去,脸色不由一变。
竟然是一队锦麟卫。
“拦下那辆车!”
军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而那辆马车已经出了城门往前奔驰起来。
“追!”
马车显然跑不过骏马,没多久两名锦麟卫骑着马拦在了马车前。
驾车的马一个急刹,嘶叫着扬起前蹄。
马车停稳后,年轻公子一撩车门帘,面带怒色,待看清拦车的人变得客气起来:“不知大人拦小子的马车有何事?”
两名锦麟卫并没回答,向后方望去。
程茂明策马来到近前,居高临下对坐于车内的年轻公子微微一笑:“杨修撰改头换面出城,意欲何为啊?”
杨喆解除嫌疑后,幸亏有靖王世子的提醒,他派了暗探悄悄盯着,才没让对方今日顺利逃脱。
第267章 投桃报李
本来在杨喆饮下“毒酒”,毒杀太子之人招供后,他完全相信了杨喆的清白,世子私下一句话让他留了一手。
世子说:“先是与杨修撰定亲的宜安公主被陷害杀害灵雀公主,再是杨修撰成为毒杀太子的疑凶,大都督不觉得围绕杨修撰出的大事太多了吗?这本身就值得人留意。”
程茂明听了这番话,果断派出属下盯梢,把杨喆放在了眼皮子底下。也因此,今日那家成衣铺状元郎进去,寻常公子出来,并没瞒过暗探的眼睛。
此时程茂明骑在马上看着车中人,心中再一次感叹起靖王世子的好来。
靖王世子就是他的大福星,说一百遍都不厌!
看起来与杨喆毫无相似之处的青年静静端坐,扶着素青车门帘的那只手修长白皙,如用美玉精心雕琢而成。
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往这里投来好奇的一瞥,摄于锦麟卫的威势,不敢多看就匆匆躲远。大多数人都忍不住在心里为那年轻公子叹息一声,不知怎么惹上了那些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