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无香(391)
听皇上这么说,众臣一下子来劲了。
“真没想到,靖王世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谋略,如此胆识,敢孤身一人深入虎穴……”
“就是啊,此事但凡有个差池就会丢了性命……”
“手染大周人无数鲜血的乌野死了,叛贼关长亮也死了,靖王父子功不可没!”
群臣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赞美的话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冒,一旁当木头人的锦麟卫指挥使程茂明一瞧皇上脸色不对,忙插嘴:“主要还是托皇上的福。”
心情激荡的众臣一激灵,回过味来了:“是,都是托皇上的福,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泰安帝这点小小不快并不是针对靖王父子,主要还是身为帝王无法抛却的警惕心作祟。
等众臣退下,他接过刘川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叹道:“朕这个侄儿,倒是令朕刮目相看啊。”
刘川笑着把茶水填满,识趣没有接话。
“不知南边怎么样了。”泰安帝对北边暂时放了心,又牵挂起南下的明心真人一行人。
说起来,因为明心真人立场的转变,他抱着期待的是南边的胜利,没想到南边还没动静,却传来了北地捷报。
这算是天大的意外之喜了。
好事总能成双,没过两日,南边也有了消息。
在明心真人的领路下,南下精兵潜入平乐帝藏身之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获旧帝。
一直跟随旧帝的人不算多,虽然打着复位旗号短短时间招募了大量兵马,不过是一群战力平平的乌合之众,群龙无首之下很快就散成一堆沙,逃的远比死的多。
玉琉最擅长当墙头草,得知平乐帝被擒,又传来北齐战神乌野陨落的消息,连犹豫都没有就停战求和了。
泰安帝虽恨玉琉小人行径,这个时候却求之不得。
南边消停了,玉琉再停战,就能抽出更多兵力对抗北齐。
而北齐因乌野的死在内部造成不小震动,特别是他们想不通斡离为何被大周策反,再面对周军,那种从武力上俯视的心态就有了变化。此消彼长之下,大周又打了一场胜仗。
形势一下子对北齐严峻起来,压力之下内部分歧更大,没过多久一名被乌野压制多年的亲王就造了反。
这样一来,反而是齐皇为了解决内部矛盾急忙向大周求和,愿献上战马三千匹。
泰安帝收到加急传来的求和书,本想一口答应,鬼使神差翻了翻之前的军报,改了主意。
把谈和的事交给靖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靖王接到和谈的任务精神一震。
这事儿他有经验!
于是齐皇派出的使者收到了先前使者暗搓搓的同情目光。
等到谈判结果快马加鞭传回京城,以泰安帝的沉稳都忍不住大笑出声。
“哈哈哈,靖王果然没辜负朕的期待!”
战马不但由三千匹涨到了五千匹,竟然还附赠两个马场!
一时间,泰安帝都好奇靖王是怎么谈的了,可惜战报上写得精简,只能等回京了再细问。
战争一停,靖王父子确实该凯旋了。
别看与北齐打仗时泰安帝从不指手画脚影响前线将领的发挥,一旦战事结束,特别还是大胜的情况下,帝王的谨慎与疑心都不允许他让靖王在北地久留。
召靖王回京的旨意很快就发了出去。
当初出发时战事紧急,披星戴月赶路,回来时自然不必如此。按着正常行军速度,等到靖王率领兵马踏上京城地界,已是春去夏来,繁华锦簇之时。
那日风和日丽,柳绿花红,泰安帝亲自率领百官,出城迎接凯旋的将士。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溅起滚滚尘烟,一片旌旗招展中,将士们的甲衣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靖王当先下马,改为步行快步走去。
“臣弟见过皇上——”
身后是跟着跪了一片的将士。
泰安帝忙把靖王扶起,面上感慨万千:“五弟辛苦了。”
终于回来了!
第297章 解惑
靖王可不会被胜利的风光冲昏了头,哪怕泰安帝声音带着哽咽,他也不信皇上真能激动哭了。
“为皇上分忧,是臣弟的本分。”
靖王的表现让泰安帝颇满意,兄弟二人亲亲热热一阵寒暄,一个上了龙辇,一个上了战马, 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城中走去。
宽阔的街道被提前洒扫过,街道两旁挤满了迎接凯旋将士的老百姓。
伴着喜庆的鼓乐声,队伍越来越近了。
百姓们欢呼起来,无数鲜花罗帕掷向那些或是严肃或是骄傲或是傻笑的将士们。
一旁维持秩序的衙役们不忘提醒:“不许丢李子香瓜啊!”
临街的一座茶楼上,祁琼双手搭在栏杆上,努力找着兄长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