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捡来的小少爷赖上了(68)+番外

作者: 一江清雪 阅读记录

门突然被人推开了,王岳从里面走了出来,看起来气色还不错,面上带着欣喜走了过来。

“林公子,你交代的我都做出来了,你太厉害了,这些农具要是能传出去,村民们得省多少力!还有那个筒车,也太方便了,直接省去了挑水。”

林子安还是有些不放心,进屋好好查看了一番,才不得不敬佩起来,古人的智慧与手艺永远都会带给人们惊喜。

“辛苦你了,你可以多做些买给村民们,不过价格还是不要太高。”

王岳笑道:“多谢林公子慷慨,我还打算劝你呢,没想到你本就想传出去。”

林子安笑了笑,说道:“创造这些工具的人本意就是造福百姓,我不应该藏着掖着。”

王岳有些惊愕,“这些不都是公子所想吗?”

“不是。”林子安回道:“这些都是别人智慧的产物,我只是将它传播开而已。不过我也不会平白无故告诉你这些,日后你每卖出我所画的农具,都要付我其中三成的利润。”

王岳爽朗地笑道:“自然会给公子分成,不然我赚这钱也不安心。”

林子安看着外面的太阳,心里恼怒起来,本来觉得出发得还算早,怎么什么都没干就正午了。

他们一行人拉着农具、种子,吸引了一大批人的注意。带着张贵李延他们组装筒车的时候,更是赚足了大家的眼球。

最后在筒车的协助之下,一块地不怎么费力的就浇灌完了,众人十分惊讶,一个老伯好奇地询问道:“公子,这是什么工具?浇地这么方便!”

林子安回道:“是在王家木场买的筒车,专门用来灌溉的。那里还有许多农具,都十分省力。”

大家伙见着老人打听到了,都围做一团,讨论着几家合买一个。

林子安看着那一群人,想着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找王岳买东西了,然后很快就会宣传开。这样他就能靠着王岳买农具的收入来开工人的工资了。

先种的是土豆,林子安让人在那片地上先撒些牛粪羊粪,然后人工翻地,再把发芽的土豆块埋在土里。

就这么简单的工作,因为出门太晚,几人一直忙到了天黑。就近在林子安和张贵村里的屋子睡了,只有李延一人驾车回了桃源城,说是回去有事,第二日来了会给他们带早饭来。

--------------------

作者有话要说:

苏念清每天夜里都会偷偷跑到了林子安的屋里。

林子安无奈,只好每次睡前给炉子里加炭,让人暖和些。

第40章 书院相逢

因为林子安外出,苏念清才得了空去了一趟书院。汇贤书院是桃源城最好的书院了,苏念清自打搬来这里就一直在汇贤书院读书,因为父亲生病才回家了几月,后来因为林子安去书院的次数更少了。

这小半月估计林子安都回不来了,也该回去看看了,夫子肯定等着急了。苏念清背着几本书,里面有好多他不懂,最好能在这几日里都学会,也最好不要让林子安看出他很上进。

苏念清踏进汇贤书院,大家都走了过来,好几人都询问着他为什么这么久不回来。

苏念清不好意思地笑着,“家里有事耽搁了。”

周夫子看着苏念清,有些惊喜,“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苏念清有些羞愧,低声道:“过几日就走,不多待。”

周夫子也算看着苏念清长大了,苏念清十一岁岁就来他这儿读书了,天资好,又肯努力,可偏偏舍不得家不去考试。如今他家里也没人了,这次也该放心去乡试了吧。

“念清,这次乡试不能再错过了,你也老大不小,是时候考取功名成家立业了。”

苏念清垂着的眸子暗了暗,是啊,他也是时候考取功名,不然就真的个一无所有。

“会去的,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夫子,进去说吧。”

苏念清走出人群,跟着周夫子往阁楼里走去。不远处一个人正死死地盯着苏念清离去的方向,看向身旁坐着的一个人问道:“那个人之前也在这儿读书?”

坐着的人抬头看了一眼,“你说苏念清啊,他一直在这儿,前几个月才走的,估摸着是要回来了。”那人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他要是回来,可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夫子可喜欢苏念清,什么事都先紧着他来。”

李延手指攥得有些用力,他好不容易跟着林子安摆脱了那破败的住处,又能进入书院学习,本来以为自己比这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少爷强一万倍,没想到竟是苏念清又压了他一头。

苏念清看着熟悉的书房,没由得发起愣来,想之前他也是在这儿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怎么因为一个人颓败成这样,竟然强求他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