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在狗血中成为正道的光(144)
领队有些犹豫,虽然他从没看到那些村子,但一个村应该少说百来口人吧,那这一车分下来其实每人也就几口,还真不多。要这样自己也没油水捞啊,高粱米和糙米难吃得很,还有猪肉,谁愿意吃啊。
若不然放人?那人关起来自己也有麻烦。
“既然这样,那……”
领队有意放人,铁牛曾老幺心喜。
“头,别被他们骗了,他们隔三差五买粮食,一买一大车,就算是村子里凑出来的肯定也家家有钱。”
领队还没说出来,一开始两守兵中的一人忽然截断话头,领队脸色立变。
“我看你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啊,把人关一个,另一个叫他回去带个话,想要回人就带上税钱和户籍来熟人。”
铁牛被当场带走,只有曾老幺两手空空回来。
夏思合听得面色铁青:“光天化日抢粮扣人要赎金,恐怕土匪都没这群混蛋来的手熟。”
铁牛媳妇急得直抹泪:“我们家就这一个男人,这可怎么办。”
夏思合给玉香一个眼色,玉香想了想:“那群守城兵无非想要钱,我们先把人赎回来,然后想办法搬走。”
铁牛媳妇心里安定下来,可那些钱必然不是小数目,“武闺女,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钱,可那些贪官就跟蚂蝗一个样,你们帮了我家,你们自己又怎么办?”
玉香知道钱不能乱用,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人要紧,其他的以后再说。”
铁牛媳妇差点就跪下来,又被夏思合扶起来,“天色不早了,大家先休息吧,有什么明天再说。”
--------------------
作者有话要说:
离造反进了,也卡文了_(:з」∠)_
第80章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二十一)
这一夜人心浮动,勉强把村民安慰下来,夏思合赶紧开个临时的小会。
临时搭建的小木屋内,玉香沉默不语,姜伯吧嗒吧嗒抽着烟,曾家四兄弟一个个唉声叹气。好不容易日子才有盼头,好不容易才有重新当农民的机会,好不容易……好不容易他们才有活下来机会。
半截蜡烛照亮屋子,夏思合闭目凝思,平时最有主意的人一言不发。
曾大看的窝火,一拍桌子站起来:“要我说砸了那狗屁官府了,那些狗娘养的就是要把我们骨头砸碎了榨油,当年要不是这些狗官我们也不至于成这样!”
夏思合冷冷撇过去:“首先要把铁牛救过来,坐下。”
曾大犹如被兜头泼盆冷水,他恨这世道恨到骨子里,但夏思合的话是要听的。
姜伯一杆烟抽完,再摸怀里已经没了,找不到堵嘴的只能开口:“老朽年轻时也想过成家立业,能做个地方父母官保一方太平,可惜啊,寒门子弟终究是寒门子弟,同年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都当了县令,老朽却止步于秀才不能再进半分。”
若是太平年月,秀才饱读诗书,纵然不能金榜题名也能开个私塾育人子弟,吃得饱肚子得人敬重。可世道乱了,姜伯读书耗尽了家财也比不过人家使银子的,百姓饭都快吃不上又哪有余钱让孩子读书。姜伯一介书生吃不了苦力,日子便一天不如一天。
每思及年轻时的抱负,姜伯便愈发痛恨这些官僚,他说:“我这把年纪也没什么好求的,就希望看到乡亲们能过上安稳日子,官府不公我们便不要官府,老朽也算看开了,人的肚子可比狗屁的忠君爱国重要。”
夏思合眼底划过一丝笑意,她本来最担心的就是没法说服姜伯,读了十几二十年圣贤书的人只知君为臣纲,早忘了民生多难,幸好姜伯不是,能让姜伯这样满口斯文的读书人说出这等话,也可见他多愤怒。
姜伯的话很容易得到曾家兄弟的支持,曾老幺更把家底亮出来:“我们兄弟之前山上当土匪的时候整出过一块地,那里位置是不太好,但是有山洞里官府不容易找到,要不明天和乡亲们商量先在那躲躲,总好过在官府眼皮子底下。”
没人讨论是否应该顺应朝廷律例和官府王权,那所有人迁到这个穷山恶水时就有了决定。
定好迁村位置,玉香忽然说:“明天赎铁牛大哥我去。”
所有人看过来,这个平日里乖巧讨喜的小姑娘因为紧张双手交握,指尖泛着白,微弱的烛光在她脸上打出一片阴影。
“我都听到了,城里有我和夏姐姐的通缉令,只不过你们一直瞒着。”玉香笑着,闪烁的目光隐隐藏着恐惧,“其实大家一起这么久,也没什么好瞒的,夏姐姐原叫玉芝,被皇帝看中了想纳做妾,我原叫玉香,被大太监年胥东看上了,他想与我对食———就是做夫妻,我和夏姐姐不愿意才偷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