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在狗血中成为正道的光(162)

作者: 茶烟梧月 阅读记录

村民们收到玉香的指挥赶紧收拾东西,大家伙心里都清楚,他们这点分量打几十个普通官兵还行,真和朝廷对上还是够呛。要说不难过没怨言是不可能的,但是夏思合很会引导言论,见着有一点苗头就把仇恨引向古御书和朝廷。

若不是皇帝不做人,他们何必背井离乡,树挪死人挪活,他们迟早还能回来。

抱着对朝廷的怨恨,村民们很快收拾好东西,除了车马拉每人或多或少都带着粮食。此时天色已暗,玉香让曾老大和曾老二去给佃农送粮食,一群人坐在篝火旁商量着去哪。

姜伯为考科举读过不少书,虽然不曾出过国都,但国都附近的城池是清楚的,他道:“离此处最近的城池便是大兴城,大兴城背靠龙岭,又与此处接壤,要是我们进不了城还可以进龙岭躲避追兵。”

姜伯不认为他们能一次成功,但事已至此也唯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既然如此也只能选个最稳妥的办法。这方面夏思合和玉香都是外行,她们没有地图,只能听姜伯安排。

时间过得飞快,没多久曾老大回来了,跑的气喘吁吁地,连水都顾不上喝:“夏老大,山下、山下佃农都、都、都……”

曾老大实在喘得厉害,半天也说不上一句整话,看得人心里一紧。

姜伯脸色微变:“佃农打起来了?”

玉香:“是不是不肯收粮?我不是说了扔下就赶紧跑吗。”

曾老大急得直摇头,正在这时山下冉冉亮起一片火光,曾老二红光满面跑上来:“夏老大,武老大,刚才我和大哥送粮食,有好多佃农都舍不得我们走,还有些说要和我们一起走。”

随着曾老大的话,有几十个熟悉的面孔举着火把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些人都是和山上关系相近的佃农们,有老有少,很多还给山上报过信。

曾老大这时候也喘过气:“对对对,他们说我们一走财主不会放过他们,官府说不定也会拿他们撒气,还不如跟着我们一起搏一条生路。”

在造反这种事上,古人有时候很迂腐,但有时候又十分想得开,毕竟每隔两三百年就帮皇帝早日退休,这种事已经深入DNA了。

夏思合与玉香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欢喜。

玉香上前一步说到:“多谢各位父老乡亲信任,我们寨子也穷,但既然大家来了,我……武昭向各位保证,只要有我们一口干的,就绝不让大家吃稀的。”

此言一出,无论是山下来的佃农还是住在山上的村民都鼓掌叫好。

夏思合挑眉,看着眼前逐渐绽放光芒的姑娘,只觉得武昭这个名字好极了,十分适合她。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12 00:09:32~2021-11-13 00:23: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铁门槛笔芯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三十一)

古御书知道闹土匪的时候正在看宫廷新编的胡旋舞,听闻有土匪可打连夜召见兵部大臣。

古御书在位这几年毫无建树,民间早就怨声载道,他本人也因此心生焦躁。

兵部大臣们还在商议对策,古御书居然命人准备战袍战马:“此次剿匪,朕要御驾亲征。”

自古以来御驾亲征的帝王不在少数,特别是开国之君,谁不是从马背上打的天下。可谁家朝廷正稳的皇帝会御驾亲征打百十来个流民组成的土匪?陛下,您是怎么想的?

兵部大臣们齐刷刷跪下劝道:“陛下三思。”

古御书:“马上将国都及附近城池所有兵力集结,明日进山,如此方能显我国威。”

大臣们:“……”

陛下您开心就好。

古御书兴致高昂,然而集结兵力需要时间,待到三天后才入山,这个时候村民们早已临近大兴城。

山寨空荡荡的,大门上钉着一张纸,纸上一首打油诗:

浩浩黄天又一轮,今日大宝到谁家?

青山年年苍复翠,不见万年不老松。

诗词一看就没什么文化,但侮辱性极强,古御书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将打油诗撕得粉碎,然后鸣金收兵犒赏三军大赦天下,又写了一份万字书夸自己天威浩荡令土匪不战而逃。

当然古御书如何自吹自擂也不妨碍民间从各种渠道知道这件事的大体真相,并以此为稿本传得沸沸扬扬。

大兴成没了守军,夏思合带领几名脑子灵活的年轻人入城,靠着钞能力潜入太守府,趁着太守邀请官僚饮宴醉酒时将大批官员控制。

夏思合叹气:“完全没有挑战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