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371)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不远不行啊。”江云康跟着叹气,“谁也料想不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事。”

马车停在江府门口,还没进去,江云康他们就听到里边热闹的说话声。

等他们进去后,便看到张月英和徐宜兰他们都来帮忙了。

“三郎,你可算回来了。”江芸袖口半卷,她也收拾了行囊,就算父亲对她一般,但她也是江家女儿,自然该跟着一块回去。

就是没想到,刚到永平城和夫君团聚一会,又要分别。

“二姐。”江云康进屋后,看到地上的木箱,听二姐说收拾得差不多了,因为他们明早就要出发,今晚林姝准备了一桌饭菜。

在这里的人,都知道承安侯往日秉性,大家并没有因为承安侯身体不好而难过,更多的是马上要与江云康一家分别而不舍。

酒过三巡,徐放和木疆夹着江云康坐,三人都有点醉了。只有薛见山是清醒的,拿来热面巾给三个人擦脸。

另一个屋子里,张月英拉着林姝的手,难过地抽泣道,“你这次回去,咱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以往咱们都是一块住,现在没了你,以后我都少个商量的人。”

张月英边说,边抹眼泪,她是真舍不得林姝。刚到新余那会,人生地不熟,身边只有林姝一个认识的。现在虽然多了另外两家人,但和林姝建立的感情已经深厚。

“我也舍不得你们啊,但孝字当头,三郎说得对,安儿长那么大都忘记祖父模样。不管怎么样,也得一块回去一趟。”林姝心里也知道,侯爷这次八成撑不住,她离开京城时就不太行,已经拖了好几年。

想到自家夫君的前程,林姝又不由想叹气,但又无可奈何。

女眷们在一起道别,外间的男人们说着醉话。

几个小孩则是坐在院子里数星星,安儿还是坐在最中间,父亲说要带他回京城,可是他不太想回去。他早已忘记京城是什么样,只知道永平城里有会带他练武的徐放叔叔,还有白胖的徐家妹妹,和新来的木家弟弟。

“哎。”

一声长叹从安儿口中叹出,他小小的脑袋里想不到太深远的东西,只知道要暂时要和小伙伴们告别,让他怪难受的。

天上的月亮被一块云团遮住,大家伙也到了各自散去的时辰。

没喝醉的薛见山一个个地把人都送走,最后再带着自家娘子回去。

一下子走了三家人,江家便冷清不少。

林姝帮夫君擦了脸,去了侧卧休息。

一夜过后,当公鸡报晓时,江云康才揉着太阳穴起床。

从永平城回京城,路途遥远。好在已经过了最热的盛夏,马上就要入秋。

把行囊都放上马车后,徐放等人再次送江云康到码头。

在码头送别的,还有不少问讯而来的百姓。

“江大人,我们都等你回来啊。”

“是啊,你就是我们永平城的支撑,可不能没有你。”

“希望您父亲能平安无事,江大人一路保重!”

……

来相送的,都是汉人百姓。大家对江云康这个太守,颇为看重。以为乎颜完赞占领永平城时,汉人就要矮北狄人一头,如今大家能挺直腰板实在是难得,都希望江云康能快点回来。

江云康和百姓们拱手,见有这么多人想他留下,心头暖暖的,不愧他做了那么多事。

徐放拍了拍江云康的肩膀,“三郎快去快回,若是承安侯无大事,年底我们等你回来一块喝酒。”

木疆在一旁交代自个夫人,听到这话,也转头道,“是啊三郎,我们都等你快些回来。”

“各位放心,等家中安稳,必然马不停蹄地回来。”江云康长舒一口气,听到书砚说可以上船,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

船只驶离码头,送别的人越来越小,江云康依旧站在甲板上。

他们要渡江去临兴关,接了二哥再南下回京城。

想到二哥,江云康不由皱眉。

下午船就到临兴关的码头,上岸时没看到二哥,倒是白轻舟来接他。

“听说你们要回京城,我知道你要赶路没时间,特意让人先准备了舒适的马车。贺将军和我,都很想你。”白轻舟走在江云康边上,他们有数月没见,这会是格外亲切。

“我也很想你们,若不是着急赶路,我是真想和你们一块喝喝酒。”江云康道。

说话的功夫,他们便进了临兴关,天还没黑,江云康打算去新余再休息。

他去找二哥时,却发现二哥坐在椅子上不动。

“二哥。”江云康唤了一声。

江云启只有头转了一下,看江云康来了,冷哼一声,一句话没说,便出了屋子。

江云启不说话,江云康也懒得多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