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杀了盛启帝最爱的小儿子,赤袍军跟邵和合作又杀了盛启帝的大儿子,这仇恨不是一般深。
若盛启帝突然发疯,于公于私都想跟赤袍军死磕,到时候大军压境,赤袍军再想办法就晚了。
邵和嘴巴动了动,用口型唤着叶音的名字。
叶音走近两步:“邵和,我们谈谈。”
一盏茶后,两人坐在一间破败的凉棚里,双方的亲卫都离开他们一段距离。
叶音将合作之意道出,她做好了邵和大开口的心理准备,也有应对之法。
但邵和很干脆的答应了,叶音反而狐疑。
邵和看着叶音:“我有一个要求。”
叶音:“你说。”
邵和:“你去看看我娘。”
周围忽的一静,随后叶音道:“好。”
不止是因为她跟邵和的约定,还有叶音单纯的对刘氏的怜惜。
双方大军是下午到的,邵和终于看到顾澈的真容,愣了一下随后看向叶音。
叶音飞快跟顾澈说了大概,顾澈感受到邵和的目光,微微颔首。
邵和敛目。
邵旦匆匆而来,低声道:“哥,你没事吧?”
邵和:“没事。”
叶音带领一支精兵进入天临军的地盘,亲自祭奠刘氏后,双方开始布局。
顾澈亲手写了一篇讨伐北狄的檄文,命人传扬出去。他们的主动出击,与他日北狄打上门来赤袍军的被动反击,二者区别极大。
化被动为主动,占据大义。
成王最好别想着“捡漏”,否则道义这一块,成王输的彻彻底底。就算最后没有了赤袍军,也会有新的势力替代,绝不会是成王登上大位。
因为成王在靖朝人驱逐北狄时,不但不出力,还捅自己人一刀,与叛国有何异?
成王看到檄文时面如锅底,他召来一干心腹,商议该如何应对。
一屋子人吵个没完,成王听的头大,最后不知谁说了一句:“不若成王也参与讨伐之战中。”
成王没有发怒,而是询问缘由。
“成王,如今赤袍军和天临军联合讨伐北狄,已经占了先机和大义,我们作壁上观便是下策,失去人心。”
“还不如表明出力,至于实际出多少力,还是成王您说了算。”
屋内不知何时安静下来,皆看向成王。
“让本王想想。”
次日,成王给赤袍军去信,洋洋洒洒一大篇痛斥北狄罪状,最后表明心意,愿跟赤袍军一同驱逐北狄。
盛启帝还在跟部将商议何时攻打赤袍军,底下人慌慌张张而来。
“圣上,圣上…”
盛启帝不悦:“何事这般惊慌?”
“圣上,外面传来消息,赤袍军联合天临军还有成王,不日就要打上京城了。”
盛启帝腾地从龙椅上站起来:“你说什么!”
赤袍军竟然能笼络其他势力,前不久这几股势力,不还是谁也不服谁吗。
盛启帝还没想出对策,靖朝的三方势力集结,竟然逼近京城。
宫中人心惶惶,元乐帝从宫人口中听到只言片语,心激动的扑通跳。
顾澈他们打上京城了,他很快就要被救出去了,他可以重返大位了。
京城外七十里,大军驻扎。
主帅营帐,顾澈叶音,邵和,成王终于齐聚一堂。
看见顾澈的真容,成王狠狠惊了一下,顾澈完全符合他对世家公子的想象。
成王收回目光,掩去眼中的狠辣与忌惮,顾澈必定是他劲敌。
第106章 夺回京城
没有对峙,更没有拉锯。当夜色笼罩大地,一道道厚重的呼吸声压抑响起。
“快,快——”
守城的北狄官兵察觉不对:“什么人!”
寒芒闪过,一名北狄士兵来不及发出惨叫就倒下了。
“警戒,有内敌!”
警报声刚刚传出,收割人性命的武器接踵而至。
然而北狄的警报已经传出了。
“林将军,怎么办?”
林深咬牙:“无论如何都要打开东城大门,迎接起义军。”他反手又杀死一个敌人,高声道:“尔等莫怕,为国身死,咱们是条汉子!”
“对,咱们不是孬种!”
这群降兵在此刻被激发出骨子里的血性,从来没有那般英勇过。黑夜掩去了一切,或许也将掩埋他们最后的将功补过,不过不重要了,他们问心无愧。
“啊——”
惨叫声迭起,一个又一个人倒下。
街道传来震动,北狄的援军将至,林深看着东城紧闭的大门,发了狂的冲过去。
腿上被砍了一刀,他趔趄一下,迅速稳住身形后反手杀之。
【望之兄,良禽择木而栖。】
阳尘,我怕是没那个机会了。
不知谁点燃了火把,映照出林深一身的斑驳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