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音看着账目,眉眼间也带了笑。
顾澈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嗯,收成不错。”
叶音把账本递给他,单手托腮,目光在顾澈线条分明的下颌处扫过。
顾澈睫毛扇动,眸光悠悠的回望叶音。
视线交接,叶音莞尔:“我有个想法。”
顾澈静候下文。
叶音:“我想修路。”
顾澈把账本放回龙案上,笑道:“如今秋收已过,百姓有余钱有闲,倒也算个好时机。”
这些事一般都是工部负责,由户部拨款。
叶音想了想,唤:“张福全。”
张福全:“圣上,您有何吩咐?”
叶音:“去把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请来。”
不多时,孙逊和崔大人齐齐赶来。
二人在内殿大门外,飞快的理了理领子,随后才进去:“臣拜见圣上。”
叶音抬手免了他们的礼。顾澈早就退到幕后。
小太监搬来圆凳,两位大人落座。
崔大人不开口,孙逊无法,只好问道:“不知圣上寻我二人来是为何?”
叶音:“如今百姓渐安,朕想在大宁内广修道路。”
“这…”孙逊心里快速算了一笔账,他没有忙着反驳,而是问:“不知圣上想修多少。”
若只是大城和富裕的县城,眼下是可行的。但若是范围再扩大,大宁的财政就吃力了。
崔尚书则在盘算,他能从修路中获多少利。一应从建筑材料,工人,再下放到各州各县。这里面的油水太多了。
君臣间这一谈又是小半日,直到酉时,二人才离去。
叶音揉了揉眉心,她听得轻微的脚步声,“你都听到了。”
顾澈:“嗯。”
这小半日功夫,叶音在询问修路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时间。甚至连各州各地的地势风俗都有询问。
孙逊最后哑口无言,反而是崔尚书侃侃而谈。世家终究有着世家的底蕴。
落日余晖被窗格分割成铜钱大小,给整个内殿蒙上了厚重的色彩。
殿内响起一道轻声:“音音是有其他的修路法子吗。”
孙逊当局者迷,崔尚书有自己的算盘,没有发现叶音话里的偏向性。
从始至终,叶音一直在询问造价,面积,以及人力,时间等等。
叶音眨了眨眼,盯着顾澈,神情微妙。
顾澈:“音音?”
叶音对顾澈招手,待人凑近,她倾身亲在他的脸颊:“真聪明。”
她坐回龙椅,一脸正气:“我想修水泥路。”
顾澈刚生起的那点旖旎心思顿时散去,他不解:“水泥路?”
字面意思好理解,水,泥土,是水和泥土混合铺路?
那不就是乡间的黄土路。晴日还好,一旦下雨便泥泞不堪。
若真是如此,音音不会拿出来说。
叶音看着顾澈脸色变化,猝不及防对上顾澈的目光,他眸光泠泠:“音音,我不懂,你讲给我听吧。”
那副求知的模样,像个单纯的学生。
叶音喉咙发痒,干咳一声:“嗯。”
她起身走到顾澈面前,伸出右手:“我带你去。”
叶音喜欢鼓捣一些玩意儿,再加上宫里没有什么妃子,也没有扩充宫人。所以叶音把一些空地利用起来搞科研。
她找了一些有奇思妙想的年轻大夫,叶音只说橘子上的青霉能提取治病,然后让他们去研究。
年轻大夫们:???
年轻大夫们:!!!
这话但凡换个人说,年轻大夫们直接开喷了,橘子上的青霉治病,你咋不说死了百病全消呢。
但女帝有命,他们也不能不从。再加上女帝到处搜揽医书,让他们随便看,月银又丰厚,不时给患有疑难杂症者治病,这群年轻大夫们慢慢也觉出好处。
当然今日叶音不是想去看医学的进度。
她带着顾澈去了另一个方向的工房。随着太阳落下,除了玩乐场所,大部分地方都寂静起来。但进入工房,里面大火熊熊,热气蒸腾。
不多时,叶音和顾澈就出了汗。
工房的管事赔着笑:“圣上,朔应陛下,您二位怎么来了。此地闷热,恐伤了龙体。”
叶音:“无妨。”
她大步进入室内,嘈杂声扑面而来。
叶音问管事:“朕之前让你弄的东西呢。”
“圣上请随小的来。”
顾澈不解地看向叶音,叶音回了他一个“稍等”的眼神。
他们在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前停下,顾澈看着厚重桌案上的泥块,伸手摸了摸。
顾澈理智上知道叶音琢磨的东西非同一般,但看着灰白色的石头,实在不知其有何特别之处。
叶音也不跟他卖关子,示意管事解释。
管事摸着石头,由衷笑道:“朔应陛下,这是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