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以前就是普通农户,方白好歹取了个名字,方小妹是女儿就随便糊弄了。村里好多姑娘还叫大丫,二丫。
王大娘变戏法一样,给了方小妹一块荷花酥。
其他小子哀嚎:“婶婶偏心。”
王氏笑骂:“小妹哪抢得过你们。”
她带着小子们回家,半路一辆马车奔来,他们险险避开。年糕直接摔了个大跟头。
方白扶起年糕,对着马车破口大骂:“赶着投胎啊。”
话落,马车上丢下一物什,众人细看才发现是个人。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人群顿时骚乱,王氏立刻蒙住方小妹的眼睛。
那已经被折磨的不像人了,四肢皆被砍断,挖眼挖舌,身上布满刀伤烙印。
年糕哇的一声吐了。
王氏赶紧带着一群小子绕远路回家。
顾庭思发现今日这群小孩儿意外的安静。她询问王氏发生了何事,王氏简单提了提。
顾庭思眸光一颤。好歹毒的手段。
幸好阿音姐姐有先见之明,特意挑了恶人传播。这番是恶人自磨。
因为撞见血腥场面,顾庭思今日本打算给几个小子放假,没想到方白坚持要继续习武。
铺子不能缺人,方白他们也不愿吃白饭。
于是白日干活,酉时关铺了,他们就到院子里跟顾庭思学武。晚上挑灯认字念书。
因为院子小,等到夜深了,他们中大半人回铺子睡觉。
傍晚时候受了刺激,这会儿年糕也不躲懒了。他不求自己能打过坏人,只希望自己遇到危险跑快点就好。
太吓人了,真的太吓人了。
对于闹市惨案,官府承诺会给出一个结果,但没两天就没声了。
叶音和顾澈也不意外。
文大郎的酒楼蒸蒸日上,他将事情大部分管了去,顾澈就空了,但不料顾澈反而更忙了。
这次应家受挫,虽然没有彻底把水搅混,但也不那么清明。顾澈拿着之前倒卖海胆的钱,悄悄盘了一座经营不善的茶楼。
据说茶楼原东家之前不小心得罪了应公子,才被整的这么惨。如今有人接手,对方立刻套现离开。
顾澈精挑细选了一个穷书生,“刚好”对方跟应家也有怨,充当茶楼明面的东家。
第44章 滚雪球
茶楼的事,顾澈没有瞒着叶音,叶音感念他的信任,道:“茶楼跟酒楼相似,但也不同。酒楼讲究新菜品,茶楼讲究好故事。”
基础条件差不多,那就拼新意了。
顾澈沉吟:“我倒是有两个故事,你且听听。”
这是顾澈过去从游记里看来的,有趣算有趣,可惜差了点意思。
叶音指出问题: “不狗血,不勾人,没争议。”
顾澈:“狗血?”
茶楼开张第一天,惊悚故事《换生》引起小范围的讨论,随后扩散,愈演愈烈。而且紧跟时事潮流,双男主。
两人本是同乡,上京赶考,但一人落榜一人高中,高中的同乡为了安慰伙伴,陪他去寺庙散心,没想到庙里有个疯癫和尚,竟然把二人迷晕后换了脸,落榜的书生先反应过来,暴力抹去同伴记忆,此后飞黄腾达,迎娶娇妻。
就问气不气?
尤其还是在江南这个文风如此之盛的地方。剧情太过离谱,但又有一丝丝的接踵现实,听客们的心情那叫一个酸爽。
王氏好奇之下听了一段都想打人,为了身体好,她还是安心卖点心吧。
然而有些东西避不开。
王氏冷眼瞧着面前的两人,看他们争执。
“和生就是寡廉鲜耻,忘恩负义,卑鄙小人。”
“…那什么…和生是一时糊涂,他为官后也做了好事。”
“…呸!伪君子……”
嗯,故事新的争议点,换脸的书生为了政绩,做了不少利民之举,于是有人帮着“洗白”,顿时就炸锅了。
南来北往的商人慕名而来,席间放松交流时,无意透露的消息叫人听了去。
顾澈看着纸条上的内容,面色凝重。
边关又打仗了。
去岁天寒,边外冻死牛羊无数,边外的部族没了口粮便南下攻城。
六个村子被屠杀殆尽,一座县城失守,死伤成千。
顾澈愤怒之下感到了一丝荒谬,靖朝边关兵强马壮,居然打不过一群没粮的部族,实在可笑。
消息传回京城,天子震怒。
文臣们趁机拱火,最后一道问责的圣旨送往边关。
元贤听完宣旨内容,人都蒙了,圣上的意思是,让他…让他以死谢罪?
这太严苛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只输了一仗,况且下命令的人也不是他。
“陈大人。”
“我要见陈大人。”
然而周边士兵冷漠旁观。元贤倏地发寒,他起身就往外跑,陈璜才是主事的,只要找到陈璜,他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