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憨妻(170)

作者: 莲朵 阅读记录

“既然皇上醒了,就请立诏吧”虽然话里有个“请”字,可任谁也能听出这里面的颐指气使。

月夜瑾煜紧紧攒住拳头,巨怒后反而平静的道,“你以为朕会让你如意吗?乱臣贼子,你小心死无葬身之地”

或许是大事将成,顾正孝心情比较好。听了月夜瑾煜的话,他也不恼,只吩咐道,“去,把以前在文华殿伺候的宫女太监统统剜掉双眼。”

“你敢”月夜瑾煜虽这样喊着,可底气明显不足。

顾正孝只是冷哼着看了他一眼,便将侍卫打发了出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那人便带着一只乌黑的托盘回来复命了。在顾正孝的授意下,那人将托盘掀开凑到了月夜瑾煜面前。

月夜瑾煜被人止住,只能被迫看向了托盘之内。之间那托盘里,赫然是一双双血淋淋的人眼。因为刚从人体内取出,有些甚至还冒着丝丝热气儿。

只一眼,月夜瑾煜的胃里便翻江倒海了起来。

虽然他贵为皇上,可自小也见多了血腥的场面。但四今日这般,几十只人眼血淋淋的置于眼前,却是从未有过。惊吓之余,心中更多的却是对国家的忧心以及这些无辜之人的愧疚。

如果国家真的落入了顾正孝手中,那整个天下与人间地狱有何区别?他的手段如此残暴,将来生活在他统治下的百姓还能过上好日子吗?

月夜瑾煜不敢想象那将是一副怎样的场面。可面对这些血淋淋的眼睛时,他又不得不正视,如果自己不写诏书,现在牺牲的兴许是些伺候的奴才,可然后呢?是自己的妃嫔、妻儿还是朝中大臣?然后是母后、是朕???

可如果写下诏书,难道顾正孝便会放过自己、放过知晓这件事情的所有人吗?

不,为了他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所有的知情者都只有死路一条。

无论怎么抉择,似乎自己都已经没有了退路。

可他记得顾锦绣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在你还未踏步前行之前,你怎知会没路?

心中做了一翻计较,月夜瑾煜这才摆出一副被逼无奈的神情,冷声道,“朕写也是死,不写也死,既然如此,朕为何要写”

“如果皇上写了,也许我会留下太后一命,可如果皇上不写,只怕连这么一个机会都没有。”

“你…”月夜瑾煜只觉胸口一窒,滔天怒火灼得他五脏绞痛。抬手指了半天,却是一个多余的字都说不出来。

顾正孝抬手,将他只想自己的手指紧紧捏住,周围之人甚至能听见骨骼相撞发出的“咔咔”之音。而月夜瑾煜的一张脸已经因疼痛变得煞白。

大滴的汗珠更是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在月夜瑾煜没写好诏书之前,顾正孝可没傻到将他的手指弄断。所以这个动作他只持续了一会,便松开了手,冷道,“你若再啰嗦,下一个送来的便是太后的胳膊”

月夜瑾煜浑身一个激灵,终是不甘的迈步行到了圆桌前,拿起笔,那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笔。顾正孝也不催他,只是用眼冷冷盯着,无形中压力便排山而来。

月夜瑾煜一咬牙,提笔簌簌写了起来,不过片刻,就如丢弃耻辱一般,将毛笔狠狠的砸向了地面。

顾正孝拿起纸看了看,“皇上的印信呢?”

“印信那般大,朕怎么可能随身携带”言下之意便是放在了处理政务的文华殿内。

顾正孝想着那些个大臣都关在了文华殿,正好过去一并办了余下的事。便也不再理会月夜瑾煜,只命人仔细守着,莫要让人跑了。

………………………

文华殿内,一甘朝臣正三三两两的站着,虽未谈笑风生,却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朱老夫人行刺一事,不只是被人遗忘了还是有人下了命令,总之这些人对此事毫不知情。

“顾大人到”

屋内之人正谈得起劲,却忽闻门外太监高唱了一声。自知顾正孝身份尊贵,一个个都不敢怠慢的迎向来了门口。

“太尉大人”众人纷纷抱拳行礼。

顾正孝也虚伪的一一回礼,“诸位大人有礼。”

这其中自然也有与朗查都交好的官员,但几日未得朗查都消息,他们自然也不该轻举妄动。

待所有人见完礼,顾正孝这才出言道,“有劳何公公宣读圣旨。”

众人不禁奇怪,不是皇上急招吗?怎么又变成了只读诏书?自己这些人来了这么久也没见皇上,丞相也迟迟没有现身,如今这太尉一来,却是要宣读圣旨…这一夜之间,宫内究竟发生了何事?

众人虽疑惑,却还是规规矩矩的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直跟在顾正孝身后的太监在顾正孝眼神示意下,略略清了清嗓子,便高声读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以来,虽励精图治,胸怀大业…朕自知有愧,但国之有难,匹夫当则。朕特将皇位传于三皇子醇宰,尔等需…”

圣旨的大意是月夜瑾煜想做一个好皇帝,奈何身体不佳,为了不耽误国家大业,就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命顾正孝为顾命大臣,朝中大臣需一心一意侍奉新主。

这般巨变,犹如晴天霹雳,将所有人愣在了原地。

皇上病了?

众人反映过来后,这是闪过他们脑海的第一个念头。

皇上正值壮年,身体自来强健,怎会忽然病得这般严重?而且就算病了,也不至于这般火急火燎的传位给三皇子才是啊

这其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了圣旨后,众人纷纷将怀疑的视线落在了顾正孝身上。

顾正孝早知事情不会那般顺利,正想着出言说明,却听“嘭”的一声,有人怒气冲冲的行了进来。待众人看清楚,竟是朝中备受尊敬的帝师木子杨。

木子杨六十岁上下,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见了顾正孝,他也不拜见,只冷冷行了一礼。

“太尉大人,下官去求见皇上,你为何派人阻拦?”木子杨出言便不善。

众人不由一愣,顾正孝虽是太尉,可也只是管理军务,何时连宫内之事也要插上一杠了?再思及今日宫内的种种怪异,这些大臣们就算是糨糊做的脑袋,也发现了事情的诡异。

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窃窃私语起来,完全将顾正孝当成了空气。

顾正孝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用力咳嗽了一声,众人这才惺惺的闭了嘴。

木子杨依旧那副刚直不屈的面容,厉声道,“顾正孝,你说,你为何不让老夫见皇上?这宫内侍卫被你换了大半,你究竟想做什么?”

“啊”殿内响起了阵阵抽气声。

顾正孝见事已至此,也懒得再费功夫解释,从太监手里拿过圣旨,他高举过头,眼神则冷冷的盯视着殿内的所有人。

“放肆皇上圣旨在此,你们谁敢放肆”

众人忙垂下了头,以示尊敬。唯独那木子杨,依然笔直的立在那里,对顾正孝的话置若罔闻。

顾正孝冷冷道,“皇上龙体违和,需要静养,这是太后娘娘吩咐下来的,不许任何人去打扰则是皇上亲口说的。就算你们不信老夫所言,难道这圣旨还有假吗?”

木子杨嘴角一扯,冷笑道,“你口口声声说是太后的吩咐、皇上的吩咐,老夫倒真想见识见识这圣旨”

说完便从顾正孝手里夺了去。

顾正孝一时失察,想要去抢回来,却见木子杨快速的闪到一边将圣旨扫了一遍后,放肆大笑了起来。

顾正孝不解,不由皱眉道,“你笑什么?”

“哈哈,老夫笑你顾正孝枉为一朝太尉,竟连圣旨的真假也分辨不出来,当真是可笑哈哈”

“你…你休要胡言乱语,这圣旨可是皇上…”顾正孝刚要解释,却见木子杨迅速从怀里掏出来另一张明黄的绢帛。那上面,赫然绣着圣旨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