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锁定(45)
杨启和对着手机轻轻挑了下眉毛,咂摸出那么一丝丝的不舒服,石头扔水里还能听个响儿呢,等了三个多小时却还是没个动静,睡着了?没看见?玩儿去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不回就不回吧,看看奶奶去。
奶奶家离学校有一段距离,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老太太在楼门监控里就看到大孙子来了,早早得打开屋门迎了出来。
杨启和一出电梯就看见奶奶站在走廊里,笑着走过来把人往屋里推,“多冷啊,别感冒。”
奶奶就是个高兴,“不冷不冷,你不忙啦?”
杨启和身上有寒气,稍稍跟老太太拉开些距离,手搭着鞋柜换拖鞋,“没呢,今天散会早,想你了来看看。”
别看奶奶现在身材微胖,笑起来和蔼可亲的,年轻时,那也是个意气风发的物理学家。当年的条件比不了现在,环境把她们那辈儿人个个都淬炼成了硬骨头,顶着白毛风也得测数据,啃着窝窝头也得算公式,孩子栓炕上也得做实验。
杨启和从小耳濡目染,做科研这件事,对别人来说是理想,对他来说,可能更是一种使命。
“爷爷呢?”他往屋里看了一圈,没发现老爷子。
“下象棋去了,不知道哪个楼梯间儿里蹲着呢。”奶奶端来杯水,袅袅得蒸腾着热气。
杨启和抿了一口,跟奶奶一起坐在了沙发上。
奶奶先是斜着眼观察了大孙子一下,然后戴上老花镜,拿着手机就坐在了他身边。
可能老人们都这样,信息化时代总得买个智能手机,买了之后吧,就等于买了一堆问题。
一会儿这个功能不会按,一会儿那个功能找不着,朋友圈怎么回复,照片怎么分享,视频电话怎么拨打,都得等小辈儿来教。
杨启和一看奶奶这架势就知道怎么回事,微微躬下身子跟老太太凑在一起,“又哪儿不会了奶奶?”
连解说带实操得弄了半个多小时,老太太终于成功下单三大包卫生纸,钱花得比赚了都开心。
杨启和倚在沙发上,双臂伸开搭着靠背,觉得今天这是怎么了,净捣鼓手机了。
正好自己的手机又铃声在这时想起,杨启和第一时间都没想到会是储衿的回复。
他点开对话框,先是对这储衿两个字浅浅得勾了下嘴角,然后才点开来看,消息不多,两条。
一条是文字:
——杨哥,我下午画的,你喜欢的话,想送给你。
一条是图片:
学院里的壁画仿佛投射在了一方小小的画架上,一样的色彩,一样的构图,一样的线条,一样的视觉冲击。
褚衿没有回消息的一个下午就是在画这幅画,他努力回想、一遍遍修改,就为了赶在今天结束之前,回复他杨哥的消息。
忙碌了这么久,所说的也不在乎一句,想送给你。
杨启和想起了海子山,那晚褚衿就要画流星雨,自己当时要了他的联系方式,说画好了发我看看。
时隔一个月,褚衿给他发来的第一条消息,居然还是这幅流星雨,不同的是,现在的这幅,是画给自己,也只送给自己的。
杨启和的心仿佛一棵秋日的蒲公英,在一个满是微风的黄昏里,被储衿这句话拍打得蓬蓬松松,每一丝细长的绒毛都要轻快得乘风而去。
“特别喜欢,见面时别忘了送给我。”
杨启和很快回复,顺便保存了储衿发来的照片。
其实他这几天就在想一件事,当时只是随口一说,不知道储衿还记不记得,但他却把这件事当成了跟两人之间的一个约定。
杨启和翻出日历,再次确定了一遍金星凌月的日期。
第27章
褚衿看着杨启和的回复出了会儿神。
“见面时别忘了送给我。”
可是他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如果勇敢一点,是不是就应该趁着这个机会约他出来?
用什么理由呢?专门送一幅画会不会显得有点刻意?那如果跟褚袔回学校,顺便去看看他呢?
褚衿觉得自从遇见杨启和,他的心里就满是矛盾。可能异性恋就不会这样,被主流认可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内心世界的整合。
可他不能把杨启和拉进自己的世界,而在杨启和的世界里,他也只是一个碰巧遇见的人,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褚衿轻轻抿着嘴角,决定还是别聊“见面”了。
后来杨启和又跟他说了点别的,虽然俩人最近的生活没什么交集,但交流起来的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不费什么劲儿。
杨启和把人与人之间的事拿捏得太明白了,只要他想聊天,话题就不可能中断,俩人你来我往得聊了半个多小时,他发来句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