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风云录(265)
其他的小伙子都已经不在了吧。
那些年轻的、鲜活的、意气风发的小子们,骄傲地穿着配有金鹰标志的战服围绕在他身边,总是那么挺拔,那么沉着但又热切,如今都惨死在了这里,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将头靠向身后的石头,轻轻闭上眼睛,南怀瑾压抑着心中的窒闷,沉默半晌后说道,“让大家轮流休息一下吧。天亮之后还有路要赶。”
没有风,昆虫的爬动和隐隐的兽鸣让四周更显安静,此前的震耳厮杀和刀光血影似是已随着逝者一道被黑夜吞向深渊,却又牢牢地附着在人们的脑海里,清晰的仿佛近在咫尺。
鹰卫们和衣而坐,剑不离手,有人在假寐,有人默默地包扎着伤口。
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但他们知道,任何想接近南怀瑾的歹人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天空泛起了鱼肚白。
一名巡逻的鹰卫大步走来,在南怀瑾面前单膝跪倒,“公爷,统领大人,山外出现了一支队伍,褐爪幡旗,全骑兵,大约三千人,自西向东绕山行进。属下不敢贸然上前,故不知何人领兵。”
“褐爪大部分都去了西境,想是冯奎吧。”南怀瑾道,见众人都看着他,又淡淡一笑,说道,“你做的很好。待冯奎的军队过去之后,我们便出发。”
冥犀微微低垂了一下眼帘,对身边的漆麟吩咐了两句,便即转回向南怀瑾,“公爷,咱们是去……”
“北线。”南怀瑾道。
昨日的烟尘尚未散去,一队飞骑风驰电掣般地驰向北方。
南怀瑾的脸色越发苍白。
他紧咬着牙关,一双眸子深邃地仿佛在通向一个遥远而未知的世界。
剧痛随着身体的起伏不停地传向四肢百骸,力量正一点点被什么东西抽离,眼前的场景开始动荡、模糊、最终变得一片漆黑。
他身体一斜,便即栽了下去。
--------------------
作者有话要说:
南怀瑾:难道我要去领盒饭了?
第116章 刺杀的背后
似是有微光透过眼皮,世界不再一片漆黑。
他下意识地想动一动身体,但却没有力气,只感觉记忆正一点点从远处走来。
火光、巨石、箭矢、碰撞的兵器、奋力的厮杀、一张张满是血污的刚毅脸孔……
“公爷!”
“公爷醒了吗?”
他听到这样的声音,他感到有人握着他的手。
缓缓睁开眼睛,他逐渐看清了眼前的几张脸孔,很熟悉,这让他放下心来。
“大哥。”轻吐出这两个字,他露出了一个微笑。
“先别说话。”南怀安依然握着他的手,声音沉稳,但一双又亮又深的眸子却透出了他此刻的剧烈情绪:欣喜、热切、愤怒、焦虑、哀伤……
有医官端来了药碗,南怀安接了过来,一边一小勺一小勺小心翼翼地喂进南怀瑾的口中,一边为他擦去不时吐出来的混着血的药汁。
房间里非常安静,人们屏住呼吸,生怕一个轻微的响动会影响到他。
南怀瑾半天才把药全部喝完,他喘了一会儿气,瞥了一眼仍然插在左胸上的那支被他砍断了的箭矢,既而问道,“我到了北线吗?”
“是。这是樊城。”南怀安道。
“哦,樊城。”南怀瑾轻喃了一声,又将目光转向那名医官,“陆老,他们把你都搬出来了?”
“公爷……”医官弯下身子,眼泪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南怀瑾早年在北线带兵时,陆老曾是随队军医,医术出神入化,但常年的军旅加上北地的严寒,导致他的双腿不良于行,南怀瑾体恤他年迈,十几年前便赠予金银命他离开了军中。
“说说吧,我还能再活多久?一天?两天?”南怀瑾微笑道,“都一把年纪了,你哭什么?而且我能从孛日山一路过来都还没死,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得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既然没死,那就得把一些事安排好。”
“公爷!”南怀安忍不住低喝了一声。
“你别凶我!”南怀瑾瞪了南怀安一眼,“我是国公爷,还是个病人,你态度得好点。对了,冥犀呢?”
“公爷……”一直跪在地上的鹰卫统领冥犀膝行两步,叩首道,“冥犀……罪该万死……”
说话之间,他已泪流满面。
离开孛日山后,他们一路向北疾驰,不去大安盟,不回燕京,不走官道,不入州府。
虽然南怀瑾没有解释什么,但跟随他多年的冥犀心中清楚,孛日山前突然烧起的大火,那支来历不明的武装队伍,以及莫名现身的褐爪军队,这一切都说明一场阴谋已悍然发动,目标直指南怀瑾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