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风云录(425)
“是陛下命我在这里等您的。大小姐放心,陛下那里有秦将军保护。”聂远忙解释道,“哦对了,陛下现在是王宣王公子,江南的一位世族子弟。”
南江雪点了点头。
拿着秦昭衡亲手签发的通关文书,南江雪等人随聂远顺利进入关阳城,并在城东的一座宅院里汇合了沈明瑄。
见南江雪到来,沈明瑄非常高兴,隐隐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一行十余人于次日自关阳出发,游山玩水,体察民情,走走停停,一路南下。
沈明瑄和南江雪基本上是形影不离,一道登高远眺,一道临湖倾谈,一道走在满覆青苔的小路上,去寻访千年古刹,一道坐在布衣纶巾的学子间,听白发的长者谈古论今。
他们时而彼此玩笑,时而轻声低语,脸上都带着光彩,眼中总含着笑意,就好像那些庙堂纷争,沙场血火都已飘然远去,他不是天元的皇帝,她也不是北地的宗主,他们只是一对游历于山水,盘恒于人间的神仙眷侣。
队伍中人,聂远和墨碣担的都是近身护卫之责,跟着沈明瑄和南江雪,也是“出双入对”。
小五和佑晴年龄相仿,一个活泼,一个心细,这一路上已如姐妹一般。
而三公子南江雨,除了不时当当“灯泡”,便是去逗弄比他小两岁的小十三,惹的小十三经常对他怒目相向。
但小十三也知道那个讨厌鬼是他最爱的雪姐姐的弟弟,不能随便揍,而且每当他实在很难控制住自己揍他的欲望时,他总会拿出一些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塞给他。
好吧,其实他也不是很讨厌。
至于其他几名宿卫,虽然都是个中好手,皇帝的心腹,平日里旁人见了都是要敬上几分的,此刻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安排好这一行人的车马行程,打理好他们的一应起居才是正道——没见他们的主子对靖国公有多迷恋,对她身边的人有多和善吗?
至于护卫之责嘛,那自然也是重中之重,他虽是天元之主,却是微服出游,难免遇到些不长眼的地痞流氓,膏粱纨绔,更或是皇三子和韦宰辅一脉的余党。
只是这几个宿卫,全都是随皇帝出战过极北的亲卫,南江雪和墨碣的身手他们可是见识过的。那是千军万马中斩敌主将的本事,谁要是当着他们的面打皇帝的主意,那可真的活到头了。
这一日行至溧州。
旧时的天元以洛河为界,被人们称为江南和江北,北地纳入版图后,这样的习惯依然被保留着,是以沈明瑄所扮的“江南世族子弟”,指的就是他家居洛河以南。
溧州在洛河北岸,是天元出名的富庶之城,也是曾经权倾朝野的韦宰辅的老家。
溧州的两条运河非常有名,南江雪对此也颇感兴趣。
洛河之水自西向东,支流通往南方,祇都城中便由洛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流经,形成繁荣的水路商贸的同时,也构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
韦氏一族是北方大族,世代为官,至上一朝皇帝时,拥有当朝宰辅和后宫贵妃,可谓盛极一时,在溧州开凿了第二条运河,使得整座城市越发兴盛。
如今,那位宰辅大人因谋逆叛乱身首异处,备受荣宠的贵妃自尽,储位的大热门沈明铮也血溅朝堂,于是,位于溧州的韦家老宅至此荒弃,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一行人进入溧州城时正是晌午时分。
街上往来行人不少,店铺饭庄里也还算热闹,不过偶尔路过一些被查封的宅院,匾额拆除,门庭凋敝,据说都是韦氏党羽的府邸。
一阵马蹄声和吆喝声从前方响起,惹来路人纷纷张望。
很快,一队官兵率先跑来,将人群驱赶至道路两边,沈明瑄等人也退到路边,微服的皇帝半个身子挡在南江雪之前,生怕她受到什么冲撞。
一串穿着囚衣的男男女女在差役的押解下行进而来,其间还有老人和孩子。
他们蓬头垢面,捆缚着双手,脚上的镣铐在行走间发出哗棱棱的响声。
“这不是侯提司一家吗?怎么也被抓了?”百姓中有人低低议论起来。
“说是因为修运河的事,被定为韦氏逆贼一党。”
“侯提司人还不错啊,而且这运河,虽说韦家从中得了不少好处,但是咱们也算受了益。”
“韦家犯的是谋逆的大罪,跟他们有关联的人都会被判为同党,怎么可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唉,这样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好好的溧州,再这么折腾下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今圣上初登大宝,自然是要立威的,好多地方还在清剿叛党,何况咱们这溧州城还是叛党头子的老家。这件事据说是淮峍侯亲自督办。这淮峍侯不但是宗室中人,而且在陛下登基时立了大功,妹妹也做了宫里的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