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风云录(609)
他来至靖国公府,跪在南江云面前,希望他解除自己的军职,以儆效尤。
“拓跋雷在北线的所作所为可是受你指使?陆洵的离间和谋划,你可也知情?可曾参与?”南江云看着拓跋珉,既而轻叹一声,“我犯的错,不会让旁人担着,留下的摊子,也会自己收拾干净。罪与罚,皆当师出有名,珉表哥若对此心存顾虑,无心于事,我也不拦着。”
拓跋珉心头一热,哑声道,“是我急功近利,如今只怕带累公爷,更令您作难。公爷若不嫌弃,末将也绝不逃避。”
拓跋珉离开后,南江云用手支着额头,轻轻闭了一会儿眼睛。
一时玄玉端了汤药进来,身边还跟着墨碣。
“公爷,该喝药了。”在南江云面前,玄玉还是像少时那样局促,可自陆洵伏斩之后,她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边。
南江云对她温和地笑了笑,伸手端过药碗,又对墨碣道,“姐姐进入极北已经有十天了吧?你真该在她身边才是。”
“黎落和阿斯兰都在,公爷莫要过于担心了。”墨碣道,“倒是公爷您,这般日夜操劳,若是病了,大小姐回来后,属下们要如何交代。”
南江云一笑,将汤药服了。
“年节快到了。”他抬起眼帘,将目光投向窗外的簌簌白雪,“希望姐姐一切顺利,大哥能身体安康。”
※
这个年节,燕京城的千家万户热闹依然,但靖国公府却显得十分冷清。
尽管仆婢们结起了红绸,挂起了灯笼,也尽管有宗族门阀往来进出,但国公的眉宇间却失去了曾经的神采,似有沉沉的心事压在心间。
大公子在雪归山上生死难料,大小姐正身处极北的冰天雪地之中,三公子人在夏唐,整座公府便只剩下了国公爷自己。
其实在以前,公府四子也常忙着各自的事情,总是聚少离多,可这一次,尤其不同了吧?
祇都的街头也是车水马龙,节前迎来的第一场新雪让繁华的皇城变得更加靓丽,一些大家贵女登上马车,在婢女家将的簇拥下外出欣赏雪景,百姓家的孩子换了新衣,在雪地上追跑打闹。
雪团打翻了摊车上的小玩意,摊主呵斥着作势要追,淘气的孩子大叫着四散奔逃,有人脚下打滑摔了个大马趴,呸呸地吐着吃了一嘴的雪,滑稽的样子引来周遭一片哄笑。
皇宫张灯结彩,比之以往更加喜庆。
皇后希望年节的喜气能冲散这一年多来盘桓在宫中的阴霾,而且她如今还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子,这让宫中的各个司署都立刻抖擞起精神,年节的一应安排布置也越发卖力。
皇帝如今已有了一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分别出自皇后、贺妃和海妃。
因海妃得的是皇子,昔日里皇帝往欣芙宫去的次数也不少,她本当是最为受宠的妃嫔,可自萧山祭祀后,皇帝似是突然厌了她,连皇子在满一岁后都被带了去,交给专门的嬷嬷教养,海妃为此哭求多日,终是无果。
此番皇后怀的若也是皇子,那海日的地位恐是要岌岌可危了,常年无宠的皇后则会迎来柳暗花明。
有人认为海日如今的困局主要因为她曾与南妃交好,南妃离宫,靖北军迎至关阳,虽因顾及天家颜面,皇帝按下不提,但仍是心结难舒,又怎会再对南妃的旧时姐妹施以恩眷。
雪明宫外的梅林开的分外繁盛,却一直无人踏足,这里已变成了宫中的一块禁地,就像“南妃”两字,也久久未有人敢于提及。
大长公主的长乐宫,皇帝看着摆在眼前的两只盒子,忍不住铁青了脸,既而大笑出声。
“好!甚好!”全无笑意的声音里,他点头说着,面部的轮廓也变得尖锐起来。
今日午后,大长公主的贴身大宫女将皇帝请到了长乐宫,然后,沈心诺挥退了所有宫人,包括皇帝身边的康瑞,亲自端来了那两只盒子。
“这是北地送至关阳的,说是南大小姐赠予太后的礼物,秦昭衡实在不敢奉入金殿。我想,还是由我代劳吧,陛下看当如何处置?”沈心诺打开盒盖。
盒子里盛着一男一女两颗人头。
走出大殿时,皇帝的脚步极其沉重,就像他密布阴云的脸孔,酝酿着勃然的怒气,甚至是悲凉。
康瑞急忙迈步上前,两只包裹却径直砸进了他的怀里,骇的他一个趔趄,险些让包裹落在地上。
“去寿安宫!”皇帝脚步不停,低声喝道。
“陛下!”身后传来了沈心诺的声音。
皇帝转头。
“我出去一段时间,这宫里,实在憋闷的很。”沈心诺道。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大踏步继续朝前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