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跃马西凉(206)

作者:朝盖 阅读记录

贾诩最后道:“既然如此,军师还犹豫什么,届时只需丞相正位,军师就是最大的从龙功臣,三公之首,宰执天下,必为军师所有。在下言尽于此,请军师决断。”

李儒砰然心动,死死盯着贾诩,久久不语。

前面说了一堆,全都是废话。

唯有这最后的一把火,才是一把真正的火油。

李儒虽然极力想保静冷静,分析厉害得失,但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念叨了两句三公之首、宰执天下,越念叨就越觉的心里似是有一把火在烧。

身逢乱世,追随明主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

对于李儒这样的臣子来主,最终的理想可不正是如此。

从龙而起,得享勋臣。

三公之首,宰执天下。

李儒身边董卓身边的首席谋士,最大的理想,可不就是这个。

贾诩的这一把火,可谓真正烧在了李儒的心坎上。

只是兹事体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儒沉思半晌,挥了挥手道:“你先退下,容本军师想想。”

贾诩也不再废话,长身一揖,退了下去。

该说的都已经说到了,接下来就看李儒如何选择了。

夜已深,厅堂内灯火通红。

李儒脸色阴晴不定,负手在堂下来回踱步。

三公之首,宰执天下,固然十分诱人。

可其中的风险也是巨大无比,身为董卓的首席智囊,李儒不得不考虑清楚。

一旦踏上这条不归路,就再也不可能回头。

废帝自立,肯定会有诸侯起兵勤王,这是不容置疑的。

唯一无法确定的是,会有多少诸侯起兵。

若是不能击退勤王之师,那么西凉军的所有成果就都会化为乌有。

巨大的利益,往往伴随着同样巨大的风险。

然而,想要收获,不担些风险怎么能行。

李儒咬了咬牙,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深夜进营,去见董卓。

贾诩那厮说的对,西凉军既能击退一次关东叛军,没道理挡不住第二次。

北宫,嘉德殿。

“主公,军师有急事求见。”

董卓已经睡下,却被亲兵给叫醒了。

“李儒?”

董卓蹙眉不悦道:“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非要半夜来见。”

亲兵答道:“小人也不知,军师只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见主公。”

董卓打了个哈欠,无奈的坐了起来,道:“让他到偏殿去待候。”

亲兵答应一身,恭敬的退了出去。

董卓唤了一声,立刻有宦官宫女进来服侍起穿衣,一应生活待遇,完全就是天子帝王的标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董卓这厮早就有了自己当皇帝的心思。

若非如此,又岂会以帝王的标准享受这等生活待遇。

“退下!”

穿戴齐全后,董卓挥退一应宦官宫女,这才出殿前往偏殿去见李儒。

偏殿,灯火通明。

李儒背负双手,正在不停的来回踱步。

看到董卓进来,连忙拱手施礼,“儒,拜见主公。”

董卓摆了摆手,径自在主位落座,又肃手示意在下首李儒入座,才打着哈欠问道:“免礼罢,文优趁夜进营,不知有何十万火急之要禀呐?”

“这……”

事到临头,李儒忽然就有些犹豫起来。

“嗯?”

董卓讶然道:“文优有何难言之瘾?”

李儒心念电转,暗道罢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退缩,当下把心一横,咬了咬牙道:“主公明鉴,儒趁夜进宫,确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

董卓又打了个哈欠,抬了抬手道:“文优请讲。”

李儒石破天惊道:“正所谓天下本无主,有德者居之。今汉室衰微,人心思变,主公可不正位九五,继天下大统,以成不朽霸业!”(未完待续。。)

章节重复问题已更正

193章内容已更正,实在抑歉。(未完待续。。)

第194章 双面间谍

“嗯,什么?”

董卓猛的睁大了眼睛,瞬间睡意全消,眸子里有骇人的惊光一掠而过,沉声道:“文优何出此言,吾统摄朝政,已然位极人臣,岂能再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李儒道:“正所谓天子失德,有德者当正位代之。今天下兵权尽归主公,朝野内外无人不服,主公自当顺天应人,君临天下,带领我西凉军团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则三军将士无不幸甚,天下百姓无不欢腾,还请主公明鉴。”

“这……”

董卓面露沉吟,举旗不定。

位登九五,君临天下,何人能不动心。

董卓在打退关东诸侯联军后,其实就已经有了代汉之心。

公然住进皇帝的禁宫之中,出行皆照搬帝王标准,就足以说明其心。

只是心中还有顾虑,唯恐招致部下反对,才压下了心中所想。

如想李儒主动提起,董卓其实早已心花怒放,只是当然要作作样子。

沉吟了片刻,才问道:“军中将士如何?”

李儒答道:“主公放心,三军将士早就已经盼着这一天了。主公继大统正位,带领我西凉军团入主中原,乃是天大的好事,将士们只会拥护,绝没有反对的道理。”

董卓沉吟道:“纵然如此,若招来天下诸侯共讨,又当如何?”

李儒凝声道:“昔十八路诸侯来犯,尚且被我军击退。纵然天下诸侯再起兵来讨,主公又有何惧之。况且自去岁以下。天下人心思变,袁术、袁绍、公孙瓒、除谦、刘焉等辈无不积极扩充军备。争夺地盘,已经公然不将大汉朝廷放在眼里。必然难尽全力,主公只要击退各路诸侯的勤王之师,则霸业可期矣!”

“文优所言甚是。”

听了李儒的分析,董卓立刻找回了信心,喜的连连搓手。

不过董卓终究也算是个人物,不会被这巨大的诱惑冲昏了头脑。

想了想,很快就又问道:“西凉未定,马腾、罗征皆有数万大军,吕布那厮亦对本相阳奉阴违。若一旦举事,这几路反贼引众来攻,关中势必危矣,又当如何?”

李儒道:“主公尽可放心,马腾、罗征、吕布皆野心勃勃,欲一统凉州,主公只需拉拢住马腾,则可将罗征牢牢地堵在金城出不来。马腾若不想被罗征抄了老巢,就绝对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吕布。两万并州大军都快饿死了,哪还有力气出兵。”

董卓连连点头道:“喔,文优所言甚是。”

李儒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董卓只听的心花怒放。连连称善不已。

直商议了一个多时辰,才算短一段落。

李儒离开皇宫后,马不停蹄的回到府中。又谴人前去请来西凉诸将,连夜与一众西凉军中的统兵大将秘谋商议。直到天明时分,才各自散去。

腊月二十九。入深。

司徒府,偏厅。

王允、黄琬、闵贡、李肃、贾诩等再次齐聚一堂。

明岁就是岁除了,天子已经下诏,要在明晚举行盛大的国宴。

当然,天子做不了主,这个诏命是董卓授意的。

席间,王允还没说话,李肃却抢先开口了。

“诸公,大事不妙!”

李肃面色凝重的道:“昨夜李儒连夜请西凉诸将过府商议,在下亦有幸参与,董卓老贼图谋不诡,欲废帝自立,我等若再不举事,只怕大势危矣!”

“什么?”

“竟有此事?”

“这下遭了!”

这话一出,王允等人顿时失声惊叫,被震的目瞪口呆。

贾诩也吃了一惊,心下却是暗喜,原来李儒已经心动甚至付诸于行动了。

“此事是否属实?”

王允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声问道。

李肃沉声道:“千真万确,如此大事在下岂敢乱开玩笑。”

黄琬怒发冲冠道:“董贼,竟敢妄想谋朝篡位,实是该死,该死呐!”

王允脸色阴沉道:“如今看来,无论如何我等也要尽快动手了。为大汉江山计,无论如何也要诛杀董贼,不能令其谋臣篡位,否则朝廷将威信尽失矣!”

上一篇: 穿越之王的逃妻 下一篇: 重生脚踏实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