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西凉(323)
“什么?”
这下杨松、杨柏再也无法淡定了,刹时勃然变色。
杨松凝声道:“贤侄如何接应西凉军进城?”
法正莫测高深的笑了笑,道:“这个就不劳两位费心了,汉中士族多有识时务者,自有人愿为我家主公效力,两位慢慢商议,在下这就告辞!”
说罢拉开了门,扬长去了。
兄弟二人脸色数变,心下顿感不妙之极。
法正的这番话可谓是抓住了他们的命脉,虽然明知法正多半是在诈唬,但兄弟二人也不敢赌,万一真有人已经投靠了罗征,那麻烦可就大了。
一旦罗征大军进了南郑,他们兄弟投不投靠也就无所谓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法正饶了谁也不会饶了自己兄弟,后果肯定会十分严重。
“快,去把人追回来!”
杨松脸色数变,连忙急喊了一声。
杨柏火急火燎的追了出去,将还没出院门的法正硬是拉了回来。
“贤侄留步呐!”
杨柏一边拉着法正往回走,一边赔着笑脸道:“吾与兄长已经商议过了,张鲁等辈负隅顽抗乃是不仁,我等愿为罗征将军效犬马之劳,还往贤侄代为引荐!”
法正嘴角边不由露出一丝笑容,暗骂了声无耻,才微笑道:“两位先生深明大义,不愧是汉中士族之首呐!先生放心,但平定汉中,在下必为两位大力引荐!”
“那就有劳贤侄了!”
杨柏携着法正往回走,道:“走,我们回去商议一下,如何迎接大军进城!”
法正欣然而往,心里总算松了口长气。
若是这杨氏兄弟再拖下去,乐子可就真大了。
法正虽然也策反了一些人,但却无法和杨氏这样的豪门大族大提并论,加起来能有百来个私兵就不算了,想要接应赵云大军进城,实在把握不大。
想要办成这件事,唯有彻底将杨松、杨柏兄弟拉拢过来才能十拿九稳。
杨氏乃汉中大族,杨松、杨柏兄弟府上的私兵加起来没有上千也有八百了,而南在南郑兵力虚空,张鲁又召集城中士族将私兵派上城头,负责守卫四门。
西门就是由杨松、杨柏兄弟的私兵把守,只要打开城门就可迎赵云大军进城。
子时刚过,火把依旧烧的正旺。
赵云火在一堆柴火前,平静的等消息。
虽然心里有些急,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以免影响军心士气。
不远处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有哨探飞步奔了过来。
“将军!”
哨探奔到进前,将一个纸团递了过来,“城中有人用箭矢射出了这个。”
赵云连忙接过纸团,展开了就着火把阅罢,顿时面露喜色。
旁边有值令官疑惑道:“将军,这纸团是什么?”
赵云击节道:“此事原本乃是机密,只有云一人知晓,不过现在南郑城破在即,也是时候告诉你们了。主公帐下参军谋士法正一直在南郑游说汉中士族,今已说动杨松、杨柏兄弟二人投靠主公,于二更时分打开西门迎接大军进城!”
“什么,竟有此事?”
值令官吃了一惊,随即就是大喜,“太好了,这实在太好了!”
赵云起身道:“速速召集大军,准备进城!”
“遵命!”
值令官答应一声,立刻跑了下去。(未完待续。。)
第285章 谁伺候夫人穿衣
最近单位事多,没存下稿子,只能现码现发,见谅!
————
夜色阑珊,群星璀璨。
到了后半夜,大多数火堆已经熄灭了,只剩下七八个火堆还冒着微弱的火光,不时有巡夜的士兵从火堆旁边经过,影影绰绰的,让远处的汉中军斥侯汉的分明。
留下数百人吸引住斥侯探子,赵云带着大部兵马悄悄离开了这块落脚的洼地,小心地绕开了所有的斥侯探子,绕了个大圈后,摸到了南郑西门。
南郑城头亮着火把,大约能照到百步之外。
百步到两百步之间,若有动静也能大约看到了一些,要是超过两百步,可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赵云在安全距离之外停下,静静的等。
不多时,西北方向有隐隐的火光亮起。
这时告诉城中接应的人马,已经做好了准备。
城头上十分安静,西北方向忽然亮起的火光并没有引起守城军卒的注意,或者他们根本就不觉的城外有火光亮起有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
私兵就是私兵,就算穿上再好的铠甲,也代替不了正规军。
如果是真规军,发生这种事情是一定要向上级通报一下的,派人查个明白。
这些私兵却无动于衷,或许只要西凉军不杀上城头,他们就不会关心其他的事情。
黑夜中,一辆马车缓缓开了过来。
守在城头的兵卒伸着脖子望了一眼,就立刻一个机灵。
“头,老爷来了!”
那兵卒立刻靠进城门楼。摇醒了躺在草席上睡觉的护卫头子。
“唔,老爷来了?”
私兵头领杨山半梦半醒。应了一句,下一秒。就立刻吓的直接翻了起来。
“你说什么,老爷来了?”
杨山瞌睡全没了,吓了一跳的连忙问道。
“是啊!”
那私兵急道:“老爷来了,头你快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呃,这就去!”
杨山不敢怠慢,虽然不知道这深更半夜的,自家老爷为什么会来城门,但对他们这些私兵来说,自家老爷可比皇帝还要高大上的衣食父母。哪能不小心伺候,这要是个出个差错自己的这差使可就没了,一轱辘翻起身来就冲了出去。
不想刚刚冲出城门楼,才发现自家老爷已经快步登上了城头。
“老爷!”
杨山吃了一惊,连忙停下施礼。
只是心里却实在纳闷,自家老爷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要亲自巡视城防不成?
但是,这不科学啊!
自家老爷可是文官,巡视城防这样的是。不该是武将的事情吗?
杨山带着满心的疑惑,却不敢多问,只得小心的伺候着。
杨松摆了摆手,径正走到城垛前。张着脖子往远处打量了一阵,才指着西北角那隐隐亮起的一道火光问道:“那里的火光什么时候亮起的?”
“呃……”
杨山噎了下,连忙看向旁边一个值夜的兵卒。
那火光什么时候亮起的。根本就没人向他禀报,他如何能知晓。
“回老爷。大约一柱香前亮起的!”
值夜的兵卒到是知道,见自家老爷也望了过来。连忙答道。
“一柱香?”
杨松念叨了下,就摆摆手,吩咐道:“打开城门!”
“……”
杨山一时有些没回过神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愣着干什么?”
杨松脸色一沉,不悦斥道:“还不打开城门?”
“老爷,这……”
杨山终于回过神来,吃声道:“打开城门,老爷我没听错吧?”
杨松那个气啊,这也太不长脸了,怒斥道:“废话,难道还要吾再说一遍不成?要是你连人话也听不懂,明天你就滚回乡下当马夫去,没必要留在南郑了。”
“这……”
杨山吓了一跳,哪里还敢废话,连忙道:“小人遵命!”
刚才是有些没反应过来,实在是因为这么命令太过出人意料,不管是谁,忽然接到这种命令都会有这种正常反应,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还是老爷交待错了。
但现在看到自家老爷阴沉的脸色,还反应不过来那就是作死了。
杨山再不敢犹豫,连忙下令打开城门。
私兵和正规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效忠的对象永远都是自家家主。
对于私兵来说,自家家主的命令就是天,自家老爷的命令,那可是比皇帝的圣旨都要重要,就算自家老爷要带着他们造反,这些私兵也会义无反顾。
汉末的士族门阀之所以强大,就强大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