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跃马西凉(344)

作者:朝盖 阅读记录

徐晃冲到近前,忙拱手施礼。

罗征翻马下背,上前扶起徐晃诧异道:“公明何以这副模样?”

徐晃有些尴尬,道:“末将正与兵卒搬运砖石,忘了穿上衣服!”

罗征怔了下,重新审视了徐晃几眼,才喟然道:“公民竟能如此体恤士卒,实乃为将者之表率也。来呀,给徐晃将军拿件衣服来!”

“遵命!”

有亲兵答应一声,立刻捧了一套衣服过来。

衣袍是罗征穿的,徐晃比罗征稍壮,穿上身上稍微显的有些小。

罗征指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兵卒们,问道:“潼关还有多久才能建成?”

徐晃答道:“至少需要两年。”

罗征顿时眉头大皱,“怎么会这么慢?”

贾诩接上道:“主公,两年能建成潼关已经不慢了,这还是主公将整编的五万屯田兵全派了上去,干活的全都是青壮汉子,而且吃的好,进度也快。否则若是正常情况下,冬季无法施工,建成这样的一座关城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三年?”

罗征沉声道:“本将军等不了那么久,五万屯田兵还要耕种和操练,要是拖上两年必然会影响我军进东的战略。入冬之前,潼关必须要建成。”

徐晃道:“如此则至少再需要十万民夫!”

罗征看向贾诩,问道:“能否征召十万民夫?”

贾诩想了想,道:“关中刚刚开始治理,征召十万民夫恐怕很难。不过自去岁来,从司隶洛难过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主公何不下令从这些流民中征召青壮修筑关城,让这些流民用劳力换取口粮。等潼关筑成后,再行安置,或编入屯田大营!”

罗征断然道:“善,就依文和之言,派人通知一下文若。”

“遵命!”

贾诩答应一声,立刻下去办理。

罗征又扫视了一圈,看到兵卒们正在费力的搬运块头巨大的石料和青砖,十多号人用绳索和横杆将一块石料抬上地基,就会累倒在地上,眉头就又皱了起来。

这效率也实在太低了,只靠人力得抬到什么时候。

罗征问道:“没有准备一些吊装的工具吗?”

徐晃不解道:“末将驽钝,不知有什么工具能够巨石弄到城头?”

罗征就忍不住拍了拍额头,徐晃或许是个良将,但在搞这种小发明方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皱着眉头想了想,便道:“拿纸笔来!”(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301章 起重设备

ps:看《跃马西凉》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有亲兵搬来一个锯平了的大木桩,在上面铺开了布帛。

罗征拿着毛笔,在上面勾勾画画。许褚、徐晃,以及赶过来的贾皆站在旁边,全都伸着脖子张望,心里满是疑惑,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东西。

直到画废了十几块布帛,才画出了一幅算是比较满意的图。

罗征拿起布帛,轻轻吹了几口气,吹干了墨迹。

许褚忍不住问道:“主公画的这是什么?”

罗征笑道:“这是本将军想出来的一种吊装工具。”

“吊装工具?”

许褚抓了抓脑袋,还是满脸疑惑。

“不错!”

罗征道:“这东西能把青砖和巨石吊到城头,而且极为省力。只要让铁匠和水泥匠多弄几套这样的工具出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筑城速度!”

“这东西有这么厉害?”

许褚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相信。

贾诩和徐晃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盯着图案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玄妙来。

罗征道:“不必多问,去叫施工的匠人过来!”

徐晃答应一声,立刻命人去叫匠人。

不多时,五六个匠人头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

许褚立刻收回了移开了目光,手按剑柄盯着几个匠人。

几个匠人立刻就觉的好像被老虎盯上了似的。腿肚子直抽筋。

“来,看看这个!”

罗征将布帛在木桩上铺开。示意几个匠人头子上前细看。

“这是……”

几个匠人头子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有些迟疑。

罗征道:“这是本将军想出来的一种吊运青砖巨石的起重工具,看这里……”

费了一番口舌,才将这副简陋的起重设备讲解清楚。

实在是他绘画的水平太差劲的,许多地方不但画的似是而非,而且一些关键性的地方根本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除了他本人,别人根本就看不懂。

几个匠人头子听的两眼放光,全都一脸喜色。

贾诩、徐晃等人不懂这些,他们这些匠人如何能不懂。

听完罗征的解释。立刻就明白了这种工具能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

不过,还是有匠人提出了疑问。

“将军,不好弄啊!”

其中一个铁匠头子道:“这里面的有些部件锻造起来十分麻烦,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就算勉强打磨出来,质量也会跟不上,怕是难以承受咬合的力量!”

罗征大手一挥,道:“这个不是问题!”

说罢转头对贾诩道:“给文若去个信,让他叫老马带几个技术精熟的铁匠过来,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负责打制一些比较精巧的部件!”

贾诩点点头,立刻去办。

“走,去看看!”

罗征把手一挥,大步下了小山包。

许褚。徐晃连忙跟上,三百亲卫则拱卫在左右。

在工地上转了一圈,直到太阳快落山时。才去了十里之外的一条渡口。

潼关新址往东十里,开阔的河水南岸已经扎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营帐。

早在潼关开建之时。甘宁就将水军大寨移到了这里,只等潼关建成后。就可将水军大寨移到潼关之位,黄河折道东流的拐角处,将水军大寨与潼关连成一片。

自从罗征决定要轻骑奔袭许都,甘宁赶回水军大寨后,一边等待调集粮秣,一边下令在南岸扎下了营寨,以供罗征大军赶到后在此休整。

太阳已经落山,天边的金霞还没有散去。

甘宁站大营的门口,翘首张望。十余名水军将校随在四周,等的有些捉急。

“怎么还没来!”

有小校实在忍不住了,抓抓脑袋小声嘟遛了一声。

甘宁立刻瞪了一眼睛过去,“等着就是了,哪来这么多废话!”

“嘿嘿!”

那小校干笑了两声,乖乖闭上了嘴巴。

甘宁又逐一瞪了一圈十余名水军将校,狠狠地道:“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谁要是敢给老子掉链子,回头老子就把他装麻袋沉到河里去喂鱼,娘的!”

“都督放心,末将绝不给您丢脸!”

众将校立刻挺直了胸膛,异口同声大声道。

本来这些江贼出身的家伙,是一直叫甘宁大哥的。为了把称呼改过来,这些家伙可没少被甘宁收拾,有几个经常失口的家伙甚至还挨了不止一顿板子。

现在毕竟不是当江贼那会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

主公虽然宽宏大量,但甘宁却不能不注意。

水军里面从底层军官到上层将校,不是锦帆贼就是甘宁招来的江夏贼,这种情况绝对很少见,如果再不注意一下,难免不会引起什么误会。

“这就好!”

甘宁沉声道:“水军组织一年多了,平时除了训练还是训练,连山贼都没得打,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表现的机会,你们可得给好好表现,别给老子丢脸!”

众水军将校轰然应喏,个个目露振奋。

又等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罗征才率领五千骑兵赶到。

“见过主公!”

上一篇: 穿越之王的逃妻 下一篇: 重生脚踏实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