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并蒂莲(22)

如今七月,朝圣是十月,青澄犹记的清晰,父皇召见过萧大老爷谈及婚事是在朝圣过后的半月,这么说来,也就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德妃说的和青澄想的完全是两回事,说到了最后,德妃看青澄的眼神里多了一抹暖意,“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到你即将定亲,本宫心里头还真有些不舍。”

“便是嫁了人,还是能时常回宫呢。”青澄噙着笑,说的几分羞涩。

“说起来太子殿下的年纪也不小了,过几年也该议亲。”德妃说着顿了顿,看着青澄,想到了什么笑的开怀,“皇上提起你的婚事,太子不肯你嫁人还闹了脾气,那孩子素来和你亲厚,小的时候黏着你,如今大了还不肯松。”

青澄微微一怔,假装没听明白德妃话中的意思,笑着摇头,“我是他的姐姐,照顾他也是应该的。”

德妃点了点头,转头看守在门口的宫女,“时辰不早了,用了午膳再回去罢。”

“多谢娘娘美意,璃茉苑里还有些事,青澄改日再来陪娘娘用膳。”

青澄起身笑着婉拒,德妃的视线落在了她的脸上,笑容温和,没有多留她,“去吧。”

看着青澄离开,德妃脸上的笑意转为叹息,一旁伺候她多年的何嬷嬷哪里能瞧不出她的心思,劝慰着,“娘娘,永宁公主是个敏慧的,她定能明白娘娘的苦心。”

“本宫能有什么苦心。”德妃摆了摆手,神情有些疲倦,“不过是替姐姐照应两个孩子。”

“皇上时常前来娘娘这儿,这么多年对娘娘也是有着情分。”何嬷嬷扶着她进了寝殿,“娘娘也是真心待太子和允宁公主好的。”

“那情分也是因为姐姐。”德妃看了何嬷嬷一眼,眼神闪了闪,“罢了,不提这些,你去内务府跑一趟把掌事的李公公请来。”

“是。”

——————————————————————

太子和允宁公主在文渊阁里留了一宿的事并没有几个人说起,半个月后,太子和允宁公主在文渊阁内又留了好几宿,这下宫中明着暗着,说的人便多了起来。

就连皇后也觉得这事儿不该如此,待皇上前来永和宫时就提起了此事。

“谁在背后说这些是非,你是皇后,此事还需朕教你不成。”皇上把筷子一搁,淡淡的瞥了皇后一眼。

坐在旁边的丽宁悄悄抬了下头,很快又低下头去让自己变得不是那么显眼,好让父皇母后不注意到她,这样她就可以继续留在屋子里了。

“我们自然不会这么想,可宫外还少那生是非的人么。”皇后知道皇上的脾气,自己的立场首先就摆好了,“就怕有些人搬弄是非,败坏了太子和允宁公主的名声。”

“有什么人会搬弄是非。”皇上的脸色缓和了些,却对皇后的话还是不悦的很,皇后朝着崔嬷嬷看了眼,崔嬷嬷意会,上前把丽宁公主带了下去。

屋子里剩下几个伺候的人,皇后笑着给皇上添了汤,语气柔和,“也是半月前,诸位妹妹前来请安的时候淑妃提起过此事,之后臣妾想了想,其中也有几分道理。”

皇上抬头看她,“淑妃说什么。”

“淑妃妹妹说,太子殿下和允宁公主固然亲厚,从小一块儿长大如亲姐弟一般,可这毕竟不是亲姐弟,青澄她终归还是慕家人。”

皇后这句话说完,皇上的脸色登时暗了下来,皇后却像是看不见似得,贴心的替皇上夹了菜,越发缓和着语气,“淑妃妹妹这番话想来也是出于关心,半月来泾阳和允宁去了文渊阁数回,臣妾是想,熬夜对身子骨总是不好的,尤其是对允宁一个姑娘家来说。若是太子喜欢啊,不如选一个读过书的陪着泾阳去,也不能熬夜。”

“她什么时候说的这话。”皇上沉着脸发问。

皇后想了想,“那日夜里忽然大暴雨,泾阳和允宁在文渊阁躲雨留了一宿,第二天妹妹们前来永和宫请安时提及的,我想淑妃妹妹也是关切。”

对于皇后之后添的那番话,看似是替淑妃说了好话又替自己摆了立场,可在皇上眼里,好话的效果甚微。

先听的什么就是什么,皇上提着筷子没有动,屋子里安静了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皇上放下了筷子,起身离开了屋子。

守在外头的崔嬷嬷看到皇上沉着脸离开,急忙进屋看皇后。

皇后端坐在那儿,描绘精细的脸上并无也委屈和不愉快,反倒是透着些快意,一口一口慢条斯理的喝着汤。

“娘娘。”崔妈妈低声唤了她,还是有些担忧。

“可不是本宫惹恼了陛下。”皇后放下勺子,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嘴角,抬头看崔嬷嬷,“公主呢。”

上一篇: 重生之盛世宠后 下一篇: 睿王宠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