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立下盖世之功,再跟朝臣关系好,皇上能不猜忌?
他决定做一个孤臣,只对皇上忠心,不结党不营私。
皇上也能放心,他们杜军也能在西凉屹立不倒。
永远不要相信皇帝这种生物,他们或许有感情,但,皇权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杜军能百年不倒的真正原因。
唯有沐晚晴……是他无法割舍的。
太后没有查觉侄子的异样,心疼的将吃的喝的往他手里塞, “也是,有哀家在,看谁敢动你?”
文武百官吃了大亏,纷纷上折弹劾杜少煊,弹劾折堆成了小山。
至于户部左侍郎是真的受伤了,躺在床上哀哀叫,他实在气不过,指使几个御史弹劾杜少煊,极尽攻击之能事。
又是联合几个重臣施压,又装模作样上了一道乞身以还的折子,说白了就是辞官。
他本是以退为进,想让皇上责罚杜少煊,替自己出一口恶气。
若是这事轻轻放过,谁还会把他当一回事?
谁知,皇上居然同意了!
并下了一道圣旨,让清平县主沐晚晴接任户部左侍郎一职。
沐晚晴本是副指挥使,正三品,户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看似品级一样,但从地方到朝庭,是高升。
而前户部左侍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气的吐血。
世人一片哗然。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感谢在2022-07-12 13:36:19~2022-07-13 00:1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Iris33 20瓶;筱月 15瓶;唯菀 2瓶;冲鸭小墩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6章
沐晚晴在西凉当女官, 有些人还能眼不见为净,骗自己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女子, 不值得他们多关注。
但,上调到朝庭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大一个人杵在你面前, 装眼瞎都不能,可不得炸锅吗?
大家纷纷上书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甚至联合在宫门前跪着, 向皇上施加压力。
这一回, 皇上格外强势,跪吧, 爱跪不跪,跪死算他的。
一时之间闹的沸沸扬扬, 你来我往格外热闹。
当然,普通百姓是不在乎这些的, 也不在乎谁当皇帝。
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
作为当事人的沐晚晴得知消息时,有些意外,但也在她意料之中。
她迟早会回京城, 跟无数男人一样站在朝堂上,站在更高的舞台, 站在权利的巅峰。
意外的是, 给了她一个户部侍郎的位置,正三品, 算是正式进入大齐的权力中心。
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位置,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 这是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成就。
四品是一个分水岭,跨过这个线就进入高官之列。
无数男人寒窗苦读十年,考上二榜进士,再奋斗二十年,才有可能做到这个位置。
可沐晚晴短短三年,就一步登天,轻轻松松迈过那个坎,挤身权力中心。
她才几岁啊?
这一切足以让无数男人嫉妒的发疯。
可想而知,她以后遇到的阻力有多大。
但又如何呢?不遭人嫉妒是庸才,她从不畏惧挑战。
她收起杜少煊的信件,仔细叠好放回信封,微微眯起,“外面怎么这么吵?”
一名属下兴高采烈的跑来报喜,“恭喜县主,乡试成绩出来了,大少爷是解元。”
沐晚晴挑了挑眉,大哥又考了第一名?是举人了,不错不错,这算是拿到了进入官场的入场券。
接下来就是去京城赶考,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也叫春闱。
她接过抄录下来的榜单,西凉地区文风不盛,读书人少,这次只有三十人考上。
除了沐子诚,还有三个沐氏子弟也考上了,其他几个落榜。
“通知下去,这三十人由我们官府护送进京,路上开销都由官府来,以后就成惯例,反正三年一次,不会抛费太多,也保证了考生的安全。 ”
这年头出一趟远门太难了,西凉到京城路程遥远,长途跋涉,艰难就不说了,路上出一点事就怪了,更不要说这路费有多贵。
不少学子折在路上,有的生病,有的被抢劫,有的是路痴,走上几个月都没走到京城。
属下深深的一揖,“下官代考生们谢过县主的体恤,县主仁厚大义。”
他可不会认为清平县主是徇私,特意为自家大哥开后门。
沐家不差钱,也不差人,沐大少进京赶考有的是人护送。
沐晚晴轻轻叹了一口气,“我只盼着西凉多出些读书种子,文风鼎盛起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西凉的发展中来,一起建设美丽家园。”
马上得天下,治理得靠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