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会提携后辈也是受益无穷,就像张相曾经提拔过李覃,现在李覃虽然明面上不好做什么,但是张相落马,他能替他打通关系。
再者还有蜜娘这层关系在,这个姑娘恩怨分明,当年她的行事就颇得他喜欢,只是和儿子没有缘分。
因此,方惟彦夫妻从李家回来之后,待皇帝回銮后,经由次辅李覃和四辅陆如法的推荐,方惟彦成了翰林院侍讲。
要知道翰林院的官是很难升的,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学士也才正五品,而侍讲正六品,相当于他从正七品跳了两级。
这个结果让方惟彦是有点意外的,因为前世这个时候他还在编修位置上,至少做了三年才升任侍讲。
现在这么快,他自己都觉得太快了,但是谁会嫌自己官位升的太快啊。
蜜娘倒是没他这样的负担,反而道:“这有什么,甘罗还十二岁为宰相呢,你本身办事就很出色,提拔你也是应该的。你不应该感到负担,而是想着怎么分担,否则就像沈慕谦一样,明明是进内阁的料子,现下外放几年了,要调回来也不容易。”
这说的是阮三娘嫁的沈姐夫,皇后过世时外放的,想调回来时,因为受张相连累,还降了官职。
说起沈慕谦,蜜娘想起阮三娘,那个惫懒的只想靠高嫁解决问题的人,不知道她现在过的如何了?
说起来阮五娘嫁给张静之,张静之家风好,她虽然对张静之惦记阮三娘耿耿于怀,但是日子过的顺心多了。
承恩公夫人因为女儿过世,但永隆帝对过世之人的面子功夫不错,对承恩公府也颇为照拂。
蜜娘不知道是否因为自己让方惟彦提前升官,但是她很高兴自己是能帮到方惟彦的。
正好东安侯上了折子,请封嫡次子方惟钧为世子,理由说的很清楚,嫡长子惟彦擅文,并不擅长骑射,惟钧却是极其擅长骑射,此次得蒙皇帝恩赐,做御前护卫,铭感五内云云。
永隆帝笑道:“卿的儿子真是文武双全。文有惟彦,武有惟钧。”
在这之前,永隆帝其实让顾望舒打听了一番,方惟钧倒还好,嘴上无毛,人又年轻,但方惟彦怎么得到李覃陆如法同时支持的。
作为皇帝的鹰犬,要做的就是这些。
顾望舒回话:“陆如法是因为方惟彦是他的弟子,跑陆府跑的最勤快,而李覃……据说是因为方四奶奶的缘故。”
“哦~”永隆帝挑眉。
作为皇帝,他的记性还不错:“是之前把妖僧袁仲差点插死的那位吗?”
顾望舒恭敬的回道:“是。”
“倒是个奇女子啊。”
第108章
方惟钧被册封为世子后,最高兴地人莫属徐氏了,现在两个儿子一个走文官的路升的快,一个则继承家中爵位,那些年受的气,也愈发的平了许多。
因此,徐氏待人也和气很多。
人只有得不到的时候,才会抑郁难平,脾气暴躁,当你得到你想要的,就会心平气和很多。
同时,方惟钧的婚事提上了日程,他这样有爵位有前途的年轻世子,想要结亲的人也有许多,其中不乏很多高门贵女。
徐氏喜欢的儿媳妇一贯都是漂亮聪明的,最好还有点俏皮,不是那等死头死脑的,她想按照蜜娘的模子去找,本以为很简单,但后来发现太难了。
美貌是一种稀缺资源,既美貌又识文断字,还要家世很好的,性情还要非常好的,简直少之又少。
唐妈妈还要劝道:“娶妻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您可千万不能着急。”
徐氏摊手:“我恨不得就像之前遇到蜜娘一样,简直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是处处都好,偏生我遇不到,真真是难受的紧。”
“您就慢慢来吧,我听说信陵侯夫人也在为她小儿子说亲,说了好多家。”
“哼,她那个儿子哪里比得上我的两个儿子,顾望亭虽然是世子,但是酒囊饭袋,她还想串通齐夫人害我的儿子儿媳妇。她那个小儿子稍微好一点儿,但是怎么比得上我的惟钧能吃苦。”不是她自己吹牛,惟彦惟钧真的是好儿子。
再有惟彦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儿子,人丁单薄了些,但是羡哥儿一个顶人家好几个。
这怎么能是信陵侯夫人比得上的。
见徐氏一筹莫展,一向不怎么在后宅之事开腔的东安侯倒是说了一个人选:“你看常家的女儿如何?我前儿出去喝酒,说常家刚上京。她们家一向镇守边关,常逢春是我的老熟人了,当年我在边关和他同吃同住,他的为人我最了解了。”
常家?
徐氏不甚了解,她嫁到京里的时候,就没听说过常家了。
见徐氏迷惘,东安侯还是挺有耐心的解释:“他们家以前也有爵位,但三代而斩,到了逢春这一代的时候正好爵位就没了,他是从千总做起,那时候大同打仗,后来做到了总兵,被封了正二品的龙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