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刚才他那三人不成器的徒弟。
姜云珠这不是没办法吗,早上做的菜,现在给他吃,不做出点新奇来,他能见她?不过她却没办法直说,所以她笑道,“假亦是真,真亦是假。”
她这句,来自《红楼梦》里的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句,道尽了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普玄一时间怔住,真,假……忽然,他哈哈大笑起来,“姑娘果然心里灵透,贫僧受教了。”
姜云珠脸色微红,不是她想的,她只是借用。
幸好普玄也没追问她这个,问起了她的来意。
姜云珠委婉说了自己来潞州的目的,以及想借住的事,并说她只求有片瓦遮身就行,不用住客房,柴房什么的都可以。
现在寺里香客多,还真没有空余的客房,柴房,“柴房还挺多的,就是久没人住了,姑娘若是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姜云珠赶紧道。
普玄点头,让青年和尚领姜云珠去柴房。
“那就谢谢大师了。还有一件事,能否借寺里的厨房一用。借住在寺里,无以为报,我想为大师做两道菜以作感谢。”姜云珠的意思,以菜抵房费。
普玄想到那“肉皮冻”的味道,欣然同意。
大门外,姜城跟陈氏正焦急的等着,姜云珠从寺庙里出来了。
“云珠。”陈氏关切问。
“爹,娘,已经找到住的地方了。”姜云珠道,随后她对李松道,“李大哥,能否借你们的库房一用?”放她那些肉串。借住在庙里,这些荤腥就不好带进去了。
李松已经被她刚才一系列举动弄呆了,她只听说法同寺的知客僧喜欢美食,就自己做了一道送上门去,还不是现做的,是早上就做好的,结果,人家就真的给他们住处了?
李松不知是姜云珠太聪明,还是她运气太好,还是两者兼有。
反正,他现在挺佩服她的,并觉得,姜家人这次或许真能在潞州大赚一笔。
“好。”他答应。
把货物寄存在李家库房,姜云珠等人又回到了法同寺。在客房西院,果然有几间柴房,有的里面堆着东西,有的有些破败,但收拾收拾都能住人。
陈氏跟姜城这才有机会问姜云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姜云珠简单说了一下,就是她怕城里的客栈没地方住,听说法同寺的知客僧喜欢美食,便想到过来借住,以菜抵房钱。
主要住在这里,近水楼台,方面他们占地方摆摊。
姜城等人听了,又是高兴又是赞叹。
当晚,姜云珠果然做了两道素斋给普玄送过去,普玄派人给她送来了两碟糕饼,看得出,他还是很喜欢那些素斋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姜家人就早早起床。
姜云珠已经想好在哪里摆摊了,就五柳桥边。那里来往的,都是小有资产的人,正适合她卖肉串。
他们来的算早的了,可是这桥边已经有好几份摆摊卖东西的了,有卖烧饼的,有卖脸谱的,有卖茶饮的等等。可能他们再晚来一点,就没地方了。
众人又觉得,能住在庙里,真是方便很多。
赶紧占了一个位置,姜云珠收拾地方,姜城则去拿肉串等物。
等他们收拾好,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
“烤串,好吃的烤串,大家快来尝尝啊!”顾祁风扯着嗓子,欢快地喊了起来。
第53章
逛庙会就是为了吃喝玩乐,所以很少有在家吃完早饭再出来的,都生恐自己肚子不够大,尝不尽庙会上的美食呢。
这么一大早出来,或是走,或者坐车,到了庙会这里,都已经饥肠辘辘。
恰好这时姜云珠手上的烤串已经快要烤好了,一大串肉,滴滴哒哒的往下落着油,油落到炭火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有时忽然窜起一朵火苗,炙烤地那些肉更加油润。
这时洒上一把孜然、辣椒,那窜鼻的香味直勾得人口水直流。
“这是什么肉串啊,多少钱?”一个领着孩子的男人问,他旁边站着个妇人,一看就是一家三口来逛庙会的。
“肉串有三种,猪肉串八文钱一串,牛肉串十四文,羊肉十五文,这边还有面筋跟烤肉肠,烤面筋四文钱一串,烤肉肠六文钱一串。”姜城赶紧回。
刚开始说,他还有点紧张,到后面,他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笑问那个男人,“您想要什么串?”
男人低头问媳妇跟孩子,媳妇似乎有点嫌贵,但男人却道,“闻着挺香的,大过年的,就买点尝尝吧。”孩子也在一边拉妇人的手,眼巴巴的看着她,他想吃。
妇人还能说什么,买呗。
“一串牛肉的,一串猪肉的,一串烤面筋。”孩子要吃猪肉的,媳妇爱吃牛肉,至于男人自己,这个烤面筋以前没见过,看着挺有意思的,还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