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好种田(279)
徐氏说着,就拿着手帕,在屋子里走了几圈。
吴幼娘点点头:“大太太进步可不小呢,如果跟那些有称号的夫人走一起,都不会有偏差。”
“真的吗?”徐氏被吴幼娘一夸,就有些飘。
如果这会儿有个气球,徐氏就能直接进上天了。
“可不是,不过光走路好看是不行的,我看宁秀才是个有本事的,,这次考试虽然不顺利,但是谁的人生能顺风顺水呢?大太太您早晚都是官太太,所以咱们也得学一些官太太的作风对不对?”
“可不是,我儿子那就是个有出息的,我也不能拖后腿,你觉得我应该在那方面继续学习?”
“嗯……言行举止都得学。”
“好。”为了做一个体面的人,徐氏一点儿也不怕累。
不就是言行举止吗?学了。
瞧见徐氏这么充满干劲儿,吴幼娘松了一口气。
忽悠人也是需要天赋的。
这次把大太太忽悠住了,也不知道大太太什么时候就反应过来了。
希望那一天远一些比较好。
当然,这也是吴幼娘想多了。
只要徐氏觉的宁谦辞是个有出息的,就不会怀疑吴幼娘的话。
吴幼娘年纪不大,但是懂得不少。
教着徐氏控制脾气,教着徐氏明白道理。
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尤其是徐氏已经混不吝三十多年,一朝一夕把人给改了根本是不可能的。
能做的只能潜移默化的改变。
宁记的生意现在也被吴幼娘挑起来了,两边儿忙活吴幼娘有些做不来。
这日跟贾婆子说话的时候,稍稍提了一句。
贾婆子就上心了。
县城这里几个丫鬟现在没胆子捣乱了,如果她回村子教徐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尤其是吴幼娘这么冷的天跑来跑去的。
贾婆子也不放心。
跟吴幼娘商量一下,贾婆子就整理一下衣服往村子里走去。
回到小院。
瞧见长高不少的乐十一,贾婆子心里舒服多了,小孩儿越长越好了。
走到堂屋跟宁宴报备一声。
宁宴见贾婆子是真的想要留在家里帮忙也就没推辞。
只是例行问了几句:“县城的几头奶牛怎么办?”
“我已经雇佣隔壁老王帮忙养着,大娘子放心就好,拉网那个人心肠好的很,不会有那种下作的心思。”
“那就好。”
见贾婆子真的把县城的事情安排好了。
宁宴也没有继续挑剔下去。
原本以为冬天能够闲着。
但是……
人一旦勤奋起来,别说冬天了,就是荒年也会忙碌起来。
大棚里的辣椒已经成熟了。
钱氏招呼宁宴一起摘辣椒。
并且捉摸着摘了辣椒之后种什么。
宁宴看一眼大棚,折一下成本,问钱氏:“若是多建几个大棚,能忙的过来吗?”
“可以的。”已经有了经验借鉴,钱氏的胆子也大了很多。
小虎子离开沟子湾好几个月了,也应该回来了。
等小虎子回来,也能帮上忙。
“如果把我那二十亩地都建成大棚呢!”宁宴继续问道。
钱氏……
钱氏脸上的自信裂开。
二十亩啊,忙不过来的。
冬天经常下雪,既要保证大棚里苗苗光照时间,又得保证温度,还得即使清理顶端的雪。
除非是雇佣人。
但是雇人的话。
万一有几个产生什么想法……
钱氏沉默了。
“有困难?”宁宴问道。
钱氏点点头,把心里的顾虑跟宁宴说了一下。
宁宴笑了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钱氏你这想法就不对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觉得刘二黑就挺好的,还有村里有不少能用的人,你得仔细观察,有些人吃饱喝足就会滋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是有些人吃饱喝足之后就会变得温和可信。”
“那要怎么区分?”对人看人这东西,钱氏非常没有自信。
如果眼睛够亮。
她就不会在吴怀山家里受气这么多年了。
“用心。”宁宴嘴角抽搐一下。
她如果知道怎么区分就好了。
人只有相处一下才会知根知底,一面之缘什么都说不准。
钱氏似懂非懂,又不想让宁宴觉得她太笨。于是就点点头。
第204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宁宴满意了,拍了拍钱氏的肩膀:“加油。”
说完走出大棚,在大棚外面,宁宴看见两个意料之外的人。
“你们怎么来这里了。”宁宴盯着韩子期,眼里带着防备。
这厮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随意走走,看见这么奇怪的东西,想要看看,宁娘子刚从里面走出来,可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