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好种田(366)
在河边站了一会儿。
冬日的凉风就从脖子里往身上钻。
宁宴吸了一口冷气。
“咱们可以建厂子了。”
“嗯,开始吧。”陆含章眼里带着笑,眸光落在宁宴身上,久久,久久。
他何其幸运,遇见这么一个有趣的女人。
似乎什么都会,什么都精通,但是偶尔会有一些常识上的盲点。
建厂子么,少不了工人。
正好下沟湾的人相比沟子湾来说,闲的多了。
去石村长那里一说,村长就把建厂子的活儿给包揽下来。
“宁娘子放心,肯定会按着你的要求把房子建出来的。”石村长说话的时候用力拍拍自己的胸膛。
沟子湾那么富裕,不就是因为宁宴么。
现在宁宴在他们村子里买了这么一大块地,也算一半的下沟湾的人,说不准下沟湾崛起的机会到了。
石村长把事情应下来之后。
当晚就往村民家里跑去。
一个一个的找人,次日就开工建厂房了。
虽然石村长不知道厂房是什么,能够干什么用,图纸复杂的也看不懂。
但是么……
三个臭皮匠,能够什么一个诸葛亮来着。
十几老汉扒拉着图纸看了起来。
最后还真的看出一些门道。
下沟湾的人在河边没日没夜的建厂房,不到半个月,原本空荡荡的地面就多出一排排的小平房。
宁宴过来验收的时候,眼里还带着震惊。
竟然这么快。
怪不得当年的秦始皇只靠人力就建造出万里长城,人的力量是不能被忽视的。
“石村长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还不是拿钱办事。”
“您说的也对,该明儿我就把剩余的尾款给你,还有一件事儿要麻烦石村长。”
“宁娘子您说,只要老头子能办到的肯定不会拒绝。”
“我需要十几个女工人,要嘴巴严实的,人踏实的,家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花花儿事儿的。”
“这……”石村长犹豫起来。
不是不帮忙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嘴巴严实人踏实的只要找还是能找到的,但是,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的可还真没有。
“不着急,您可以慢慢找。”宁宴说完这件事儿,在河边的厂房转悠一圈,还算是满意的。
厂房有劳作的地方,有休息的地方。
制造香皂有好几道程序,厂房也有好几个类似垂花门的门洞,一个院里进行一个程序。
这样的话,可以尽可能的把香皂制作的法子保住。
宁宴也是人,虽然会想着带着村子一起致富。
但并不是圣母,不会在所有事情上都这么的无私。
毕竟……
这个大宣朝不是共和国,而是封建统治,若是太过圣母,拿出太多后世的东西,怕是会活不长。
既要使这个世界的人的生活变好,又要保住自己,其中的度还得掌握好。
从下沟湾回到家里。
宁宴发现杨太傅竟然也在院子里。
杨太傅看见宁宴,眼里露出一丝笑来。
“宁丫头可算回来了。”
“杨太傅这会儿过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没事儿就不能来了?”杨太傅说着,从石桌上端起一个杯子,杯子里盛放着茶水,抿上一口,杨太傅继续说道:“不过这次还真的有事儿,宁丫头,我要回京城一趟,咱过些时候再见。”
“回京城?”宁宴眼里多了一些诧异。
杨太傅来了沟子湾之后又是修房子,又是收徒弟的,搞得她都以为这人是过来养老的,但是……
这会儿突然说回京,宁宴懵身一下。
“对,京城除了一些情况,短则一月,长的半年老朽肯定会回来的,只是,那边儿的院子就劳烦费心了。”
“杨先生这么客气?”
“小丫头,好好种地,等我回来之时,如果能看见沟子湾漫地都是棉花,那就死而无怨了。”
“……”这就死而无憾了。
杨太傅跟宁宴说了几句话就往外走去。
宁宴呢,走到灶房。
琢磨起晚上吃什么了。
准备膳食之类的事情,尤为费脑子,家里现在的人不多,但是一个个的都是牲口。
吃的少的十五那日都离开了。
吃的多的还留在家里。
陆含章帮着宁宴准备好做饭用的柴,就往外走去。
杨太傅离开,若是京城局势不紧张,不需几日就能回来。
若是紧张的话……
陆含章觉得自己也不会回去,他的前半生都是为了名胜地位汲汲,现在呢,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的,有幸福的生活,是时候享受一番了。
这次出来,不是对时事关心,而是为太傅出谋划策。
若是太傅解决不了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