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林家子(155)+番外

……

八月十五,赏月的不只是林楠二人,主考官们也要赏月,依照惯例,第一场的草头便在这赏月宴中产生。

中秋佳节,场中的气氛却并不融洽,主考官正在大发雷霆:“我不知道什么惯例!我等身为考官,职责便是为国选材,便要公正无私!若是为了巴结上官,或为了几两银子,便让无德无才之辈上榜,自是天理国法不容!但是若为避嫌,将真正的人才弃若敝帚,难道就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对得起天下的百姓了吗?”

“大人,这是两码事,只是降一二名录取罢了,并不影响会试……”

“是啊大人,江南士子桀骜不驯是出了名的,若是万一闹起来,我等谁都担待不起啊……”

“不必多说,若出了事,我一人承担就是!若要让我做违心之事,断断不能!”

说的好听,若真出了事,砍一颗人头哪里够平民愤?正待再劝,外面一人冲了进来,激动道:“大人!诸位大人!林郎又出新诗了!林郎又出新诗了!”

众人巴不得有人岔开话题让他们的主考官大人冷静一下,虽觉得此人未免太大惊小怪了些,却仍纷纷做出动容之色来,道:“快,快拿来一观!”

来人一面将手里的纸卷递给主考官,一面道:“这是今儿林郎同三殿下赏月时,吃醉了酒吟的,幸好三殿下过耳不忘,抄录了下来,不然当真是天下第一憾事啊!”

说话间,主考官打开纸卷,一字一句念了起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席间许久无声,末了,主考官拍案道:“今儿的事,可还有人有异议?”

众人面面相觑,主考官冷哼一声,道:“若是谁觉得我祝某人不公的,让他拿出比这个更好的文章来,也不需皇上定罪,我祝某人一颗项上人头给他!”

……

第二日,林楠依旧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沐浴更衣用早饭,坐上餐桌后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了想,问道:“三殿下还未起身吗?”

林成愣了愣,开口道:“三殿下昨儿晚上连夜上京了,您忘了?”

林楠皱眉,这不是忘没忘的问题,而是根本没人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李资不告而别,连夜回京?

林成解释道:“殿下前儿就收到了圣旨,令他即刻进京,因等着大爷您考完,殿下就拖了一日……我们也劝过,可是殿下他不听,小的们也没法子……”

“昨儿为何没人告诉我?”

林成神色微僵,硬着头皮道:“小的以为在马车上殿下自己说过了,就没多嘴。谁知后来您径直去歇了,小的才反应过来,可是您倒头就睡着了,起身以后又同殿下赏月去了,小的想说来着……”就是没机会……

林楠扶额,正待说话,林全风风火火进来,连通报都忘了,嚷道:“大爷大喜,昨儿晚上,主考官大人点了大爷的草头呢!”

林楠顿时忘了刚刚想说什么了,林成大喜道:“恭喜大爷,听说点了草头的,只要后面的两场考的不算太差,准准的便是解元呢!”

林全道:“听说昨儿可悬呢,许多位大人因老爷官位太高,怕江南士子闹事,原先并不乐意选大爷,后来见了大爷昨儿写得诗,才全部闭了嘴。”

林楠皱眉道:“什么诗?”

林全笑道:“小的就猜大爷昨儿喝醉了记不住,早就备着呢!”

从袖子取出一张纸来教给林楠,一面感叹道:“幸好殿下记性好……”

林楠打开纸条,明月几时有几个字跳入眼帘,耐着性子看到最后几个字,忍不住伸手去揉砰砰直跳的太阳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一定是疯了。

忽然想起马车上一瞬间的缩手,和今儿早上的若有所失。

他不是会在乎旁人对他看法的人,若换了伸手的是冯紫英或卫若兰,他想都不会朝上面想,若换了是林如海,就算他爹捂着鼻子撵人,他也要故意凑上去恶心恶心他,但在李资面前,他却下意思的回避了——女为悦己者容,他这算什么?

他本以为上次酒后对李资说的很清楚,如今却不怎么确定起来,且不说他对自己的酒品越来越没有信心,只看李资的表现,也有迹可循。

李资绝不是会死缠烂打的人,即便是他不死心,也会将话先挑明再说,断不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纠缠不放……可是如今为了等他乡试,为了陪他赏月,将皇帝的圣旨都撂到一边,这般举动,早便超过了友谊的界限……

偏偏这个时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一定是疯了。

见林楠神色不对,林成林全也收了笑,担心道:“大爷……”

林楠无力挥手,道:“收拾东西,回扬州。”

他忽然有些庆幸李资已经离去,否则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装傻充愣?他不屑。

再拒绝一次?他不……忍。

想起那道几度在他梦中出现的宽厚温暖的脊背,想起那双热的发烫的有力的手,想起那人每次扶上他的双肩时的指尖流露的隐忍和留恋……

也或者是,不……舍。

他其实,还是想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和他并肩同行;他其实,还是想有那么一个人,在他累了的时候,会扶着他,背着他;他其实,还是想有那么一个人,会珍惜他,也让他去珍惜……

他和前世的林楠,终究还是不同的。

第94章

林楠回扬州之后的日子便不那么清闲了,之前因要安心备考,各路的狐朋狗友都不敢上门,待他考完回扬州,便被无数帖子淹没,陷入各种请客、回请中脱身不得。

幸好属于先前林楠的记忆尚在,应对这些场面驾轻就熟,也不觉得有多难受。

他在扬州这烟柳繁华之地夜夜笙歌之时,那边朝堂上,却是一副风雨飘摇的景象。

李熙已经数日不曾上朝,自从李旭和李资的奏本抵京之后,每日朝堂上就只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李熙不耐烦,下令谁也不许妄议此事,待李旭等人回京再说,才得了几日清净。

而李旭只比奏折晚了数日到京,正好赶上八月十五赏月宴。

八月十五,李熙依惯例大宴群臣,皇后也在后宫强撑着笑脸宴请命妇。

这种场合,谁也不敢坏了李熙的兴致,不管文武百官暗地里是如何刀光剑影,至少表面上还是其乐融融,然而酒过三巡,李旭风尘仆仆的赶到,顿时所有伪装的笑脸同气氛一起僵硬。

虽然李旭一句话没多说,向李熙请安之后就奉旨回去休息,但气氛终究回不到之前了。按照惯例,李熙离席之后,宴会才真正热闹起来,饮酒赏月连诗闲聊直至夜半,然而这一次,文武百官谁都没有赏月的兴致,李熙离席不久,众臣便纷纷打道回府。

第二日,安静了数日的朝堂又爆发一轮新的高潮,嘈杂堪比菜市场,嗓门大的差点没掀翻金銮殿的房顶,几个脾气暴躁的甚至差点撸起袖子动起手来。

李熙喝止数次,却安静不多时依旧重燃战火,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群臣面面相觑,虽没得吵了,可是却不妨碍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折子一道连一道的上。

八月二十二,乡试结束已经七天了,八月中秋也过去了七天。

御书房中,李熙一声嗤笑:“通敌叛国?哈,说他谋逆也就罢了,居然连通敌叛国都来……”

李熙将折子随意丢在地上,王公公小心翼翼的再递上一本,李熙打开看了几眼,依旧是一声嗤笑:“劝朕不要废后?朕几曾说过要废后?这是生恐朕想不起来那是老六的母族?”

仍是随意丢开,王公公再次递上一本,李熙这次却不接了,淡淡道:“江南那边还没动静?”

王公公道:“那些人还在审,于长笺一日一道折子的上着,扬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