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嫁厨子(306)

作者: 公子葭 阅读记录

王樱:“要是有荷叶饼就好了。”

徐霜:“今天赶不上了,等年夜饭我给你做个荷叶饼粉蒸肉。”

王樱:“家里没有糯米吧?”

徐霜:“我找人换。”

王樱:“多换点,还能包元宵!”

去年元宵就没吃汤圆,叫王樱遗憾了好久。

徐霜:“那再换点花生回来,做元宵馅。”

白糖花生馅的元宵,咬一口就甜到心里去。

王樱美滋滋的:“还有火腿!”

徐霜开口问师叔要买火腿,他师叔二话不说就往这里寄了一只十来斤的小火腿。徐霜拿回家可叫王樱开心的不得了。

火腿!虽然是年份不够高,也不够大的火腿,但王樱已经很久很久没吃过了!

王樱心里码放了一百八十个食谱等着吃,无比期待冬天的到来。

大队上又是上山打野猪,又是分猪肉,今年还有分粉条的事。

钱菊花养猪开的那一小片地收了红薯,积攒下来不少红薯粉。趁着天好拿出来晒干,正好在年前下了一次粉锅。

露天起一个火堆,借了知青所的大锅煮开水,一个大漏勺在上面漏粉,下面有人把煮熟的粉条捞起来挂在竹竿上。一小片地的粉下了两百多斤粉条。

数量不多,带上知青,一家也能分一斤多,不过拿来添个菜却是很不错了。

自己去买的话还要好几毛呢!

白菜猪肉炖粉条,自家大队的粉条劲道还好吃,拿个杂粮馒头就着吃。多少户人家都吃的撑到走不动!

徐霜和王樱备冬也备的十分尽心,先是给徐明又寄了一次东西,上次寄东西还是两个月前,这次寄过去的东西更多了些。不过吃的少了一些,大多是厚衣服。

徐老太自从有了缝纫机,一天能有半天都在缝纫机跟前坐着。

这段时间农闲,也有不少人家做衣服,以前都是自己家缝,做新衣的还有些拿上去找镇上的裁缝。今年就不同了,大队上有缝纫机,很多人就拿着东西来托徐老太帮忙。

徐老太也乐呵呵的给人做,帮个忙就能换一两个鸡蛋,家里的鸡蛋一下子就富裕了不少。

给徐明的衣服也做的厚,徐霜积攒的兔皮也能用上了,徐老太直接把兔子皮翻过来,里面是毛,外面是皮,皮子外头加一层薄棉花,外面是厚实的粗布。

徐霜试了一下就说热的受不了。

徐老太却很安心:“热就对了!他们那边可冷呢,我听收音机都说了,最低零下二十几度,就得穿厚点。”

给徐明寄走了东西,徐霜又提前开始走亲戚。

去年是结婚,当然不用走,那时候来的亲戚也多。今年就要正儿八经的走了,徐霜准备了礼,跟王樱先去了大姨苏老太家。两家关系近,徐霜也知道他们今年地里收成不好,所以带的是一条两斤的猪肉,两条大鱼。

苏老太回礼给回了一捧山楂,半筐橘子,还有一把干腐竹。

徐霜推了几次没推过。只好带上回去。

亲近的亲戚基本都是结婚时候见过的,徐霜带着王樱走了个遍,最后王樱想起来一件事。

“不去三姨家吗?我记得结婚时候不是三姨家的女儿来过吗?”

那姑娘叫孙梅,王樱可还记得的。当时徐老太给自己介绍,对方就差拿鼻孔看人了。

“三姨家在县城。”

王樱更疑惑了,之前他们两个经常去县城,怎么没听徐霜提起过?

徐霜:“关系又不是很亲近,上次结婚都没请他们。”

徐霜也没避讳什么,直接就跟王樱说了两家的渊源。

简而言之,就是当年徐老太姐妹三个还没结婚的时候,家里日子苦的过不下去,徐家三个姑娘养不了,就得先卖一个。

徐霜的三姨心眼多,不知道怎么就把徐老太给推出去了。徐老太后来才去到城里当了个粗使的丫头。后来跟徐霜的爹看对了眼,两人就在一处给人家大户人家卖身当仆。

打那个时候过来,姐妹三个之间关系就不好了。

苏老太作为老大姐,狠狠收拾了他三姨。

徐霜:“所以我三姨已经很久没回来了。我娘也跟她没来往。”

王樱点点头,既然是不来往的亲戚那就无所谓了。

今年的冬天到来的晚一些,不过大家的心都火热的不得了。

大队分的猪肉多了,再加上打下来的野猪肉,还有分的枣子苹果,粉条。闲下来还能去大队听收音机!连着一直都抱怨乡下生活苦的知青们都眉开眼笑。

“咱们大队这在周围几个公社都是头一份!”

“别的大队可没有收音机听!”

“我听说懒汉公社那边都已经闹开了,说是不满意救济粮的数量。”

“管他们呢!我就看咱们大队的日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