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163)+番外
但是,如果是公平的交换,他们也没有不乐意的。
那些大家族可是惯爱享受的,谁会不爱大夏的丝绸、瓷器、茶叶呢?
尤其是,青花瓷,这种从未见过的瓷器,皇族都心动啊。
忠勤伯可说了,不在大夏贱卖此瓷器,要走高端用户路线,可国外,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了。
江六府,开足了马力,一个月给凑了半船出来!
所以,兑换过程,可不太要太顺利了,一是的确有这些商品的需要,二是东瀛人巴不得赶紧换完,好让这杀神快快离开。
以往他们去大夏骚扰,也不过仗着有海上天险,大夏闭关锁国了两百多年,他们的海船远航能力早就退化了,可现在,人家都找上门来了。
再次把大夏的危险系数拉高,惹不起!
东瀛以种植水稻为主,他们这次兑换的就是水稻,一共换了500万石粮,还顺便捎带了东瀛今年的岁供,满载而归。
对于高怀瑜来说,这次最大的收获,不仅是顺利的换到了粮食,还确定了航线,一条从盾鱼岛出发,通往东瀛最快的航线。
两国要再起纷争,可就能直捣黄龙了!
高怀瑜雄心万丈,大夏水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只会走的越来越远。
蜀地,青县。
郝县令也要乐疯了,他们青县的瓷砖坊又要招工啦,看这架势,得开上十坊八坊的。
没见到,周围县城的人,都跑来青县做工了么?
这青县要发达了啊,工坊做工的人,有了工钱就愿意买酒买肉买米买面,商铺一多,税收就足。
前几年,为了把别的山区的人迁移到青县来,他就差求爹爹告奶奶了,谁不嫌弃这个,人都跑光了的山旮旮县?
可如今,他老郝时来运转了哟!
别说外县人来青县找工,就是上下游两村的,也有二十多人进了瓷砖坊的。
这些人,每月领了工钱,穿着工坊里发的衣裳,买了酒肉回村,都要把瓷砖坊吹上天了。
「你们知道吗?咱们瓷砖坊的技术总管,可是忠勤伯的亲弟弟和三舅哥!」
「就是回咱们村修宅子的那两位?」
「是啊,是啊,没想到啊,咱们村不但出了贵人,还是财神爷啊!」
「明哥,听说作坊还要招人,您可得记着弟弟啊,把咱村儿的都叫上,咱们都去,人多不怕被欺负!」
「人家作坊里,不准拉帮结派,要跟你说的这般,早就被撵回来了,弟娃儿啊,这可是官府在管啊,不是谁的私产,规矩严着呢!」
「明哥,你再给我们说说,这进作坊里,都做些啥?」
「做啥?这瓷砖工序老多了,一个流水线负责一个工序,你明哥干的是上釉的活计,这可是需要眼力和手艺的活儿,咱这条流水线的,月钱可是最高的,一月一两银!」
「哇!这么多!那其他工序呢?明哥你就说,最笨的,最不需要技术的,一月能赚多少工钱?」
「嗯,最少的就是做检查的,磨好的瓷砖还要检查,据说这
伙计最轻省,我估摸最少也得有六百个钱吧!」
「六百钱还少啊?咱去扛大包也挣不着这么多啊!」
「嘿,除了工钱,咱们瓷砖坊的福利也好啊,衣裳一季一人两身,食堂里面馍馍管饱,晌午饭每日都有一个肉菜,你们看,我这半年是不是都胖了!」
那就更想去了!不但工钱多,伙食好,还是官府管的,这要进去后,只要不出错,可是份长久的工作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说完这个,又开始同情起胡家两位前儿媳来,这胡家,回了青县也排得上号啊,好好的日子,还是让这俩婆娘自己给作没的。
袁家和胡家的日子过得有多好,这俩人就被议论得有多惨。
江来娣可不敢露出一丝后悔的神情来,她家男人听闻她前夫家的来历了,暗自得意了半晌,他婆娘的前夫哥有能耐=他也同前夫哥一般有能耐啊。
要是江来娣敢后悔,他不打得她后悔自己后悔才怪!
不过,比起江来娣和牛大妹,最惨的还是牛长水兄妹俩。
牛长水,经常回家都是鼻青脸肿的,村里的淘小子们打起架来,下手可没个轻没重的。
他不还手还罢了,一旦还手,就会招致群殴,只打得他求饶才罢。
不但小孩要欺负他,大人见着他,也没个好脸,泼辣一些的婆娘,见着他就骂,白眼狼。
牛喜儿现在门都不敢出了,虽然没人打她,但是她是被全村人给孤立起来了,还会对着她指指点点。
在家吧,牛大妹一不顺心就逮着她骂,家务也丢了大半给她,她再也不是姑姑的心尖儿了。
而造成现在悲惨生活的,可不就是她哥么?
早前的相依为命,也抵不过这日积月累的满肚埋怨,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再打回原形,甚至比原形更惨,谁能受得了?
兄妹之间也是摩擦不断,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都被牛大妹***了。
这日牛大妹忍不住爆发了,对着这个侄儿没了好脸色,沉脸问道:
「长水,你要再不是成天打架,就是回来和喜儿争吵,咱们也只能回二峨山了,这村里咱们可没法再呆了,你们是想回山里去吗?」
「姑,不是我想打,是别人要打我!喜儿现在也不听我的话了!」
「你就不能忍一忍,躲着点吗?啊!你是不是要气死我才罢了,为了你,啊,你姑我,富家太太的日子都不过了,可你还一天天尽给我惹事!」
「姑,我错了,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我不想回二峨山,山上现在半个人影子都没有,咱们哪天被野兽吃了都没人知道。」
是啊,他们这三口人,都不是劳动力,回大山还有活路吗?忍吧,长大了就好了。
牛长水:我啥时候才能长大?啥时候这些人才打不过我?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冷吃兔
高总兵他们去的时候走了很多的冤枉路,回程运气爆棚,顺风顺水,才走了十日便回了盾鱼岛。
全岛欢呼,他们的总兵和兄弟们,都安全回来,证明他们的海船可远航了啊!
当高怀瑜换回的500万石粮食,和东瀛附送的岁供被送回陆地时,驿站人员快马奔赴京城报信去了。
这些粮食,大多还要运去南边的官仓里面,以备不时之需,只等朝廷旨意到达后才能调遣。
京城,金銮殿。
「好!好!好!」大朝会上,夏洪棣对这次换粮之行,给与了极大的肯定。
「恭喜陛下,大夏水军出海大吉!」
「恭喜陛下,大夏粮草危机解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梨村,蚕豆已经开始采摘了,蝗灾过后,庄稼损失的也有三分之一,让农人们心痛不已。
虽然蚕豆被种到了荒地里,但是袁府今年从京城新建的公厕里,买了不少粪便做肥料,把个荒地都养成了沃土。
从蝗虫口里抢救回来的蚕豆,少了一些同伙争夺养分,竟然比往年长得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