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山难越(175)

作者: 月熊熊 阅读记录

她拔剑护民,登高而立,是为了做个被万人供养的战神吗?

不,不是。

她不是祖父,不是兄长,云家祖训严令将门之责乃保家卫国,可她却没有非守不可的荣誉,亦没有不可抛弃的名节。

她的剑,只为她心中的百姓而舞。

不为任何虚无缥缈的意义。

所幸赵骞关已于城门前将她和云家及龙虎军间的关系撇了个干净,那这亡国背主的骂名,由她一个人背,足矣。

云清澜回过神来,眸底重又生出光,她扭头看向秦朝楚,可还未来得及说话,二人间就忽又横进一道清脆的叫喊声。

“小姐!”

笛灵不知去做了什么,自城门处匆匆跑来时那鼻尖袍角上都沾着灰,原本齐整的发髻因一路小跑被颠得乱了些,还烧焦似地打着卷儿。

她气喘吁吁地在云清澜面前站定,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云清澜一眼,见云清澜面色如常,心中才稍微舒出一口气,继而喋喋不休道:“周倦那个死人脑袋,光长个子,不长脑子,今日在城门前给小姐这样的难堪,待日后笛灵拿了他,非得是要好好教训一顿!”

周倦是云青风的近侍,笛灵则自小就跟在云清澜身侧,二人各为其主,如今周倦为了云青风的名节让云清澜成为众矢之的,笛灵听说了,自然也是咽不下这口气。

“无妨,兄长赤诚保国,光风霁月,也不该因我背负这骂名。”云清澜淡淡应了一声。

有乌瞿城之事在前,云清澜如今面对笛灵时就无论如何也再生不出脾气,更何况这世间因果是非,本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到了这一步,其实也早没什么必要再去争论个中细节,如今笛灵既还愿意想着她,那云清澜也就任由笛灵跟在身边嘘寒问暖,如此,她身边也还有个人气。

“只是如今单将军携营归京,此消彼长,明日之战怕是棘手。”云清澜叹了口气。

霍丞川说的没错,如今汴州这批粮食确实是她最大的依仗,有这批粮食在,至少能保四营将士和难民无后顾之忧,可若无足够的兵力与赵骞关抗衡,那云清澜和这批粮食在李玄臻和吕莲生眼里,也无异于待宰的肥羊。

“这有什么好急,”却听笛灵不甚在意道,“那单雄飞不知死活,走便走了,咱们的大队人马,且都还在后面呢。”

“笛灵。”却听秦朝楚冷不防叫了笛灵一声。

笛灵霎时住了声,紧接着也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心急口快说漏了嘴,她转动着眼珠看了面有不虞的秦朝楚一眼,随即吐吐舌头,就又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大队人马?云清澜闻言眉头微蹙,再想笛灵方才跑来的方向,和那一身带着烧焦味道的土灰,她心中生出不妙,又转而看向秦朝楚:“五皇子?”

“没做什么。”听见云清澜唤他,秦朝楚就复又勾起嘴角,“不过是叫笛灵去城中放了几把火。”

放火?这个时候在京都城中放火,云清澜就是不用想也知道秦朝楚都烧了些什么。

她当即不赞同道:“五皇子将城中的余粮烧光,又叫城中的百姓怎么办?”

她是要护城外难民一方安宁,却也不是要把城中的百姓都逼上绝路。

似是料到了云清澜会有此反应,秦朝楚面色不变,只又道:“城中无粮,百姓自会往有粮处去,更何况即便城中有粮,这些粮食能不能吃到百姓的肚子里,也是要两说的。”

汴州粮食迟迟不进城,京都城内的境况立时就捉襟见肘起来,再加上连日来城外叛乱,动荡之下城中存余的粮食自然是要优先供给给城中的龙虎军。

眼看着被秦朝楚带领的难民久攻不下,如今又有云清澜加入,白天不知是谁,就转手给李玄臻递了个全民皆兵的折子。

于是李玄臻以征调之名,将城中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收拢到一处,后又派重兵把守,规定城中每人每户每日只能分得一顿的口粮。

若是粮食不够吃,百姓也可自选加入禁军或龙虎军,待队伍壮大,一举歼灭城外叛军,汴州粮食到手,京都城自然有得救。

李玄臻想的容易,只是这计策,被逼到绝路的秦朝楚和城外难民用得,可被养在皇城脚下的百姓却用不得。

这些百姓原本安安稳稳地呆在城中,城外哭天抢地地争粮食,但他们还有那么一口吃的,火就烧不到他们头上,他们自是安安分分地当他们的良民。

可如今皇帝一扭头,竟让他们上场打仗?那这跟城外那些难民又有什么分别?!

再加上这些城外的难民本就是城中百姓的亲友旧识,先前怕引火烧身,可如今他们自身都难保,如此境况下,那些原本被压制在心中的不平和怒火,自然也要全都一股脑的爆发。

是以粮食征用,李玄臻此举无异于抽刀断水,严苛的管理和分配制度下不仅难以安定民心,只会让城中愈发混乱。

而秦朝楚那火上浇油的一把火,则烧掉了城中百姓最后的顾忌。

李玄臻本还可以靠每日那一顿粮食吊着民心,可如今眼看着粮仓被烧,再加上今夜吕莲生为放城外有心归属的龙虎军进城夜开城门,城门大开下一片混乱,难保不会有走投无路的百姓夜奔到云清澜这边来。

民为君本,届时龙虎军守着一座空城,那李玄臻的皇位,也就快要名不副实了。

听闻城中的境况,云清澜不由得一阵默然。

李玄臻此举,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出色成熟的帝王。

甚至她开始不由得怀疑,武昭这太平盛世的三十七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百姓之所以拥护王朝,是因为这个王朝能给他们带来安稳,可如今连皇帝自己都要逼迫自己的子民,那又叫百姓如何再虔诚地供奉他?

按秦朝楚所言,京都城中并没有太多的粮食,若非如此,李玄臻想来也不会出此下策。

云清澜抿抿唇,只是秦朝楚没有说的是,他借着战乱之因将这些城中百姓引到城外,难道就没有抱着让这些城中百姓领粮充军对抗龙虎军的意思?

先前城外混战,难民以肉身和禁军相搏,其形容惨烈,固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如今她既带着龙虎军接管此地,那就万不该再让百姓因此受戮。

不过如今也尚还未有稷元军队攻打武朝的消息传来,尽管兵力骤减,但有霍丞川的四营驻守此地,这里还不是他秦朝楚说了算。

云清澜默了片刻,又问秦朝楚道:“五皇子,如今武朝已渐失民心,大势亦非人力可为,但清澜还是想问一句,此番大旱饥荒非只发于一处,武朝境内百姓难民数以千万,对此五皇子或稷元可有良策?”

即便有秦朝楚在这里挡着,可武朝饥荒再逢内乱,千载难逢的机会秦雄不可能就此放过,稷元的铁蹄终究是要踏足武朝。

可覆灭武朝是一回事,百姓们的生计却是另一回事,眼下云清澜虽手握汴州米粮,但杯水车薪,难以顾全武朝大局,但若稷元入武后也难以应对此等局面,届时武朝百姓无国无家,饔飧不继,那才是真的被逼上绝路。

上一篇: 喜从天降 下一篇: 刺杀那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