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066)

外行人不太懂医学,媒体爱制造新闻,只拿可以引发社会议论热点的捐献者来制造话题,实在是叫搞科学的人很不高兴的。

懂点医学的都知道,医学捐赠这种事情必须采取自愿原则。为什么?医学是科学,每年新出的科学医学结果不知道有多少是会推翻以前的某些研究成果。只能说是研究出来的东西目前能用就用,你想说我能保证今天的研究结果永远是对的,没人敢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治病肯定是有得有失。为了救自己的命牺牲一点自己的其它东西,有些患者都不愿意呢。

第2433章 不要骗人

何况叫一个健康人去给其他人捐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医学没法做百分之百的保障,体现在很多对捐的宣传方面只停留在道德宣传方面居多,技术缺陷方面是属于能逃避就逃避不敢说。问题老百姓骗不得的,这是所有医务人员对这种宣传策略最哭笑不得的一点。你骗一下老百姓说做这事儿毫无副作用,人家一查出来不是,会对你所说的东西全盘质疑并且恨死你了。

宣传上说现在骨髓移植不是弄骨头了,是搞外周造血干细胞,不疼的,没什么风险了。实际上呢,当每个捐献者在真要捐之前会拿到手一张知情同意书,上面给你罗列出各种风险而且要你本人自负后果。搞到一大堆先前登记的志愿者骂人,之前宣传的时候根本没对他们说过有这个。

医务人员为什么对这种事体会最深,因为在临床上解说不够充分的时候,会经常遇到被老百姓说你骗我然后恨死你这个医生。

人命关天啊,人命在老百姓里是放在第一位的。你怎么可以骗人,你要知道说少一点东西在老百姓的认知里全是骗人。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不要说国内,国外骨髓悔捐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搞得这种宣传方式是不是感觉叫人是能骗一个算一个?简直是自我挖坑抹黑的策略,而且准备一路黑到底了,根本不知道算是宣传叫人捐还是宣传叫人不捐了。

捐献究竟提倡不提倡,肯定提倡。很多医务人员本身是登记的志愿者,知道捐献对自身安全风险很低,可以救人命为何不做。然而有个重要的前提是捐献者必须是个健康人。

医学研究的正是健康人捐给病人。你叫个不健康的人来捐是不行的,对患者一样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出现大家不想见到的意外,要具体病例具体科学分析的。撞上医学偶发事件刚好是那倒霉的百分之零点零一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更需要自愿原则。另一种意外是可以避免的,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出现的可能性更高些,是出事大部分案例的根源。

再不懂,譬如她谢同学上回献血被所有老师刮了顿鼻子。你要献爱心可以。麻烦你先对自己负责。捐献者出事造成严重后果的话,被传出去会影响整个社会对捐献事业的信任度和信心的。

对于悔捐者,不懂的会骂。懂这事儿轻重程度的,任何一个医务人员或是捐献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会骂。你强逼按着他人头捐,是好比把人捆绑起来当牲畜用的,捐完出事的社会影响后果更是毁灭性的。像上次丁露露,你利诱她捐可以,逼捐不行的,她若是临阵不捐悔捐,是必须被尊重的。

强硬逼捐一般发生在哪里?亲人。

亲人捆绑逼捐可以到什么程度。同家族多少号人对个体进行逼捐,不捐要他/她社死。同情弱者要有个度,否则的话是对另一个弱者形成更可怕的欺压。

第2434章 打的美妙主意

放到面前这个患儿上,你说这家属没搞清楚医生的治疗方案,直接找人问需要不需要捐骨髓了。以为这爸妈急着给孩子捐吗?想多了。医生在临床上各种伦理剧看多了。

你想也知道,哪怕父母很爱孩子,为了孩子至少需要打算下。比如孩子后续的治疗费需要不需要父母来付,捐完后如果身体衰弱了父母怎么继续养孩子,这些实际问题正常父母均需要慎重考虑再做定夺。再说了人皆有善心,普通人肯定会为捐献者着想会有顾虑,这是人之常情。

这些人能知道说骨髓移植对病人的好处,也肯定能知道骨髓移植对捐献者的风险。结果急吼吼抢着要医生做骨髓移植的,可想而知是违反人的本能反应的,要打个问号的。如果再仔细查看,你会发现一般这种家庭的婚姻关系是不平等的,必然那个急吼吼的想好了,想好了要让另一方去捐。要么是想到可以捐的其他人,要他/她自己捐是不可能的。

内科同学们这样一说,几位外科同学一下子听懂啥含义了。

“什么人急着问这个?是孩子的爸还是孩子的妈?”魏尚泉同学问。

“我看他们两人没觉得自己需要捐。”赵兆伟和张德胜摇头道。

“你们怎么知道?”

“他们想自己捐需要打电话吗?一通电话再一通电话打,全是在动员自己家人来医院做检查。”

“喂,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个捐的话,这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吧,父母和孩子配型成功的可能性最高,可能有百分之五十呢。”

“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吗?他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和这孩子不一样。所以认为排队首先排不到自己头上。”

魏同学摸摸胸口:“这事儿我觉得——”

“你不用觉得。”两个内科同学直接对外科同学们忧愁地说,“我们可以预感到接下来这家人肯定要在医院里吵吵闹闹了。”

潘世华同学忍不住插句科学的话说:“你们要提前给这对父母科普,造血干细胞配型不是看血型的。”

骨髓移植现在正式学名被改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了,根据来源可以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等。骨髓移植变成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一类。只是老百姓口头上说习惯了暂时没能改掉,继续叫做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从一开始只有骨髓移植时配型都不是看血型的,主要看的是白细胞抗原hla。

移植这事儿,以前讲过,最怕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天生会对外来进入人体的异物进行攻击。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不太智能,只能分析为异物或不是异物分析不了异物好坏,对异物一律进行无差别攻击。正由于如此,无论是病魔或是医生想把异物植入人体,必须先让人体免疫系统认同异物。hla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体免疫系统判别是不是自己人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2435章 要互相理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配型不是为治病,是为防止排斥反应防止移植失败。简化来说,如果不是有这个hla门槛在,什么人都可以给病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了。

hla是一个系统,一个白细胞抗原系统,里头包含很多东西的。关注hla是由于它是产生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因此被叫为移植抗原。是不是只有hla引起排斥反应,肯定不一定。之前讲过了,医学研究只能是现阶段研究到哪儿用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