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52)

每几年编纂一次的教科书,哪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书上经常有些知识一来到临床,全是落伍不实用的了。不然怎么一再强调医学生毕业前要足够的实习时间。

医生是实用技术行业,缝合更不是在书上绣花。

“既然你看过谭老师缝过,你试试吧。”孙玉波不考学生回答了,知道眼前这学生背书太溜没必要考这个。

谢婉莹只得点头,脑子里一刻不停地先重温知识要点。

像她上几次练手的皮肤缝合,属于分层缝合中的一层了。

手术打开患者腹腔,到脏器需要打开几层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筋膜肌腱肌肉腹膜等。这些打开的组织等手术结束要重新缝上关闭。如此一来皮肤缝一层,筋膜缝一层,肌腱缝一层,腹膜缝一层这样诸如此类,叫分层缝合。

全层缝合相对于分层缝合,顾名思义变成几层皮肤筋膜什么的一块儿缝。

眼前这患者营养不良,如果层层缝不见得能促进伤口愈合,反而违背了缝合的目的,造成了体内渗出物没法有效溢出或是被吸收,增加感染机率。不如几层一块缝,缝线是把组织拉近对齐,最终愈合靠的还是患者自己的组织生长和缝线无关的。

减压缝合是一样的道理,消瘦病人脂肪少,缝线把组织拉太紧,瘢痕增生像蜈蚣状更难看。这种病人往往腹腔内腹压大,组织张力大,一个剧烈咳嗽容易崩开缝线。为此要减轻切口压力,把入针点出针点与切口的距离拉大,形象地被叫做减压缝合。

于是,这患者是像3床一样,连腹膜都不缝了。

第342章 再次进步

足以可见,医生是讲究技术的,不是说干活越细越好,越用力越好,要用脑子,要做研究,要用巧劲。所谓临床经验的积累是医生常年用脑总结的结果。所以不是说,老医生都好,有些医生干到老不动脑子照样医术不怎样的。

年轻医生也有到了临床突飞猛进厉害的,为什么?善于临床总结,当然晋升的快了。

老百姓不懂这个,以为找老医生对。后来老百姓聪明了,知道要找的是名医而不是非要是追求医生的年纪了。

器械护士将丝线穿过角针夹在了持针钳上,角针尾部带的丝线肉眼可见的粗了。

由于要一起缝好几层,缝线是要够粗的,用的10号缝线,号数越大代表越粗。粗线肯定是伤皮肤,怕缝线拉紧后磨破皮,所以要给缝线套上橡皮管。

护士也给准备好了。

这个伤者切口不大,估计缝几针够了。只是几针也很考验医生的技术了。

谢婉莹右手拿起针,左手拿起镊,几层组织厚了,怎么办,不可能像缝皮肤那样突的下这边进到对侧出,只能是先把缝线穿过一侧组织。

突,进针,是从患者腹腔内的腹膜肌厚鞘进针,注意不要穿到腹膜上,再从突的从皮肤上出针。别看这里头包含了一堆组织皮肤皮下脂肪筋膜肌肉等,但是病人瘦,各层组织薄的。更突出了这种病人为什么分层缝合不利了。

线穿过一侧后,角针重新穿过线另一末端,同样程序再来一遍穿过对侧,角针夹在持针钳上还给护士。再来,这样缝五针后,线套上橡皮管再打方结。

如此缝好了。

嚓,剪线自己来。谢婉莹最终发现,两个老师没吭声的,搞得她不知道自己干的怎样了。

“孙老师?”高冷谭老师她不敢问,问问小孙老师吧。

“我问你,你怎么向医教科告状这个的?”孙玉波道,声音里摆出态度早就想质问她了,因为他被她拖下水了,手术里被副高按了许久的脑袋。

至于她缝的怎样,她这学生向来太聪明,他小孙老师从不担心她这个,只担心她那一根筋。

“这事——”谢婉莹给老师解释解释,“事实上是这样,在电梯里遇到了吴老师。”?“吴老师?”孙玉波乍一听,好像和某领导同姓。

“对,医学院里的老师。他负责医学院和医院之间的沟通的。”

医学院肯定有人负责和医教科沟通学生临床学习的事情,不奇怪。问题是怎么这回医院医教科反应极快,立马打电话反馈给临床老师了。

“当时曹师兄黄师兄在的。真的只是这样而已。我不是那个意思。”谢婉莹搬出两师兄给自己作证,自己当时说的是指自己要当老师的话,不是指其他老师怎样。

“曹勇在——”谭克林睨下眼。

“难怪了。”孙玉波挑起眉。

两老师这口气好像哪儿不对。谢婉莹听着听着想。

手术室走廊里,黄志磊经过,一帮人问起他了:“听说你们神经外科喜欢地狱式训练学生?”

第343章 同学晕了

“谁说的!”黄志磊被吓得摸心口。

“普外二的人说的,说你们和医教科告状说他们带学生太放松了。”

黄志磊想起了中午电梯里的事,额头飙出汗:吗呀,他和曹师兄该不会跳进黄河洗不清了吧?

“没有,我们绝对没有向医教科打过电话。他们普外二的事关我们什么事。”黄志磊拼命澄清。

“不是你们能是谁?”

“怎么回事?”黄志磊想着事出有因,追问是什么情况。

“听说普外二的人被医教科训了,下午加大学生任务量。这不,有两个学生直接晕了。”

“谁晕了?”黄志磊更被吓着了,不会是小师妹自己要求的任务把自己弄晕了吧。

“说是两个见习生。”

黄志磊松一口气,心里同时想:小师妹厉害,结果别人晕她没晕。

做完手术的谢婉莹,听到说自己两个同班同学晕倒在手术间里被抬了出来,急急忙忙过去关心下同学。

去到那里,先看到了林昊在甩胳膊。

“不是我!”接到她关切的眼神,林昊迅速正色道,语气沉重带上警告。

他才不可能晕,他不是班上那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晕的是赵兆伟和李启安,两人一样被叫上台去拉钩,没有林昊和班长的体力,只能是扛不住晕了。

赵兆伟和李启安靠在墙壁上喘息,手里拿着糖水杯子。

林昊回头,冲这俩人白一眼:你们这两人,害我也差点被关爱了。

“你没好我们多少不是吗?你手臂僵了麻了吧。”接到他的白眼,李启安愤愤不平说。

“那是因为第一次上台。”林昊想着,后面班长替他上去立马吸取了他的教训,改变姿势不会麻了。至于班里女学霸谢婉莹第一次都能做完美,让他只能叹气服输了。

“用不用我再给你们倒点水。”谢婉莹走过去给同学拿杯子倒水。

林昊听见,转头对她说:“别理他们。本该是女孩子晕倒他们去给女孩子倒水,现在变成颠倒过来他们自己好意思吗?外头一群老师看了笑话。”

“谁给谁倒水?”门口真的站了个老师出来。

室内几位同学望过去,见到了高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