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括约肌是单向阀门,可以控制胆汁进入肠道而肠道内容物不进入胆道的。括约肌破坏了,相当于这道天然屏障没有了的。他是有胆结石症状,术后肠道内容物容易返流污染胆道,岂不是以后胆道感染更糟糕。”谢婉莹一字不漏,简明扼要。
龚翔斌闭住了嘴,不敢再轻易问她这个实习生了。
人家是真学霸。
“做腹腔镜可以仔仔细细检查的,避免破坏括约肌剖开胆总管插入胆道镜,更加快捷方便。我们是外科医生,本来在患者体内直视检查方面有更大的优势,没必要去让内科医生去做不是吗?”谢婉莹对前辈们说。
是,干嘛让给内科医生做这种事,岂不是把饭碗直接丢给人家去吃了。他们一帮外科的磨蹭什么。在席的前辈们忍俊不禁,差点爆出鸭笑声。
宋学霖秀气的嘴唇边跟着泛起了丝微波。
“莹莹。”
见陶智杰开口,其他人暂不说话了。
被陶师兄叫了小名,谢婉莹回头,静等陶师兄再提学术问题。
“你认为你曹师兄是怎样的人?”陶智杰问她,突然提的不是学术问题了。
谢婉莹愣了一下,答:“曹师兄是个绅士。”
长得帅的帅哥多着了,曹师兄可能不是最帅的,但绝对是很有涵养的绅士。
在座的其他人听她这个回答才意识到陶智杰问她曹勇是干什么。原来她之前说的话和曹勇像极了。
曹勇,让所有同行最佩服的一点是:敢做!
其他人畏畏缩缩的时候,曹勇敢站出来说做。这是超级名医的底气,叫人五体投地。
第691章 曹师兄的名字
可谢婉莹的答案答非所问,一帮人有点儿傻眼。
“你知道你曹师兄的名字怎么来的吗?”陶智杰把问题问得更准确些。
谢婉莹疑惑了:“曹师兄的名字不是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吗?”
她真不知道曹勇的故事。陶智杰等人吃惊不小。陶智杰只得告诉她:“他名字本不叫勇,三岁改的名。”
“哎?”谢婉莹真不知道,没听曹师兄说过。
“他出生时取的名字斯文高雅,可后来他家里人发现他的性格不对,跑步从来比其他孩子快,人家孩子不敢动的东西他敢去摸,好像什么都不怕。所以,他爷爷一锤定音,给他改名为曹勇。他家里人曾经想过他以后可能要做运动员做奥运冠军,或是去部队,因为他体能很好。没想到的是,他最终选择做了名外科医生。”
陶师兄娓娓道来的曹师兄人生故事,谢婉莹的脑海里出现一个绅士的曹师兄和三岁半小勇士号曹师兄,画面感有些割裂了。
更叫她意想不到的是,陶师兄突然给她补一刀:“我们这里所有人只有你不知道这个事。”
所有人知道唯独她不知道?谢婉莹眨眨眼,感觉事儿有些大了。
曹勇名字怎么来的,根本不是秘密。曹勇名气大成这样,各种采访早就有了。这个故事曾经登陆报纸,有人采访曹勇的妈妈得到信息写在文章里头的。
哪怕没有看过报纸,只要彼此谈过曹勇的,均会口口相传。首都圈里的外科医生外科医学生们几乎没有不知晓的。
周围一圈前辈望着她这个懵圈的样子,想笑:也奇怪,为什么恰好没人给她说过,让她误以为曹勇是名憨豆先生。
赵兆伟同学的病例讨论至此暂告一段落。散会时,谢婉莹悄悄跟到了宋学霖后面,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要给对方说声谢谢。刚争论到最难的时候,若不是有宋学霖主动出声帮她和赵同学,以她一人之力根本难以扭转乾坤。
宛如察觉到她要干嘛,宋学霖轻轻扭头给她静默的一瞥。
对方这眼神谢婉莹收到了,立马转身就走。人家宋医生不想要谢,因为他不是为赵同学说话,更不是帮她说话,人家只是作为一名医生按照科学论断实话实说。
望着她走掉的背影,宋学霖安静的唇角似乎勾了一勾。
*
下午有一台比较艰难的手术是胰腺癌,主刀为贺久亮医生,一助二助为组内住院医师。两个新人可以在旁观摩学习。陶智杰在手术关键时期进来查看了下,见没什么困难离开。手术收尾阶段缝合时,宋学霖被叫上台去秀一手给前辈们瞧瞧他的手上功夫。
前辈们见他的动作悠然悠然缝合的效果却整齐清爽,颇为赞赏。几个前辈不忘逗下后面另一位新人:“下一次让你上来缝。”
“是,老师。”谢婉莹干脆利落地答应。
跟完手术回到病房,下班时间了。
此时赵华明带了个人匆匆出现在了肝胆外科。
第692章 说服家属一样难
陶智杰早知道他们会来,叫人打开会议室的门,让所有人去会议室。
“赵老,请坐。”何光佑给老前辈拉开张椅子。
赵华明拿出手帕擦擦汗,问他:“你中午给我打的电话结果是你们讨论过的结果吗?”
“对。中午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开过小组会议后做出的决定。”何光佑回答。
“这是要在他肚子上开刀?”赵老严肃地问。
“是。”何光佑正色应道。
“为什么不先给他做个胆道造影?先确定里头石头大不大再决定是不是要开刀?”作为名知名外科医生,赵华明很清楚手术的危险性,在自己孙子手术的问题上肯定显得更为慎重。
“赵教授。”坐在赵老对面的陶智杰,开句声音说。
见领导讲话了,何光佑不说了,让开话语权,回自己位置坐下。
放眼会议室里,中午参与病例讨论的人全在,包括了谢婉莹和宋学霖。
对方坐的赵华明以及另一个戴眼镜的医生,肝胆外科的人对其不陌生的。因为肝胆外科和消化内科经常打交道。不出他们意外,来的是内五科耍腔镜的好手于学贤。
是姜师姐最喜欢的于师兄。谢婉莹心里想,不知道于师兄会不会有什么其它高见。
陶智杰为首的一帮外科医生却洞察到了,赵华明把于学贤带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自己孙子挨刀子,心疼了。
要躺上手术台的是自己的亲孙子,赵华明的心情所有人可以理解。陶智杰说话的声音尽可能地降低且温和,避免触及病人家属的伤口,仔细地再讲明一遍病人情况:“中午我们小组经过了一番细致地讨论,最终认定他这个病情是需要给他取石。希望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是,何医生中午给我打的电话里说过这个问题了。说他肩疼背疼,打针恐怕效果慢了些。所以做个手术查明白病由比较好。但是,我想说,陶医生,你我都是肝胆外科医生,治了那么多胆结石病人,很清楚这个病压根不好治。能达到根治的病例寥寥无几。”赵华明的手指放在会议桌上敲打着。
作为科里退休的老教授,他行医经验丰富,平常时候在科室里对年轻医生属于指点江山。要不是这回亲孙子生病怕自己失手,他绝没想过把孙子交给其他人治。说白了,他出名的时候,包括陶智杰在内全是小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