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307)

压力迎面扑过来了。坐在陶智杰身后的何光佑等人,互相挤下眉弄下眼。面前的场景如他们所料。所以说医生接这种病人来治非常地难,比接普通患者难多了。他们之前做出相对保守的决定,也是建立在会有这样的场面基础上。

谢婉莹在前辈们的后方,算是现场再次学习到了当医生的难处。医生想说服家属一样困难重重。

坐在她旁边的宋学霖没看病人家属和前辈,比较感兴趣的是身边她这一脸认真的表情,猫的观察思维告诉他:这女孩太奇怪了。

现在这个阶段,她认真能做些什么?

第693章 高手与高手互不相让

“是,赵教授,对你这个话我不否认。”陶智杰点了点头说,“但是,病人有这个需要,我们总得努力下。”

“陶医生,我知道我孙子心急,我批评过他了。他心急,但你们医生不能被他影响到判断。想取石,不一定要做手术。我今天带了于医生来正是想,要不给他做无创取石。”赵华明说。

何光佑实在忍不住插上嘴了,不让赵华明误会他们没有认真全面考虑过,说:“赵教授,关于这个做有创或是无创我们肯定中午有商量过了的。ercp要在十二指肠**切一刀的,不如在里头剖开胆管取石。十二指肠**括约肌废了对他今后影响太大了。而且只做腔镜没办法观察他的肝脏和胆囊情况,腹腔镜查的更清楚,发现问题及时术中处理掉。”

外科这帮人,突然把内科的腔镜说得处处是致命缺陷似的,于学贤一听不高兴了,挑起眉,扶了下眼镜说:“你们是不是过于急躁了?我看他现有的检查报告,他的病情是向好的。为什么不再多点耐心等再等等有没有彻底转好。或许到时候连腔镜都不用做了。再说,腔镜做了不一定非要挨那一刀,你们做腹腔镜是肯定要划几刀的,感染的风险更大。”

“说得好像你们内科腔镜完全不会有感染?任何侵入人体的操作都有感染的。”何光佑一口把他驳回去。

“绝对也比你们外科感染风险小!”

内科高手和外科高手,陡然间火力全开。好比江湖门派突然撞见互不相让,火花四射了。

冷静冷静。陶智杰摆下手让底下人不要顾着和对方争执,回到病人身上。

“对。”赵华明指着于学贤说的话,“我是他这个意思。我没说一定不给我孙子做手术。只是他现阶段没到手术指征。”

关于赵兆伟这个病例到没到手术体征的问题仿佛陷入了一种罗生门的状态,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这种是否采取更激进医疗措施的两难局面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譬如说,医生常会对患者说一句话:你这个情况,要手术可以,要不手术先吃一段时间的药看看也可以。

主要原因是这患者的状况处于不急,可手术也可以不马上手术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般医生会采取的策略,基本是上面那句话。

因为患者会比较的,比较另一个一样疾病的患者,人家打了针吃了药好了,你非要让我做手术,你医生是不是要坑我了。

临床上真有同种疾病,有的打针吃药就好,有的非得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医生一想,我不是神仙没法预计你需要哪种方式解决疾病,那么等你情况很急了需要手术再说吧。

久而久之,临床上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了。很显然,何光佑他们之前对赵兆伟采取的保守治疗,以及于学贤刚才说的,赵华明为自己孙子想的,全是基于这个惯性模式。

第694章 派她出马

于是,何光佑他们中午被两个新人吐槽有点不像外科医生了。

惯性模式让医生习以为常之后,有时候在脑子里甚至形成了一种这是金标准的念头。如赵华明口口声声强调自己是老资格了。

打破常规只能靠新人的勇气。——陶智杰的脑海里突然吴院长说过的这句话。

吴院长当时讲这话,面对广大医院职工说的,寄望老人像新人一样要勇于打破常规而不是失去挑战的勇气。医学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外科医生而言。

现今要如何先打破赵华明的固定思维。于学贤是赵华明找来的,赵华明思想不突破哪怕于学贤改口没任何用处,赵华明会再去找其他人来的。

理清这个问题的症结,陶智杰的脸变得严肃了。

所有人明眼可见他的手握成拳头抵在了鼻唇沟上,仿佛是下定了决意。

望见他这个神态,赵华明的心头咚了下,有些心虚了:“陶医生,你这——”

于学贤扶着眼镜观察对面的陶智杰。有闻这尊佛一旦笑脸变肃,相当于如来佛压孙悟空,论谁别想动摇他一丝一毫。问题陶智杰准备怎么说服赵华明,总不能强硬给同科室老教授的孙子动手术。

陶智杰低下脸侧过双眼,对身后的人说道:“莹莹,你认为他爷爷的想法怎样,合适吗?”

接到师兄突然的提问,谢婉莹秀眉素立,快速反应:“赵教授可能不太了解自己的孙子。”

“什么?”赵华明惊道,目光对准她,“他是我孙子,从小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你才不知道!”

“赵兆伟同学以前在家的时候,可能爷爷是比较了解孙子的。自从他上了大学后经常不在家了,爷爷了解他的时间变少了,更多是基于道听途说。爷爷可能听到的消息是他成绩在我们班上排十几名,学习不大好。但考虑到我们班内部竞争激烈,他的成绩放到其它院系去能拿到前几。我想说的是,赵兆伟同学实际上是个优秀的医学生。他本人对于自己疾病的看法,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尊重他的意见。”谢婉莹逐字逐句地说着,相当于一种表态。

她说的太有正直感了。

赵华明的老脸红了,一时没能从她的话里头挑出刺,只得摆起手来说:“你不用特意为他说好话,我知道你的目的是想干嘛。你想东拐西拐,声东击西来说服我。”

“如果赵教授不相信我的话,赵教授可以现在去病房考考赵同学。”谢婉莹以事实的根据说。

“你意思是想做手术的念头是我孙子自己提出来的吗?”赵华明手指指到她脸上问了。

“他想查清楚病因,他不想以后反反复复生病,他不是介意黄疸有没有退,怕的是没法根治好。对于现有的治疗方案,他感觉相当消极。”谢婉莹说出同学的苦痛。

“行,你不用说了,我去问问他本人!”赵华明生气,哗一下推开椅子起身就走。

第695章 老教授被折服了

其他人见状,跟随他一起移步病房。

赵华明走得急,心想孙子是个笨蛋,居然以为开刀很轻松,想开刀就开刀。以为他这个爷爷不疼惜孙子吗?来到病房,猛地把门推开,进去里面发现孙子在自己洗苹果削苹果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