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815)

杜海威由于自身是从患者家属的角色转换成医生比较懂对方心理。谢婉莹一样。

“你也是病人家属吗?”患者老公继续对罗大哥提出质疑声。

“是,我妹妹在产科保胎。”

同是病人家属,患者老公有些信罗大哥的话了,问:“你说你看见的医生不是她会是谁。这里只有她一个女医生。”

“这里女医生多着。”罗大哥纠正对方。妇科的医生大多数是女医生,只不过刚好在这里站着的这组医生里只有谢婉莹一个是女的。

患者老公伸长脖子望过去,走廊里其她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来走去:“你能认出里头是谁跟我媳妇说话吗?”

“是那个人。”罗大哥一眼认出指出。

被指住的女医生回过身,胸前是挂了个医生牌子写着姓苏。

见苏医生眉眼熟眼,谢婉莹核实下,是昨天治疗室一号床的手术医生。

站在她身边的左良医生咂下舌头,私下咕哝:“好死不死怎么是四组的人。”

第1853章 提醒

和其它科室一样,妇科病区里实行分组制,病床多,共分为六个组,分别由教授等高年资医生带领。杜海威率领的这组医生是科室里的一组。四组的领头人是一位姓胡的女医生,年纪比杜海威大。

左良医生说四组的口气不太好,似乎表示出四组的医生难对付?

“出什么事了?”胡医生见有人指着自己的下属,带人过来问问是什么情况。

“他说昨天看见这个女医生和我媳妇说话教我媳妇吃药,导致我媳妇吃错药量进了急诊。现在,我媳妇的身体出现异常了,你们要为此负责。”患者老公急匆匆再次告状。。

“苏医生,他说你教他老婆吃错药量是这样的吗?”胡医生转身问下属。

苏医生若是惊诧到尖叫出声:“不可能。那患者不是杜医生他们的病人吗?不是我的病人,我管她做什么?胡老师,这个规则谁都知道的。他们病人不懂,我们医生肯定知道。”

病人归各自主治医生管,其他医生若是没被主治医生邀请,是不会插手这个病人的诊疗的,属于医生行业内的规则。这点以前提过。

苏医生的话有道理。胡医生回头再问家属:“你确定是她吗?”

“你认错人了吗?”患者老公只得再问问罗大哥。

罗大哥望着苏医生紧紧皱起眉头:“是她没错。”再看谢婉莹那边,想起谢婉莹遇到告状不像这位女医生张口全是为自己辩解,有了对比让他心里明白到:自己妹妹说的是没错的,谢医生和其他医生是不一样。

刚好,急诊送病人上来到妇科病区。

家属走到病人面前问:“媳妇,你说,是谁昨天跟你说怎么吃这个药的?你昨天不是拿了药再来找医生问怎么吃药吗?”

“是——”女患者抬起头。

“是她,还是她?”患者老公给自己媳妇指一指谢婉莹和苏医生,让媳妇辨别罪魁祸首会是谁。

两名女医生五官区别是很大,而且一个短发一个长发不难区分。女患者很快分别认出这两人是谁,对自己老公说:“她是给我开药的,另外那个是之后跟我说怎么吃药袋里的药的。”

“看吧,我说我没认错人。”罗大哥立马补上一刀。

所有人的目光望住了苏医生。现在是患者亲自指证,并且有另一个目击者作证。苏医生要怎么解释这种情况。

“苏医生。”胡医生望着自己下属,声音里拨高了些似在提醒和警告。

患者家属投诉,不搞清楚是一桩医疗纠纷和事故了。

苏医生眯眼用力望住女患者的脸,是在努力回忆昨天下午的细节,继而对胡医生和其他医生们承认:“我好像记起来。”

“你见过她是不是?”

“我昨天下午很忙的,做完手术出来,哪里知道被这个女人拉住了衣服,非要问我怎么吃药。”

“你告诉她怎么吃药吗?”

“我和她说了,让她照着药袋上写的怎么吃去吃就可以了。我不了解她的病情,不是她的主治医生,怎么可能指导她吃药。”

第1854章 可难说了

“你不如问问她,她为什不按照药袋上写的去吃。”说着,苏医生先责问起患者了。

被对面医生责怪,女患者委屈极了,陈述昨天自己拿药回来的曲折过程:“药袋上写的不知道是每天吃一次还是两次,我看不清楚数字。我问药房的人,他们说不清楚叫我回头找妇科医生问。我只能跑回来找你们医生了。”

患者的话让左良医生把药袋再掏出来瞧瞧。

药袋上,可能药房的药剂师配药太忙,匆忙间把服药片数和服药次数颠倒了,第一次写成一次两片一天1次,后来发现不对,拿圆珠笔草率地在原来的数字上改改改。。

患者看见这改来改去的数字,心里肯定要嘀咕下究竟是1还是2,也怕自己搞错了只能再问问医务人员。

顶级三甲医院药房窗口拿药的人太多,全是熙熙攘攘的,声音嘈杂。药剂师忙的时候是听不清楚患者问的是啥,以为患者是问为什么医生这样开药。这样的问题药剂师回答不了,因此叫患者回头找开药的医生。

如果患者找到自己的主治医生问,那是没问题的。但是,恰好当时左良医生带着谢同学在其它地方忙工作,根本遇不到。

心急的患者随便在病房里抓到一个医生来问。想着都是妇科医生,总能回答她的问题吧。外行人是不懂为什么医生是不管其他医生的病人的,只以为是医生是一样的。

苏医生被病人拉住,想摆脱对方赶紧去干自己的活,哪有时间仔细帮不归她管的病人查看病历和医嘱,抛下给患者一句话:照着药袋上写的医嘱吃药。

按照平常来说,这句话肯定不会出错。问题是这个药袋上的数字模棱两可正好是患者想问的。

女患者说:“我之后问她是1片还是2片。她说是2。”

苏医生九成九被这个不属于自己管的病人缠到烦了,也没搞清那药袋上写的数字是写次数或是写片数,随口答了句。

一帮人听完双方的陈述,在脑海里整理完事件的来龙去脉。杜海威叹了口长气:是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临床纠纷多数的事故是这样出来的,个个急上火像抢跑的运动员,必定出事。

如果药剂师不顾工作忙碌,听不清楚问题的情况下再问患者一遍,仔细听清楚患者诉求指正自己写的数字,没接下来的事儿了。

如果苏医生耐心点再给患者看看这开的是什么药,她是妇科医生,知道这种常规用药剂量的,绝对不会轻易答个2的。或是可以帮忙叫护士找左良过来,一样不会导致到患者接下来吃错剂量。

如果患者不心急,始终坚持找回自己的主治医生询问,肯定也不会出事。

在这点上,胡医生抢先发表言论对患者进行严厉批评:“他们全让你回去找自己的主治医生问。你为什么死抓一个不懂你病情的医生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