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116)

作者: 一只鹅鹅 阅读记录

秦沐端来了茶,笑着接话:“原先城内没什么人气,这生意也做不下去。如今这来柴桑的外地商人一批接着一批,就连进城的百姓都多了起来,可不就把生意重新做起来了呗。”

“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让柴桑如淮阳那般繁华。不对,应该是比淮阳更繁华。”柳芽儿用手肘撑着柜台,手托着腮,低声喃喃着。

“会的,柳叔和芽儿为柴桑花了那么多心血,一定都会好起来的。对了芽儿,清风街的铺子,咱们要不要先寻了工匠装修一下?那铺子大,等装修很怕是要废不少时日。”

“嗯,等会去我就画个图纸!”

柳芽儿还想说些关于新铺子的设计,就见何辉气喘吁吁的寻了过来。

“可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跑得这般急。”柳芽儿同秦沐都是心中一惊,不安起来。

何辉摆摆手:“没,没什么大事。就是柳大人问小姐可有时间回趟府里。我跑的急,是因为……因为……巷子口有条大黑狗不知道是谁家养的,撵了我一路,小的差点没跑脱。”

“哈哈哈!”柳芽儿没忍住笑出声。

堂堂一个大小伙儿,还是个衙役,被大黑狗给欺负的这般狼狈。

“呵……呵呵,哪个,我不是笑话你……哈……哈哈哈”柳芽儿尽量的想要憋住笑意,可是根本憋不住。

何辉尴尬的脸都快滴出血来,丢人,太丢人了。

还是秦沐出来解围,宠溺的看着柳芽儿,温润的道:“柳叔寻你定是有事,芽儿先回府里去吧,铺子里有我!”

“嗯!”

县衙的厅堂里,除了柳爹,还有钱县丞和胡师爷。

二人起身行了礼,柳芽儿找了位置坐了。

柳爹递过一封书信,柳芽儿越往下看,眉头锁的越紧,不解的问道:“爹,陈知府这是何意?”

还有一个月就是端午,岭南一直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往年的龙舟大赛都是在其他的县举办,因着柴桑的大环境不好,去参赛的只有城里的一支龙舟队。可这次,陈知府竟然把赛龙舟的地点选在了柴桑的流桑河,属实让人费解。

柳爹收过书信,道:“许是陈大人想拉我们柴桑一把。只是,暂时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的龙舟队会来。所以才喊芽儿回来商量商量,此事该怎么应对。”

“如若真像爹想的这般,倒是让陈大人费了苦心。现在城里的铺子也逐渐都开了业,就算来的龙舟队多我们也不怕,不用担心他们没得饭吃没地儿睡。”

“嗯,那一会儿便将消息放出去,也好叫百姓心里有个底。”

消息一放出去,城中的百姓们都欢呼沸腾了。

端午又称端阳,天中,是入夏季时令的恶恶日。人们为祛病防疫,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划龙舟祈福辟邪。往年因为赛点在别县,饭都吃不到的年头里,谁又会花上那些钱给龙舟刷桐油,雇车队。如今不仅能吃饱饭,就连赛点都安排到了自家门口,怎么滴,也得下水划上两浆。

就连柴桑辖下的各个村子里,都将龙舟拖出来,刷上桐油,等待着端午的来临。

一进五月,就有外县的龙舟队到了柴桑。

几辆牛车上,分别绑着龙舟,木浆和大鼓。一进柴桑,先是讲龙舟拉到了杨柳堤的空地上,搭了棚子留了专人看守,余下的寻了客栈住下。

而这些时日以来,柳爹也派人沿着流桑河隔一处就搭上个简易的棚子,方便看龙舟的人休息。

五月初四,各县的龙舟队全部到齐,同来的还有来观龙舟赛的外地富商。又恰逢各地的商人来进酱油,一时间柴桑城内的客栈人满为患。有那住不上客栈的,干脆在城中百姓家借宿。

“老官,这城里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外地人?去年我也来过柴桑,那街上可没几个人。”说话的富商今日刚到柴桑,城中客栈已经住满,无法,他便花了三十文钱在这老官家中借住一宿。

老翁将饭菜端到桌上,笑到:“您呐,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明日端午,今年的赛龙舟在我们的流桑河。永平的九个县,每个县都来了龙舟队。客观要是不赶时间,明日倒是可以去观划龙舟。”

“我就说呢,突然多了这么些人,我还以为是别个县的人都迁到了柴桑。”

“那哪能啊,虽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些,可毕竟柴桑穷了那么多年,名声在外,谁又肯往这迁?”老翁又帮着商人倒了杯水。

那商人谢过,不赞同的道:“要我说啊,凡事没个绝对!这城就跟人一样,没有穷一辈子的道理。就说我这次来时,你们那个官道,乖乖,修的是真好。又平整又光滑,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没走过这么好的官道。还有官道的两边,种了好些豆子和甘蔗。听说,这百姓们种的东西,柳大人都忙着收了?”

“哪是柳大人收,是柳家的大小姐!不过你还别说,当初大开荒的时候,我家老婆子说白给的地不要白不要,硬是要去跟着开了几亩,说是拿来种菜也不错,还能省些卖菜钱。这不,这两年跟着种豆子,竟也得了几两银子。”老翁说着,笑着炫耀道。

“要我说,你们这个知县大人真是个有能耐的。短短两三年,就让柴桑城换了模样!”

听到客人夸奖知县大人,老翁一个劲的点头:“客观你这话说的对,要是没有柳大人一家,我们柴桑哪有今天?您是不知道,我们大人不止修了路,还建了学堂,孩子们去上学不要束脩呢!”

“还有这等好事?”

“可不是?学堂都建到山里去了,那去山里教书的,可是柳大人的亲儿子!”说到此,老翁咂巴着嘴。他想不通,知县家的公子,为何要到深山中去吃那个苦。

“柳大人大义!”

柴桑城并未设宵禁,还未到亥时,城中便一片寂静,仿佛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声响。

所有人都早早的睡去,就为了养足了精神,明日好奋力一战。他们代表着的,可是一整个县的荣耀。

第二日,吃饱喝足的柳芽儿跟着柳爹去了杨柳堤。父女二人去的并不晚,才刚过辰时,可杨柳堤早已挤满了人。

有龙舟队的,有看热闹的,还有做着小食生意的和卖小玩意儿的,个个都精神抖擞。

一见到柳家父女过来,不用衙役们清场,纷纷自觉的后退让出条道来。

柳爹先是亲和的跟大家问了好,又嘱咐看热闹归看热闹,安全要放在第一。

嘱咐完围观群众,又连同各县的县丞带着龙舟队的人礼拜了河神。拜完之后,又将分成三份的奖赏摆于案上。

这奖赏,是九县一起凑的。

龙舟全部入水,各县代表紧紧的握着船桨,鼓手也笔直的站在床尾,双手握着鼓锤,只等柳知县一声令下。

一大长挂的爆竹炸完,柳爹发令,提上的鼓手得令,轮起鼓锤。

“砰~”鼓一响,所有的龙舟开始奋力向前划。而舟尾的鼓手们,也用力的擂着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