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有女种田忙(117)
岸上的观众们疯狂呐喊,为自己看好的龙舟队加油。
流桑河是绕城河,有那不怕热的,跟着龙舟绕着城跑,好不热闹。
柳爹并着各县的县丞们,坐在杨柳堤的棚子里,说着些闲话。
那些县丞们,皆是第一次见到柳爹,也是第一次来到柴桑。
他们没想到,曾经那个提起名字就让人摇头叹息的蛮荒之地,在这中年县令的治理之下,竟有如此盛况。
县丞们有酸的,有嫉妒的,但更多的却是羡慕。
谁不想自己的家乡,或是任职的地方能够昌盛繁荣。
作者有话说:
第88章
经过龙舟大赛之后,柴桑的名声在永平府境内,算是彻底传开了。
若是以往,别的县提到柴桑,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穷”,荒芜,县衙里连个管事的都没有。永平九县,处处都有从柴桑逃荒而来的人。
可现在提到柴桑,讨论着的是城外那条平整的官道,坚硬无比,说是再重的东西压下去都砸不出个坑来。还会提到仅柴桑才有的酱油,金贵不说,销量还好的不得了,引得各地的商人前往,连带着城里的商户和村里种豆子的百姓,都得了惠利。
再说的,就是将柴桑变成今日这般模样的柳知县,和柳知县的一双儿女。
这一传,原先对回乡之路还犹豫不决的逃荒人,彻底下了回乡的决心。
万幸,还未超出三年,他们的田地还在。
进了十月,新发酵的霉豆进了仓房,柳芽儿又忙起了甘蔗的事。如去年那般,想跟着种甘蔗的,到衙门登记领份额,先到先得,领完为止。
按照递增,今年能有二百多亩地的种芽。柳芽儿以为,有了大豆和油菜之后,他们推广起甘蔗来会更轻松一些。可万万没想到,今年来领甘蔗份额的还是去年的那些人。不过有几户人家,领的量比去年多。光是胡老大一家,就定了三十亩地的种芽。
“去年柳大人就让种甘蔗,也不说这甘蔗是种来做什么。”有人议论开来。
另一人搭腔到:“谁知道呢?你说这甘蔗除了给孩子们甜个嘴,还能拿来干嘛?做石蜜么?那得多少甘蔗才能做出一小块石蜜?这不明白亏钱的买卖么?也不知道那柳小姐费心费力的做什么?”
“做什么?小姑娘没当过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呗!反正她是官小姐,又不愁吃穿,她爱折腾折腾就是,我呢就种大豆和油菜,趁着还能免两年税,这一年种下来能攒个七八两银子呢!”
“可不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厅堂里,柳芽儿听着钱县丞的汇报,有点恨铁不成钢,语气里带着似赌气的道:“爹,您让人写份告示贴出去,从明年起,若有想种甘蔗的,自行购买种芽,县里不再提供!”
“芽儿,这……”
柳芽儿有些生气的道:“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没道理把饭喂到他嘴边,他不吃我们还得哄着他。您对柴桑怎么样,我想他们心里都有杆秤。我们都已表明了种出的甘蔗,全部会收购。可结果呢?说到底,还是没完全信任您,亦或是信不过我。”
“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们既然想图个安稳,那便安稳吧,种种大豆和油菜也能解决温饱。”
钱县丞犹豫了好久,还是问道:“大小姐何不与他们说明甘蔗的用途?”
“钱伯,这甘蔗的用处,到现在我都没与您和胡伯说,又怎敢昭告天下?我并不是信不过您和胡伯,实在是这用处足矣惊动天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暂时也只能藏着掖着。”柳芽儿也很无奈。在蔗糖制出来以前,她不敢透出半点风,生怕出了什么差池。
此话一出,钱县丞与胡师爷心里皆是一惊,而后心里便有了计较。
别人他们管不了,但是自家的那些亲戚,他们得想着法子劝着跟着一起种甘蔗,这日后,怕是会有大富贵。
也不知道钱胡二人是怎么劝说的,他们的自家加上各自的亲戚,又来了衙门领了七十亩地的份额。这么算起来,明年种的甘蔗,共有一百四十七亩。
甘蔗要到来年三月才种,趁着这中间的功夫,柳芽儿带着人又进了趟百木山。
百木山中自然条件优越,是种植茶叶的绝佳之地。自上次来过百木山之后,她心中就有了此等打算。
回去后,她消失翻阅了一些农书,又跟柳爹商量了一番,从别县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去了百木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再确定种茶叶可行的情况下,才最终拍板。
但山不像土地,家家户户都有,有归于个人的,也有归于公家的。为了解决全体山民的生计问题,柳芽儿干脆一咬牙,将那几座适合种茶叶的山承包了下来。翻山地,扦插,采摘,炒制,全由山民们来做,做一天的工结一天的钱。
“大小姐,您可来了!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山地已经翻过了两遍,种植沟也挖好了,就等着您来!”
柳芽儿点点头,水也没进村喝一口,跟着林村长先去了开出来的茶山。
向阳的山面呈梯形,梯面上的树根和碎石早已清理干净,被挖出一条条的种植沟。
柳芽儿抓起一把山土,用手碾了碾,问道:“茶苗的事,可准备好了?”
“我跟另外两个村里都打了招呼,等一到扦插的日子,就去剪苗。我们这三个村都在百木山里,这一片的山都同属一个山脉。各家种的茶都是从山里挖回去的野茶,我看了看,都是同一个品种。”林村长跟在柳芽儿后面,细细的汇报着。
“麻烦林村长了!”
林村长嗐的一声:“不麻烦,我可是领了工钱的呢,哪里就麻烦了?那个种茶的师傅,我们怕他在这边住的不习惯,单独的给他搭了个屋子。他也不知道大小姐这几天要过来,前儿个他说这一趟出来了许久,想回家看看。老头子我一想也是,就让来福陪着他回了沐阳,估摸着要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回来。”
看完了山地上的种植沟,柳芽儿小心翼翼的朝着山下走,道:“无事,反正这茶树苗要月底才扦插,到时候我再过来一趟就是。”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茶山的梯苗陡,又每个台阶,若是不小心,很容易滑下去。
林村长看柳芽儿走的艰难,很想上去扶一把,但碍于身份,还是没伸手。看来下回上山,得喊上他家老婆子或是儿媳妇跟着一起。不然这知县家的千金摔出个好歹来,他可担待不起。
柳芽儿是不可能林村长心中所想,不然她一定会反驳到,她可没那么娇气。
下了山,柳芽儿打算去学堂看看她哥,可还没出村,就被林村长邀请去他家坐坐。
“大小姐您难得来一回,一定要留下来吃顿饭!”
柳芽儿知道林村长是诚心感激她,但还是婉言拒道:“谢谢村长好意,只是时候不早了,再不出山怕是要赶夜路了!”
“大小姐莫要担心,我们给种茶师傅搭屋子的时候多搭了几间,为的就是日后你们进山来有地方住。被褥我家有新的,大小姐放心,那被褥是我婆娘陪嫁带过来的,一次没舍得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