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67)

作者: 一只鹅鹅 阅读记录

“傻丫头,爹最懂芽儿捏!我们芽儿最心疼爹了,又怎么会逼迫我呢!走不走的动?走不动爹背你!”

柳芽儿羞的蹭的一下站起来,边走边大声道:“走的动,我力气多着呢!”

一路无话。

夜里,蛙鸣此起彼伏。

柳爹翻出多年前写的一篇策论,反复翻看着。

曾经,他也满腔热血,怀有理想和抱负。他也想考个功名走出一条青云路来光耀门楣。

可他的父亲,为了这条所谓青云路摔下了山崖断送了性命。

其实那时候,他还想着等出了孝,完成父亲的遗愿,继续往上考。

可秦五死了,死在了地头蛇的鞭子下。他替秦沐的娘写过状纸,他亲自去过衙门。可就因为地头蛇族里有人当了大官,上一任县令不敢得罪,又收了地头蛇的银子。公然呈上假的的人证物证。就这样,一声惊堂木,秦五被判死于意外!

他恨,恨官员腐败,恨那个所谓的官场。他所有的抱负在那一刻支离破碎,他突然就不知道科举的意义。

可芽儿说的对,百姓们需要办实事的好官。贪官奸臣当道,就更需要清正的好官!

或许,他真的该去参加秋闱。不说为天下苍生,起码为了母亲和一双儿女,他也该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至少,要能护住他们!

“沙沙~”

院外的柏树被夜风吹的沙沙作响,案上的油灯也被吹的跳跃晃动。柳爹起身将窗户关严,又从靠墙书架上抽出本书来。

那书,他也不知看过多少回,书角都起了卷。

翻开书,那里面的文章他早滥记于心,倒背如流!他不禁们扪心自问,若他真去参加今年的秋闱,能考上吗?若是考不上,芽儿一定会很失望吧。

夜,渐渐深了。

村里的狗,都沉沉睡去。只有小王庄后山脚的青石宅子里,靠里间的小屋还亮着昏暗的光。

“奶,我爹呢?”柳芽儿深了个懒腰,自己从井里打了水。

钱氏把烂菜叶子丢到地上,答道:“你爹去县里了,去做什么倒是没与说,只说去县里一趟。”

“哦~可这也太早了些,这会儿露水重,鞋袜都得打湿了去!”

擦干了脸,柳芽儿打开了鸡笼的门,让鸡出来吃烂菜叶。

“奶今年这鸡捉的好,就三只公鸡,其他都是母鸡。等到时候开了窝下了蛋,光鸡蛋一天也能捡上十来个!”

鸡还是崽子的时候看不出公母,等到长得稍大些,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钱氏看着鸡群,也笑开了,道:“等下蛋了,到时候每天给你们煮个鸡蛋吃。吃了鸡蛋啊,都长得高高壮壮的!”

高高壮壮?

柳芽儿才不要做壮士呢!

早饭是熬的白粥,炒了一盘子开春泡下的蕨菜。

香油中加上少许猪油,等锅中油冒白烟,下茱萸籽和蒜头爆香,再放入切好的泡蕨菜爆炒。

那滋味,咸香辛辣又脆嫩爽口,最是下饭。

刚用过早饭,夏梅边来寻人,问柳芽儿去不去吴娘子那儿去刺绣。

时下麦子和油菜都收了,田里的稻子才刚刚杨花,地里没什么活计,确实清闲的很。

柳芽儿虽对刺绣没什么兴趣,可对吴娘子故事里的江南有兴趣。从屋里拿了绣篮,同夏梅一道去做了吴娘子。

柳冬青也喊了秦沐和吴超上山,他倒想看看这一个月,秦沐跟着老猎户可学了什么本事。

窝棚里就算白日也昏暗的很,吴娘子每日都会将东西搬到门口,借着外头的光来刺绣。

夏梅按照吴娘子的教导,一针一线的在绣布上来回穿梭。柳芽儿托着腮,在一旁听她们说话。

实在是她的针线辣眼睛,一副简单的花样子都绣的歪歪扭扭,看不出原本的模样。没得白白糟蹋了那布。

“婶子,你这是双面绣?”柳芽儿突然看到吴娘子手中的绣品,正是苏绣里的双面绣。

她之前只晓得吴娘子有手好绣活儿,没想到竟还会双面绣。

吴娘子听到柳芽儿说双面绣,也是惊讶不已。停了手里的针,问道:“芽儿还识得双面绣?”

“嗯,我在书中看过哩!婶子好生厉害,竟有这等好绣工!”

吴娘子轻笑,有股子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芽儿也好本事,见多识广,识得这双面绣。还有芽儿这张嘴,怪会哄人捏!这哪里是什么厉害的本事,在我们江南,双面绣是女子从小便要学这针线活儿的。现在听芽儿这么一说,倒成了了不得的大本事!”

“可不就是大本事嘛,这双面绣哪里是人人能绣得的?不止讲究针法,还需要耐心。像我就学不来!”

“我们芽儿懂得可真多捏!这双面绣最讲究针法和耐心,特别耗时!若不是想多卖些银钱好盖个房子,我也不稀得绣这个。绣一个双面绣的功夫,够我绣好几个普通的绣品了!就是不知道在这淮阳,能不能卖上价格!”吴娘子说完轻叹,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不知何年何月能盖上房子。

“婶子,你这帕子能给我看看嘛?”

柳芽儿仔细端详那块方帕,上面的牡丹栩栩如生,好似能闻着淡淡的牡丹花香。

将帕子又递回给吴娘子,问道:“婶子可想过绣些团扇,屏风或者摆件?虽说大件费功夫,但一定比帕子好卖。马上入夏了,若是绣团扇,城里的那些夫人小姐们定是喜欢。这拿在手上无需特意显摆,就能叫旁人瞧见这扇子的出奇之处!”

“呀,我怎么没想到!还是芽儿聪明捏!”吴娘子没忍住,欢喜的捏了下柳芽儿的小脸。

欢喜过后,吴娘子又犯起了愁:“就是不知道绣坊里可有专门画花样子的师傅。到时候得买些花样子!”

“嘿嘿。一般一般,也不特别聪明!我虽绣活不行,但花样子我倒是能画几个。要不,到时候我给吴婶画几个花样子?”

“那感情好!以后也不知道哪个有福的小子能娶着我们芽儿!”

第51章

柳爹那日去县里,便是特地去寻他曾在县学里的恩师。

与恩师说了自己想去乡试的想法,心里又没个把握,想问问恩师意见。

夫子本就惜才,柳爹更是他几十年来最得意的学生。当年柳爹弃考,他可是劝了好久也难过了好久。

如今柳爹想通了,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夫子。

“你只管去,这回不行还有下回。我这有上一届的题,你拿回去看看!”

得到了夫子的支持,柳爹仿佛是吃了颗定心丸。更坚定了去乡试的想法。

自那以后,柳爹白日忙完地里的活,夜里点着油灯读书到深夜。

钱氏和柳芽儿都心疼不已,又愁起了柳爹去府城的银子。

乡试要考三天,这吃饭住店都要银子,怎耐家中就剩几百个大钱。

为了这事,柳芽儿在夏日里带着柳冬青几人,将周边的河塘摸了个遍,就为了多钩些鸡头杆子卖与百味楼换些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