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才家有女种田忙(68)

作者:一只鹅鹅 阅读记录

吴娘子也照着柳芽儿给的花样子,用她的法子做了十来扇的双面绣团扇。又在入秋前陪着吴娘子去了县里,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舍,将扇子的价格谈到了一两一把。

吴娘子自是高兴不已,这价格可是超出了她预期的好几倍。她向来不是那吝啬之人,当下拿出二两银子给柳芽儿,道是给她的分红。

本来这花样子和绣扇子的法子,都是芽儿想的。

就这么的,等过完了秋收,柳家又攒下了十七两银子。

乡试的前一日,柳爹便要搭车去府城。钱氏给了十五两给柳爹,柳爹死活不肯收。说不过三四日的功夫,五两银子足够。

钱氏生怕儿子到了府城因为银钱的事委屈,硬是要给十五两。最后好一番拉扯,柳爹揣了十两银子去了府城。

儿行千里母担忧,柳爹走的第一天,钱氏夜里就失了眠,一夜没合眼。

柳芽儿也一夜没睡,心里满是担忧。生怕她爹吃不好穿不暖的,亦或是被人欺负了去。

等到了白日,柳冬青与秦沐吴超去了县学。祖孙二人无精打采的去了小菜园子拔草。还没到晌午,就听周红跑过来喊钱氏,说是柳芽儿大姑回来了。也不知道遇着了什么事,一双眼睛肿的像核桃。

钱氏听了,担心的桶都忘了拿,小跑着往家赶。

柳芽儿提过桶,也小跑跟着上去。

钱氏一进门,坐在堂屋大姑起身哭喊了一声:“娘!”

那声娘,带着无尽的委屈,听的钱氏双腿一颤,赶紧抱住闺女。问道:“这是怎得了?你别吓娘,怎得了这是?”

柳氏哭得累了,才从钱氏怀里起来,说出了起因:“前儿个我瑶儿去挑水,脚滑掉到了河里,好在被人救了起来。可这入了秋河水冰凉,我瑶儿呛了水寒气入体受了凉,夜里就发起了高烧!”

钱氏一巴掌拍在柳氏背上,气道:“这么大事情你怎么没让人捎个信来?瑶儿现在怎么样了?”

“瑶儿现在已无大碍,娘,您先听我说完!”

“去年您给了只母鸡,这次我瑶儿伤了身子,我就跟婆母说,把那只鸡杀了给我瑶儿炖汤喝。可我那婆婆说什么女儿家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不必养的那么精细。瑶儿是她嫡亲的孙女,她怎么能说出这番话来?”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我知道她向来扣嗖。可昨日老大家的大儿媳被诊出了身孕,那老婆子一大早就把鸡给杀了,煨了汤给她大孙媳妇喝。那是娘您给我的鸡,是专门下蛋给我安儿跟瑶儿吃的。可从鸡拿回去到现在,那鸡蛋我瑶儿就吃过一回,全被那老婆子攒了卖钱去了。如今我瑶儿还躺在床上,她把鸡杀了,只给她大孙媳妇吃,我瑶儿连个鸡骨头都没见着。她偏心,也不能心都偏到了胳肢窝啊!”柳氏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在我公婆眼里,只有老大和老小。老二是个有本事的,带着妻儿在城里做工。就他徐老四,在他爹娘眼里就是根草,他还巴巴的上赶着去尽孝!”

柳氏越说越气,又道:“我从来就不是那恶媳妇,嫁到他徐家没歇过一天,什么脏活累活,我都没半句怨言。就连嫁妆,都尽数贴补他徐家用。都说真心换真心,我不求公婆拿我当亲闺女待,只要过得去就行。可如今她不拿我瑶儿当人,又怪我给安儿定了夏梅。说是夏梅都没个兄弟,将来连个依仗都没有。”

“以前大事体上,她还给我些脸面。呵,今年老大家的大儿媳娘家哥哥中了童生,昨日去了府城准备参加乡试,我那公婆话里话外的都巴结着我那侄媳妇。竟然把您给我的鸡,都杀了送进了侄媳妇的嘴!我呸!中个秀才了不起啊,二十七八的人才考中,有什么好炫耀的!我们阿贤可是十几岁就中了秀才的!”说起弟弟,柳氏又是一脸的自豪。

“怎么没看见阿贤?”先前在气头上,倒是没想起来问。

钱氏这才小声说:“你弟也去府城参加乡试了,昨儿个刚走!”

“真的?”柳氏不自觉的拔高了嗓门。

“你小点声儿!都快做婆婆的人了,还这么一惊一乍的。”

钱氏压低了声音:“你弟就是去试试,这事儿也没往外说。免得叫人知道了,到时候若是没中,空欢喜一场。先不说你弟的事,你这怎么哭着来家来了?你那公婆偏心到这地步,女婿没说什么?”

柳氏这才想起自己因何而来,气道:“这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过了,我跟老四说,要么分家要么和离!他徐家不拿我当儿媳妇,不拿我的儿女当亲孙子孙女,我也不稀得呆在他徐家!”

“那女婿怎么说?”

“老四这次也被寒了心,跟公婆提了分家。我那公婆倒有意思,生怕我们沾了侄媳妇娘家哥哥的光。也没不同意,只说按理双亲健在不分家,说什么我和老四不孝,心不在徐家,强留也是无用!又说,我们若执意要分家,就将老宅子分给我们,别的,一个大子没有!娘,您听听,她们这说的是人话是人干的事吗?这么些年,老四得了空就去砖厂做工,那工钱可是一分不留的交给了我婆婆。老小一家子好吃懒做,我婆婆暗地里贴了不少给他们用。现在要分家,就给我们一个快塌了的破宅子,他们怎么做的出来!”

这亲家也太不是东西。拿她闺女两口子做牛做马,还不给马儿吃草,真真是可恶。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柳氏咬着牙,恶狠狠的道:“分,必须分!不然以后指不定还要被老小一家怎么吸血!我们现在是什么都没有,只要我们勤恳,以后日子指定能过起来。老四已经跟村长去县里立户,安儿也在家收拾东西。我回来,是想先跟娘借袋粮食。”

“分了也好,只要女婿跟你一条心,这日子总能过起来!可那老屋,还能住人?”

“住不得也得住,我是一天也不想看见他们的嘴脸!等老四从县里回来,漏风的地方先拿稻草挡着。等手头宽了,再想盖房子的事!幸好夏梅年纪还小,我们还有几年来挣!”

钱氏担忧的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起身去仓里称粮食。

称了一百斤的稻谷,钱氏又从小匣子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柳氏:“家里统共就十七两,给了你弟十两去府城用。这五两你先拿着,那二两我留着家里应急用!”

“娘你这是干啥?这钱我不要,等搬到了老屋归置好,老四就去砖厂做工。这钱您自己留着!”

钱氏不管女儿推辞,硬将钱塞到女儿手里:“你们现在分了家,你婆家又是一个大子不给。眼下正是用钱的时候,这钱你先收着,什么时候有了再给我就是!”

“就是,大姑,这钱你先拿着!等我卖了酱油,到时候给钱给大姑盖房子。”柳芽儿也劝着。

柳氏眼睛一酸,心道这才是为人父母的,生怕子女吃不饱穿不暖。就连做侄女的,都心疼她的紧。想想她那公婆……哎!又想到眼下锅碗瓢盆都要买,就将钱收了。等日后有了钱,多还些给她娘就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