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有女种田忙(69)
钱氏又喊上柳芽儿帮着捉了两只母鸡,用碎布条将鸡脚和翅膀都绑了,挂在装稻谷的稻箩上:“这母鸡刚刚开窝,正是一天一个蛋的时候。这两只鸡你带回去,一只留着下蛋,一只杀了炖汤给瑶儿补补身子。”
“娘~”柳氏眼眶一红就要哭。
钱氏斜眼:“好了,多大的人了还哭哭啼啼的!你呢,也别跟我客气。让你收你就收了,我是你娘,十月怀胎的把你生下来,我不盼着你好盼谁好?”
“成了,早点家去吧!莫让瑶儿和安儿等的急了!有什么事就托人带信来,可晓得了?”
“嗯,娘我省得了!那我家去了啊!”
柳氏挑着担子出了小王庄,钱氏看着闺女的背影偷偷摸眼泪。
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不说在家时多娇惯,起码不曾给她半点委屈受。可一朝嫁人成了别人家的儿媳,竟受了这么多苦。
也不知道以后她家芽儿能不能有个好造化,嫁个公婆和善讲理的好人家。
第52章
乡试一结束,柳爹等不及放榜就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小王庄。
这一趟出来四天,柳爹忧心的紧,也不知家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等柳爹回到小王庄,天色已近黄昏。
柳芽儿正拿着水瓢给墙根下的一排小葱浇水,看到踏进院里的人,惊到水瓢都掉到了地上。
“爹,你瘦了!”柳芽儿鼻子一酸,这才几天的功夫,她爹竟然瘦了一圈。
人也憔悴了不少,胡子拉碴的。
“这才几天?哪就瘦了去。这几日我不在家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柳芽儿摇头,又想起大姑分家的事,便与柳爹说了一嘴。
“爹,你怎么不等放榜了再回来?”
柳爹理了理女儿的碎发,道:“能中他自然中,不中等那几天也是枉然。等着放榜的功夫,还不如做多做点活计!”
柳爹这么说,倒也在理。柳芽儿本来还想问问柳爹考的怎么样,又怕柳爹听了心里有压力,便转了话头问起了其他。
等待放榜的日子里,除了柳芽儿心态放平,其他的个个整天都忐忑不安。盼着柳爹能高中,又怕柳爹没考中。就这么提心吊胆的过了半个多月,直到等报喜官到了柳家院门口,那悬着的心是终于落了地,一个个的喜笑颜开。
只说报喜官进了小王庄,敲的铜锣震天响。
地里干活的村民以为是村里出了什么事,纷纷丢了手里的活往村里赶。等进走的近些瞧见敲锣的不是村长,反倒是穿着差服的衙役时,一个个的惊的连大气都不敢出。
村里,难道是有人犯了事?不然怎么招来了官差?
再细看,那衙役后面还跟着不老少人。瞧那衣着打扮,不止有当官的的,还有些乡绅。
乖乖,这是出了什么大事?小王庄怎么来了这老些不得了的大人物。
胡老三心里急的像千只蚂蚁在爬,又不敢上前询问。生怕一个冒失挨了官老爷的板子。
“你……你说,是不是那吴娘子的身上背着事?咱们村里就她一个外人,其他的日日都在村里,也没听说谁犯了什么事!”胡老三拽了拽张全的袖子,低着头小声的问着。
张全也好奇,这行人倒的确是往吴娘子住的窝棚那去。莫不是那吴娘子的身世真不干净?那咱们小王庄,会不会受牵连。
“走,跟上去瞧瞧!”
村民们活也不干了,都跟在了那群人后面。直到那行人停在了柳家门口,那打头的衙役念着唱词。他们这才知道是柳秀才考中了举人,这群人是来报喜的。
????
柳秀才中了举人老爷?
这柳秀才,什么时候去考举人了?他们怎么都没听说?
“官差大爷,那那念的是,柳相公中举了?”
站在队伍末尾的衙役面嫩,瞧着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一声官差大爷倒是挺让他受用,答道:“是哩,柳家相公中了举人。这不,我们的县令大人都亲自来贺喜了!”
“乖乖,我的天爷哎!我们小王庄出了个举人老爷哎!快快快,孩子他娘,快去把家里的鸡蛋都捡了送来!”
“我就说那个穿官服的,瞧着就不一般,原来是咱们的县太爷。咱们柳秀才真是好本事,连县太爷都亲自来了。”
“什么柳秀才?现在该叫举人老爷了!哎呀,这天大的喜事,我家还有挂鞭,我去拿来放了!”张全说着,头也不回的朝家飞奔而去。
再说柳爹将送喜的人都迎到了屋里,钱氏和柳芽儿忙着泡茶。
“恭喜柳老爷,贺喜柳老爷!我淮阳,可是有好些年没出过举人了!”来贺喜的,纷纷送上了贺礼。
要说这古代,只要考中了举人,不说一只脚,起码半只脚是迈进了官场的门槛。
虽说柳老爷现在只是中了举人,可这未来之事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哪天就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所以那些有头有脸的乡绅们,才放下往日那高高在上的身段,来小王庄这穷地方讨好巴结。
柳爹自谦过后,又是引着众人入座。
钱氏趁着这机会,托张全去镇上买些鱼肉瓜果,总不能人家来贺喜,让人饿着肚子回去。
又喊来胡老三,请他帮忙去桃花村给女儿女婿送个信,好叫他们开心开心。哎,这柳冬青与秦沐去了县学,她手头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行,婶子我这就去。等我回来了,可要请我喝喜酒!”
“少不了你的!”
待该分配的活儿都分配下去,钱氏又去了屋里寻了红纸,包了两份碎银的红封塞给了报喜官。
柳爹在屋里与县令和乡绅们说话,钱氏又寻了几位看热闹的婶子,跟她们借些桌椅碗筷。
“嫂子嘴风是真严,这都快二十来天我竟没听着半点信!”
“就是,这么大的事,我们竟到现在才晓得。若早知道,我怎么得也得去镇上割刀肉送过来!”
钱氏笑了笑,解释道:“贤儿书本丢了好些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考的中。本来这次也是只打算去试试,三天考完不等放榜就回来了。哪晓得竟然中了!”
“老嫂子是个有福的,苦了那些年,这下是真的熬出头了!听说中了举人,别人见了柳相公都要叫一声老爷,是可以做官的。那以后,老嫂子可不就是老太太了吗!”
“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又不是中了举人就能做官。听说举人谋官,得花大价钱去砸出来,我家哪来那些钱?若是想要朝廷放官,就还得往上考要中个进士什么的!这考不考的中先不说,光是去京城科考的盘缠,就需要一大笔的银钱!”其实钱氏也不懂这些。就这些话,还是芽儿与她说的。
“这当个官,竟然还这么难?不过也是,若是容易,人人都能去当官老爷了。”
“可不是?”
“话也不能这么说,先不说能不能当官,这中了举就是大本事了!你没看县太爷都来了吗?要我说啊,柳相公以后随便谋个差事,都比种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