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儿[美食](56)
唐稀这边镜箱豆腐的馅料也准备好了,猪肉末加上虾仁,所谓肉为金虾为玉,填在豆腐箱里便是金镶白玉箱。
锅里调好料汁勾芡,放里面煮至汤浓稠,用筷子把镜箱豆腐夹出摆盘,每块上面摆一只煮好的虾,旁边用青菜做好点缀,浇上料汁,便是一道寓意吉祥的镜箱豆腐。
刚刚的那一锅油正好做中式炸鸡,鸡块放油锅复炸两遍,捞出控油,鸡肉水分已经炸出,肉质肉眼可看的紧实,鸡皮焦黄,油脂也全部炸出来了。
焦香的味道弥漫在空中,唐稀将鸡块倒在一个大盆里,放入调制过的豆瓣酱辣椒油,加入大把香菜香葱和花生碎,以焦香味为主导,所有调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瞬间使所有人的防线都坍塌。
“唐稀,给我吃一个吧,这香味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张齐眼巴巴望着大盆子里的中式炸鸡,就差吸口水了。
“唐稀,我也想吃。”陈梦的表情倒没那么夸张,但她可是从没说话一句软话的人啊。
唐稀分出来一小盘让大家吃,张齐自己吃好说他帮着举摄像机,让摄像大哥也吃点,摄像大哥都感动得要哭出来了。
他们吃的功夫,唐稀把四喜丸子上面漂浮的菜叶子捞出,重新摆盘,佛跳墙东坡肉也差不多了,熄火焖着。
跟拍唐稀的摄像大哥和唐稀早就认识,今天唐稀再次让他大开眼界,不光是她做的菜,更是她从始至终在厨房运筹帷幄的那个气势。
菜准备得差不多了,外面餐厅说话声渐渐响起来,孙思涵赵新进来通知人已经到了,所有人,除了唐稀之外,开始上菜,唐稀开始做云吞面和煲仔饭。
长桌上摆满了菜,那些只出现在书本上的经典中国菜,只从别人嘴里听到过ᴶˢᴳ的中国菜,全都真真实实摆在了大家眼前,孔子学院的学生惊讶声赞叹声一个比一个响,那些特意邀请来的老人家被他们的声音惊得捂着心脏。
“你们这些孩子,声音轻点,中国人的餐桌上是不准有声音的。”
李白和陶渊明是资深的中国迷,他们想到中国确实在吃饭上的礼数特别大,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大家安静下,我们这样非常不礼貌!”
所有人压着声音尖叫,老人家们也不说什么,自顾自头凑上去细看,像在端详一件精雕的艺术品。
江国威大喘了口气,幸好他们之前打过电话说是免费的,否则这一桌菜搭上他两个月工资都不够。
老外们都还不知情。
“江,谢谢,你上课说得一点都不假,这些菜真的美如画。”
“谢谢江,这些菜太美了,我都舍不得动筷子破坏他们。”
“谢谢江。”
“谢谢江。”
这倒弄得江国威很不好意思,和学生们解释,这是餐厅请大家的。
所有人又转而对着镜头和工作人员说谢谢。
老外们都是孔子学院的学生,用筷子不成问题。
李白先从面前的镜箱豆腐下手,他咬了一半,口感上太新奇了,这到底是什么做的?
他把剩下的一半放到盘子上研究,研究结果令他惊讶到不得不和对面的好友分享,“黄飞鸿,你永远都想不到厨师竟然把肉夹进了豆腐里。”
第43章
◎完美收官◎
黄飞鸿这边也是同等的震惊,他手上正拿着一块中式炸鸡,肉质是从内到外一致的紧实和焦香,外面的皮脆到跟饼干一样,嚼起来嘎吱响,再配上花生碎,越嚼越香,恨不得骨头都吃进去。
“李白,你一定要尝尝这炸鸡,和我们平时吃的完全不一样!”
“我马上吃,黄飞鸿,你也尝尝这机关豆腐,上面可以掀开,太神奇了。”李白给黄飞鸿展示自己餐盘里的豆腐机关。
离他们两个座位的陈爷爷听不下去,镜箱豆腐正是他家乡的名菜,竟被个外国人叫成机关豆腐,他头侧过去不太好气地说:“小伙子,这道菜叫镜箱豆腐,什么机关豆腐,胡扯!”
李白听得云里雾里,他刚刚明明听店长介绍叫什么机什么豆腐,“镜箱豆腐?”
“镜子的镜,纸箱的箱,因形状像中国古代女人梳妆用的镜箱盒子而得名。”陈爷爷解释的时候还用手来比划。
桌上其他的外国人也听到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刚听店长介绍,还以为是一种有香气的豆腐。”
桌上没吃过的人都对镜箱豆腐很好奇,夹了一块到碗里。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动作,就是先掀开上面的盖子研究一番,再开吃。
黄飞鸿吃得连连点头,肉馅饱满,软嫩鲜香,咬在嘴里还会爆汁,和中式炸鸡又是完全不同的口感。
李白这边吃着黄飞鸿推荐的中式炸鸡,他一口就爱上了,这仿佛才是他久久寻找中的炸鸡,他总觉得自己国家的炸鸡种类太单一,外面炸的酥脆的皮还好,里面的肉不蘸酱吃完全没味道。
“我爱中国,我爱炸鸡,我爱中国炸鸡!”
中式炸鸡唐稀分了三份,每个人都能随手够得到,“我也爱死这炸鸡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鸡肉从里到外味道一模一样。”
“这要是在我们这里专门开一家做炸鸡的,一定大卖!”
“可惜我一家做这种炸鸡的店都没发现过。”
“哦…太遗憾了。”
“没关系,我们可以去中国吃,反正我学完了这一年语言课程就是要去中国的。”
苏轼满脸遗憾:“我去不了,我没办法舍去我银行的工作。”
“苏轼,尝尝看这个东坡肉。”陶渊明指着他面前的东坡肉说。
苏轼连连摇头,“不不不,这是我唯一不能接受的菜,那层肥肉会令我想吐。”
他学中文没多长时间,名字是陶渊明帮他取的,当时因为好奇,还去查过苏轼这个人物,特意找了家中国餐厅点了道东坡肉,那味道,呃……他真是接受不了,尤其上面那层肥肉,犯恶心了好几天。
“这里的完全不油,你相信我,这层肥肉咬起来像软糖,非常软糯,配上瘦肉一定是你从未感受过的口感。”陶渊明继续劝。
“真的吗?你在我这里信用已经不高了。”
“最后一次。”
“OK,再相信你最后一次。”
苏轼盘子伸过去,陶渊明给他夹了一块。
苏轼咬了东坡肉皮的一小角,似乎不错,他连皮带肉咬了口,肥肉肥而不腻软糯香甜,瘦肉瘦而不柴,咀嚼的同时,肥肉和瘦肉瞬间中和,产生了一种他从未吃到过的甜香的味道。
“原来正宗的东坡肉是这么好吃。”
“我没骗你吧,这家的味道我敢肯定是我吃过的所有中餐馆里最正宗的。”陶渊明学中文已经有五年了,越学越喜欢中国的文化,几乎去过M国所有有中国元素的店,当然包括中国餐馆。
爱玲拿着手机把四喜丸子三百六十度拍了个遍,她太爱这个味道了,本来旁边的奶奶跟她说这是猪肉做的,她还担心会不会有猪肉的腥味,结果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