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场长(311)

作者:洛水伽楠 阅读记录

杨君苏继续好声劝道:“奶,咱回去吧。我相信组织会给我一个公道的。”

叶老太一个扑棱甩开杨君苏:“我可不信那些虚的,我就要一个准信。”

杨君苏是真心实意地劝,叶老太是坚决不回。

杨君苏对章主任无奈地说道:“章同志,你看该怎么办?”

章主任客气地说道:“杨同志,我已经把事情给刘主任说了,他也说会秉公处理,但是谈华同志毕竟是我们革委会的老将,处理他必须得有足够的证据,不然下面的兄弟们不服啊。你们今天先回去,有什么进展我会去告诉你。你看好不好?”

杨君苏也觉得差不多了,便说道:“章同志,我相信你,也相信革委会。我再去劝劝我奶奶。可是我想到我奶奶都七十了,还要因为我的事奔走,我看着心疼啊。她老人家没受过什么教育,又比较固执,如果这件事长时间没有结果,我怕她做出更过激的事情。

她要气出个好歹来,我只能向上级申诉了。章同志,你是知道我的,我向往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章主任点头:“杨同志,我会向上级反映你的情况的。”

杨君苏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道:“章同志,某些人就像革委会身上的疥疮,挖出来虽然疼,但不挖出来可能会危及全身呐。我觉得,如果问题不好解决,不如索性把搞出问题的人解决了。你说是不是?”

章主任眼皮一跳,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搞出问题的人,这确实又准又狠。

杨意苏跟他说完这番话,就去苦口婆心地劝叶老太,叶老太也觉得差不多了,终于被孙女劝动了,骂骂咧咧地站起来,跟着杨君苏回去。她们往回走,两边的群众仍然紧紧跟随。

叶老太还处在表演状态,一路上又开始教育孙女:“你这孩子就是脸皮太薄,这不好意思那不好意思的。以后可别这样了。”

杨君苏表示受教:“是是,奶奶教训得是。我这人随我爸,爱面子。”

叶老太对于杨君苏的态度十分满意,终于听话了一回。她再瞧瞧两边的群众,对于自己的发挥也很满意。甚至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想法:革委会也不过如此。批判辩论不就是吵架骂街吗?谁还不会了?

热心群众一直把一行人送回杨家,在院外逗留议论一阵才陆续离开。

等到人一离开,杨婷婷赶紧关上大门。

她在县城纺织厂上班,一星期才回来一次。上次离开后,一直揪着心,这会儿赶紧问杨君苏:“姐,这次能把那个谈华扳倒吗?我就怕他缓过神再出阴招。”

杨君苏说道:“这次应该妥了。”

看章主任今天的表现,杨君苏就知道,她上次的挑拨离间起了效果。要是对方无心管,今天就不会主动站出来揽事儿。这次奶奶去大闹,正好给了章主任一个光明正大的插手谈华案件的机会。接下来的事情,她只需要静观其变就好了,她相信在整人方面,革委会的各位是专业的。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杨二宝和杨春抢着问道:“姐,接下来还有啥任务安排?”

杨君苏欣慰地笑笑:“暂时没有,你们好好修整。”

王云在旁边笑道:“你瞧瞧,他们几个处得多好,跟亲生的没差别。”

杜丽也笑着附和,家里其乐融融。

杨君苏一脸真诚地说道:“奶,你今天的表现可圈可点。你也是被耽误的人才啊。”

叶老太表面淡定,内心得意。信心大增的她对杨富贵喊道:“老头子,你去买块豆腐,中午咱改善伙食。”

杨君苏拿出粮票和钱给杨二宝:“二宝,你骑车去镇上买点豆腐和骨头,遇到卖鱼虾的也买点,今天我请客,对了,再打一瓶米酒,我请咱奶和大伯母三婶喝酒。”

杨富贵不解地问道:“酒不是给我买的?”

杨君苏:“爷,你喝了几十年了也不差这一回,我请我奶喝一回,这是我奶的庆功酒。”

杨富贵黯然,叶老太得意。她今天瞧这个孙女真顺眼。

杨二宝爽快地答应了。叶香云听说闺女要请客,也回去拿了一块腊肉和几个鸡蛋过来,其他两家也各凑了一些东西。

等到杨二宝回来时,杨新然也提着东西来了,杨家更加热闹。

三个儿媳妇去做饭,杨君苏和杨春他们在哄孩子玩。

四十分钟后,午饭做好了。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今天的叶老太是主角,杨君苏敬了她一杯酒,儿媳妇各敬了她一杯,其他孙子孙女也来凑热闹。叶老太喝得红光满面,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吃饱喝足,杨君苏和叶香云杨婷婷一起说说笑笑地推着两个孩子往家走去。

杨君苏一到家就发现家里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罗场长。

杨君苏先是讶然,随即便热情地打招呼。

温明知见到杨君苏回来了,不禁松了一口气,虽然他跟以前相比,变开朗了,但是跟不熟的人聊天还是拘谨放不开。

他看到两个孩子回来,满眼温柔:“宝宝终于回家了,我可想坏了。”

罗场长面带微笑地看了温明知一眼,又夸孩子可爱。接着,他说道:“小杨,你们四分场的公园可真漂亮,不如你陪我走走。”

杨君苏点头同意:“好的。”

第一百七十七章 拉拢

罗场长68年时被隔离审查过一年, 身心受到重创,这几年来一直在养病休息。再加上,这几年提倡党的一元化领导, 纪书记占了上风。罗场长平时几乎不管农场里的事情。

杨君苏感慨这位也是生不逢时, 再晚个几年, 农场就开始实行场长负责制了。可惜到那时,他也该快退休了。

杨君苏为了照顾罗场长,特意放慢脚步。

罗场长虽然名义上是胜利农场的总场长, 但杨君苏见到他的次数并不多。两人不熟,杨君苏也不能显得太热情, 保持礼貌客气, 态度恭敬就行。

两人寒暄了几句,罗场长开口道:“我听说你爱人被打成重伤, 我当年跟他外公很熟, 也算是他的长辈,就上门看看。”

杨君苏客气道:“感谢罗场长的关心, 我爱人这两天好多了。”

罗场长一边跟杨君苏闲聊, 一边绕有兴趣地打量着公园里的假山池塘花坛。

他点点头:“这公园造得真不错,四分场被你们管理得也挺好,我这一路走来, 看到职工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极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呐。我们这些前浪都不中用喽。”

杨君苏谦虚道:“俗话说得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大海虽广需要领航。场里有你们这些前辈镇着, 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去扑腾。”

罗场长哈哈一笑:“小杨你果然名不虚传呀, 又会说话又会办事。咱们农场年代一代中, 你和小谢是最出色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