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江望断明月台(75)+番外

作者:吾本朽木 阅读记录

江冲一个激灵醒过来:“什么?”

第51章 前锋营主将

苍阳县一农户聚数万之众揭竿而起。

朝廷调十万大军平叛。

江冲连夜从龙虎寨赶回坋州,从高振处得知这个消息时,最初是震惊,随后又疑惑。

虽然高振接到的密报中没提到反贼的名字,但江冲知道就是荆南。

荆南祖籍在苍阳。

前世荆南造反是在景仁二十八年的秋天,率领十三万农民起义军占领七座城池,和朝廷周旋了整整九个月才被剿灭。

而如今足足提前了三年不说,声势也不如从前浩大。

根据从前交手时的了解来看,荆南不是个沉不住气的人,造反是有预谋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准备不充分的前提下仓促起兵?

江冲无法从只言片字的密报中查出真相,但他却难以抑制地兴奋起来。

这是他江仲卿掌控崇阳军的第一步,也是他符宁江氏在朝堂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为了踏出这一步,他已经准备得够充分了。

“将军,末将请战!”

高振示意他稍安勿躁,“圣上点名叫你去,便是你不请战,也不能不去。只是,走之前老夫有几句话嘱咐你。”

江冲道:“愿听将军教诲。”

“教诲谈不上,不过是仗着和大帅有几分交情跟你这倚老卖老罢了。”高振摆摆手,“我崇阳四部本是由曾经的陇西郡王府兵和延州军整编而来,跟随武帝征战数年,终在收复崇阳一战扬名于世。大帅可同你说过当初定名‘崇阳’时,武帝说过的话?”

江冲想了想,“记得,家父曾说过,武帝在崇阳一战后,将麾下十八万精锐定名‘崇阳’,并宣告三军:入崇阳军者,终生效忠大梁,而非皇帝或是主帅,崇阳军可为国战,而不为一人战。”

“没错,当年大帅接掌崇阳军时,也是如此号令三军,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江冲敏锐地察觉到高振想要传达给他的话里暗含着某个意思。

是可惜驸马去得早?

还是可惜军中某些人早已经忘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

高振叹了口气,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拍拍江冲坚实的肩膀,“记着你说的话,若有朝一日执掌崇阳军,万不可使之沦为一人之剑。”

江冲一震,若非这三年的接触从未多想过,此刻他几乎都要怀疑高振也是和他一样带有前世记忆的人。

拜别高将军,江冲带着施副帅亲笔签发的调令以及三千轻骑奔赴苍阳战场,临走前,他回头看了眼并不常住的小院,他有预感,这一走,只怕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正月十七自坋州出发,快马加鞭赶到小宁州已是二月初五。

余寒未消,江冲在临时的军帐里匆匆洗了把脸,便去中军大帐面见平叛主帅施国柱。

他来得很是时候,帅帐中诸将云集,正在推演战术,一绯色纱袍缓带轻裘的中年文士坐在一旁品茶,丝毫不被帐中热火朝天的气氛所扰。

“末将步兵……”

“来的正好。”满头白发的老年武将止住江冲行礼的动作,将他拉到沙盘前,示意正在沙盘前冥思苦想的年轻军官让开,强行将江冲按在沙盘边上,“你来替他。”

江冲看了老者一眼,恭敬道了声“是”,便毫不客气地接过前人手中的令旗,仔细观察起地形和双方兵力分布。

在江冲观察并思索该如何行军的时候,众人也在围观他,传说中的“大梁第一美男子”仿佛并不符合京城遍地浮华的那种纤弱文质彬彬的审美风格,反而是带着常年在军中和土匪打交道的凶悍。

江冲察觉到对面的视线,龇牙一笑,那种扑面而来的野性更鲜明了。

对面的青年军官一愣,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但方才那种让人心跳加速的感觉仍然久久不能散去。

“撤兵,前锋变后军掩护,谷口设伏,加修关防……”江冲拿着令旗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指挥两侧拿着长杆的小卒撤去前方大部分兵力,并在敌方可以看得见的位置修筑粮仓数座。

等完成这一切之后,又重新调整了关卡中的兵力排布,然后放下令旗,向那位老者道:“我输了。”

众人皆愣。

是真输了,从江冲拿到令旗的时候就知道这盘输定了,他所做的只不过是保留实力,借助山势,尽可能地输得体面些,如果在实战中,后方能有援兵的话,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老者捋着胡须笑道:“放弃前方平原阵地,以少量兵力掩护大军撤退,壮士断腕,不错。谷口设伏,修假粮仓,固守关隘,保留实力消耗对方士气,不错。能在这么短时间中想到最合适的战术,调度有方,进退得宜,输也输得大气,不错。”

一连三个“不错”让帐中诸将目瞪口呆,施帅何曾这样夸过旁人?

“末将惭愧。”江冲知道自己过了第一关。

说话间,施国柱已经回到了上座,微笑看着他。

江冲整了整衣冠,上前拜见:“末将江冲拜见大帅,拜见吴监军。”

“免礼。”施国柱微笑点头。

绯袍文士连忙过来扶他,满脸堆笑,一腔热情像是故意做给旁人看的:“侯爷快不必多礼,多年不见,想不到竟在这见到侯爷您。下官离京前,圣上还常跟下官说起对侯爷您很是思念,就连太子殿下也时常提起侯爷您。”

遇见老熟人,江冲险些一口老血梗在心头。

这监军姓吴,按这辈子来讲,只见过一两次,连名字都记不住。

但在前世,江冲奉旨远征东倭的时候,这位官拜枢密副使,正是当时的监军。

从前的种种过节就不提了,江冲是不想再在打仗的同时还要伺候这位连马都骑不利索的官老爷。

“末将谢陛下挂念,谢太子殿下挂念。”江冲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然后对施帅道:“末将奉高将军之命带三千兵马前来听候大帅调遣。”

施国柱看过文书调令确认无误,对左右两列将军道:“本帅等候已久的前锋将军在此。”

诸将:“?”

江冲知道施国柱怎么想的,眼下叛军不成气候,实在没必要放在眼里,正好给自己当了磨刀石。

但一场沙盘推演就定下由自己统领三万前锋营,未免儿戏。

施帅不看旁人,只看江冲:“能胜任否?”

当然能,别说区区一个前锋营,就算施国柱当场给他退位让贤,说“不打了,咱调头打安伮去”,江冲也能泰然接过担子。

“末将定不辱使命。”

众人看呆,这对将帅还真是……一个敢给,一个敢接啊!

江冲接了军令便要即刻奔赴二十里外的前锋大营,从帅帐中跟着他出来的还有方才赢了沙盘但被江冲笑容迷到心跳失常的青年。

这青年姓金,叫金默,是前锋营的右校尉。

“金校尉……”

“将军叫我子言即可。”金默忙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