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顾芳华(232)

作者:琴瑟花 阅读记录

燕少洵看洪正帝没有开口阻止,显然是不赞同谢洛所说。毕竟洪正帝是明君,可不是几句吹捧就晕头转向的昏君。

毫不客气怼回去:“高见不敢当,不过比起某些人信口雌黄,我觉得稍有可取之处。”

不等谢洛反驳,燕少洵就直接道:“我大周几百年的太平,是历代先祖殚精竭虑,边疆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可不是靠仁义!”

“落后就要挨打!开同化馆?为异族人免费提供食宿?让他们把我大周先进的东西学回去,然后转过来打我们?谢洛,你知道到时候,我大周百姓会如何颠沛流离吗?会被他们欺辱得多惨烈吗?”

“如果仁义就能服众,那你在战场上和敌人讲仁义啊!看看敌人的刀剑杀不杀你!”

燕少洵几次差点将后世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说出口。道理,只能和讲道理的人说,同畜生讲道理,他只会咬死你。

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顿时搏来武将那边,阵阵叫好声。

废话!战功都是用血和命拼出来的,要是仁义有用,那让那群唧唧歪歪的文人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感化敌人。

当然文臣那边,不少人面露不敢苟同之色,只是碍于洪正帝还没有开口,不好说话。

洪正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环视满殿文武百官,心里十分满意燕少洵所说。不过面上还是要斥责道:“好了,不得胡说八道。”

燕少洵见好就收,知道刚才自己的表现,已经足够引人注目,朝中没有蠢人,就看谁会靠过来。

“儿臣知错。”

说着,燕少洵昂然退回燕容凌身侧。

谢洛被说得哑口无言,半晌无法反驳,还是礼部尚书胡轩成出来圆场。

“皇上,微臣觉得谢洛和五皇子,说得各有道理,只是过犹不及。”

洪正帝玩味笑道:“过犹不及?燕容凌,你说。”

燕容凌被洪正帝点名,仓促之下拱手行礼,快速在心里组织语言。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五皇兄说得有道理,只是方式可以改进。”

“哦?说来听听。”

洪正帝有点好奇,燕容凌会如何回答。

燕容凌回答道:“回父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仁义教化异族可以,但必须要我们大周,在绝对的强大时。”

“你觉得同化馆不可行?”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状元萧遥

燕容凌正色道:“开办同化馆,可行。只是方式要改变,不能让他们白吃白住白学。”

洪正帝本还想追问下去,又看不少老臣都在观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没到时候,还是要缓一缓,再压一压。

“萧遥,你的策论朕看了,同燕少洵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来说说,该如何仁义的同化异族?”

这可是道即兴的难题,在场的其他学子,都在心中庆幸:还好皇上没有问自己。

萧遥胸有成竹,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后,朗声道:“回皇上,四周列国要是仰慕我大周文化,可以来京城学习。只是寻常去学堂读书,也要束脩,怎么能让友邦陷于读霸王书的窘境。”

这话萧遥说得十分巧妙,雅俗共赏,让文武百官都会心一笑。

燕少洵也有点佩服,只有游历天下,看过各种风景,领略各种风土人情的人,才能说得出这番话。

洪正帝龙颜舒展,含笑道:“萧遥,那你觉得,如何我们能仁义,友邦又不至于陷入窘境?”

萧遥笑道:“很简单,各取所需,让他们拿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来换。比如扶桑学子,可以用珍珠、珊瑚来交束脩,而回讫学子,则要以汗血马种,高丽学子用山参,苗疆学子用灵药。”

“我们可以教导他们仁义礼智信,更要教导他们大周的强大,不可战胜。让他们想起大周,只有臣服之心,而无进犯之意。”

萧遥讲得深入浅出,十分清楚明白,洪正帝在心中感叹,果然是栋梁之才。

谢洛还在负隅顽抗:“萧兄,这样一来,我泱泱大国风度何在?”

萧遥脸上一贯柔和的笑意,缓缓沉下去,讥诮道:“谢兄,你可知。皇上勤于政务,每日殚精竭虑,可大周因为天灾,仍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你可知边疆战士,刮风下雪,操练无一日懈怠,可每当强敌来犯,还是死伤无数?他们用血肉之躯,来为我们换得安居乐业。”

“而谢兄,你的仁义、风度,何不用来给他们?给我们大周子民?”

谢洛张张口,想要反驳,可实在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洪正帝这才笑道:“萧遥、谢洛,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不如回去之后,各写一篇策论,交到丞相府,由丞相呈给朕。”

上一篇: 醉枕东都 下一篇: 火葬场替身不干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