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芳华(233)
“微臣(学生)遵旨。”
接下来的几人,要不老生常谈难有新意,要不拾人牙慧,照本宣科。
洪正帝含笑听着,都不以为然。
最后,才有点期待的问道:“李清仪,你是上里李家子弟,出身富贵。为什么会如此关心民生百态?就连居安思危,也能想到百姓生活?”
李清仪个头不高,人却十分俊美,笑容腼腆,远不似他文章犀利。
“回皇上,治大国,若烹小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百姓生活,民生百态,才最能反映如今世道是否安稳的标准。”
洪正帝似乎在想什么,出了一会神,等回神过来问道:“李清仪,你师从何人?”
李清仪面上缅怀之情,溢于言表,回答道:“回皇上,谢道林老师晚年就住在上里。学生三生有幸,曾伴随老师几年。”
“谢道林,原来如此。”
洪正帝点点头,谢道林可是饱学之士,曾是先帝时期的状元。后因妻族卷入当年夺嫡之争,导致妻子难产而死,心灰意冷之下挂印而去,从此寄情山水。
说起谢道林,洪正帝看了看萧遥同李清仪,戏谑道:“谢先生大才啊!今日就有他两位学生齐聚一堂,朕也难分高下啊!”
萧遥知道,老师后来收了李清仪做关门弟子。可李清仪一直都不清楚,师兄究竟是谁。
一急之下追问道:“皇上是说,师兄也在我们之中?”
洪正帝笑起来,调侃道:“怎么,萧遥,你还想瞒着你小师弟?”
萧遥忙道:“不敢,清仪师弟,本想殿试之后,再邀你彻夜畅谈。没想到皇上先成全你我二人,多谢皇上。”
李清仪喜出望外,真没有想到,师兄竟然是名满天下的辽东萧遥,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不过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还是要先等皇上下旨定名次。
洪正帝将考卷重新排列,又亲笔写下名次,然后交给王公公,由他当众宣布:“本次秋闱,状元——萧遥!榜眼——谢洛!探花——李清仪!传胪——王沛!……”
随后,汪公公将名次传到殿外。
外殿候着的人,赶紧在皇榜上添上前十名,然后飞快出宫,贡院门口还等着贴皇榜呢。
消息传到后宫,绿菊禀报给顾芳华,“郡主,萧公子中了状元!”
果然,这还是和上一世一样。
那很快萧遥就会动身回辽东,路上将会葬身狼腹。顾芳华有点踌躇,到底该如何把这消息告诉他呢?
钟太后也得知萧遥高中状元,正和安国公王老夫人闲聊。
“福灵啊,有个好孙子。”
“那可不是,不像我家那混小子,成日不着调,气得我打他都没劲了。”
钟太后瞄了一眼,坐在下面的清平侯夫人,悄声道:“定了?”
王老夫人很隐蔽的,翻了一个白眼,然后悄悄摆摆手,泯泯嘴,意思是没成,她不满意。
钟太后笑眯眯道:“你呀,还是这样火眼金睛。”
“太后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是宁缺毋滥。她们以为是个侯府嫡女,琅儿肯定会满意,其实啊,燕长棠都看不上的玩意儿,凭什么琅儿捡破烂?”
王老夫人面上一片宝相端庄,说出口的话却刻薄无比。
钟太后笑眯了眼睛,低声咬耳朵道:“侯府嫡女都瞧不上,那看中哪家了,哀家帮你赐婚。”
王老夫人调侃道:“太后,我还真看上两个。只是,一个是你捧在手心的明珠,我可是提都不敢提。另一个嘛,琅儿又受不住她打!”
这话说得,让钟太后一乐,两人你来我往互相调侃,说得起劲。
姜皇后端坐在哪里,耳朵伸得老长,可也听不清楚她们究竟在说什么。小声问白贤妃:“你知道太后同王老夫人,在说什么呢?”
------------
第一百八十章 女儿心事
其实,白贤妃也有点好奇,钟太后同王老夫人说什么,那么高兴。
“娘娘,嫔妾也不知道。”
姜皇后斜睨白贤妃一眼,不满道:“你不知道?白锦瑟不是要嫁给王琅?虽然王琅是不着调,可毕竟是安国公一脉单传。好姻缘啊!”
白贤妃谦恭道:“娘娘,这些都是嫔妾大嫂在操持。再说,这婚姻讲究你情我愿,还要看王家的意思。”
姜皇后微微扯嘴角笑了笑,这能不成吗?装模作样!
皇榜一开,几家欢喜几家愁。萧安和路常他们,赶紧让人放鞭炮,给辽东去信,又将准备好的红封拿出来,给络绎不绝前来报喜的人打赏。
还要准备一个黄道吉日,广开宴席,邀请亲朋故交以及同科。
慈宁宫清芷殿一角,段婉清正和白锦瑟,还有燕晴琴、姜雅萱,凑一起说话,讨论的也是刚才的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