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果然为人要谨慎,嘴下要留德。
*
魏王和哥儿自尽的消息一传到京中,果然在京城百官中又添了一把火。
之前百官被李嗣源拒绝,有不少就打起小心思,想着要不要等着魏王回来,再进行下注,或者甚至用魏王,来逼迫李嗣源让步,换更大的筹码,可谁知道转眼间,魏王自尽了,任圜领着征蜀大军,被石敬瑭堵在了关外。
这下群臣老实了,也惶恐了。
心知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宰相带着群臣,又一次来到李嗣源府外,请求李嗣源登基。
李嗣源再次拒绝了。
可这次大臣们可没敢走,而是开始接着请求,在大臣们又请了两次后,李嗣源终于松口,不过他没说他登基本称帝,只是同意进宫。
于是,李嗣源被一群大臣,簇拥进了宫,因为端明殿此时停着李存勖的灵,李嗣源就在旁边的兴圣宫下榻,正式开始了监国。
李嗣源既然监国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个过渡,下一步肯定登基,登基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谁表现的好,就可能成为李嗣源的心腹。
于是所有臣子都开始摩拳擦掌地,好好在李嗣源表现一下。
而首先出手的,就是太常卿李琪,李琪是梁朝宰相,李存勖灭梁后,降为太常卿,李琪本来就对李存勖有旧怨,如今李存勖死了,李嗣源上位,李琪瞬间扬眉吐气,立刻打算好好抓着这个机会翻身,凭着自己出色的文采,李琪洋洋洒洒给李嗣源写了一份上书,送到了李嗣源御案上。
而整篇上书,除了把李嗣源吹得仿佛战神下凡,就只有两个中心思想。
李存勖残暴不仁灭国,理应上谥号“厉”。
监国英勇神武,得天下,理应改朝换代,建立新朝,做开国皇帝。
李琪对自己上的这份书十分满意,他既踩了前面皇帝一脚又捧了李嗣源,李嗣源看到后,定然会高兴。
然而这份上书上去,李嗣源高兴不高兴不清楚,端明殿,已经有人气炸了。
于是,朝廷第一次群臣pk,国本之争开始了。
第46章 国本之争(第二更)
李府
李琪坐在主位上, 摇着扇子,看着下面高朋满座,一改往日的冷清, 不由有些自得。
“太常卿今日这道上书上的好啊,不愧是大才子,这写奏章的速度, 果然非我等可及。”旁边突然传来一道略微含酸的声音。
李琪摇扇子的动作一顿,看过去, 是房州司马任赞, 顿时笑了,“任兄何必这么说,只是任兄任职的地方远了些, 要是任兄之前也在京中,这上书小弟定然比不上任兄。”
任赞顿时仿佛被戳了痛处,涨红了脸。
任赞和李琪一样,两人都是昔日的后梁的旧臣,并且两人当初都还是朱温手下的翰林学士,后来朱友贞上位,为了制衡朱温的两个旧宰相, 需要再任一个宰相, 任赞和李琪两人就争起了相位, 李琪凭着和朱友贞的宠臣关系不错, 成功拜相, 两人自此结下了梁子。
而后来后梁灭亡,李存勖改朝换代,李琪身为宰相,只是被贬为太长卿, 可任赞却由翰林学士贬为房州司马,一直到几天前李存勖身死,眼瞅着又要改朝换代,任赞才偷偷借机跑回来,打算活动一下,谋个京官。
所以李琪如此说,简直是戳了任赞心窝。
任赞顿时恼了,就站起来要离开,旁边人忙按住他打圆场,“大家都是昔日后梁旧臣,如今李嗣源登位在即,大家还是该摒弃前嫌,坐下来一起谋划的好,这可是事关大家前途,马虎不得。”
任赞听了,这才甩甩袖子坐下。
打圆场的这人又恭维李琪说:“太常卿素来和霍彦威孔循两位大人相交甚好,这次霍将军救监国于水火,孔大人献了汴京,两位大人即将飞黄腾达,太长卿这道上书上的正是时候。”
李琪听了果然大悦,自得地说,“霍将军和孔大人因着也是梁朝旧臣,新朝后一直被打压,如今立了大功,早就想改朝换代,洗脱前朝旧臣的身份,我这次上书,也已经和霍将军孔大人通好了气,两位大人都觉得此时正是绝佳的时机,等明日咱们一起去宫中找监国上奏,事成之后,定然少不了各位的好处。”
底下大臣听了,自然是满口应许,其实他们此次来,就是听到李琪攀上了霍彦威和孔循,才来上赶着巴结,霍彦威因救了李嗣源,正受李嗣源宠信,又因石敬瑭不在京中,如今京中大营的兵权暂时由霍彦威代掌,可谓是京城头一号红人。
李琪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人想什么,可他素来喜欢别人追捧,再说这次霍彦威和孔循答应他事成之后举荐他入政事堂,李琪更是乐得当这个中间人。
当然,霍彦威和孔循只是想让李嗣源改朝换代,建立新朝,两人洗去前朝余孽的身份,至于给李存勖上谥号,这完全是李琪自己写文章乱发挥的。
不过很快,霍彦威和孔循就知道这找中间人办事,中间人随意发挥会带来多大的坑了。
……
兴圣宫
“臣等叩见监国。”霍彦威孔循李琪带着一群朝臣向上位李嗣源觐见。
“彦威和孔循来了。”李嗣源正一手抱着林从一边看石敬瑭发来的西蜀塘报,抬头看到是霍彦威孔循,顿时心情大好,直接让人赐坐。
李嗣源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一个人就特别偏爱他。之前霍彦威救了他,李嗣源如今就看霍彦威怎么看怎么顺眼。
“爱卿们怎么有空来宫中看本监国?”李嗣源问的是众人,看得却是霍彦威。
霍彦威顿时十分受用,忙起身说:“监国如今入主宫中,不日将登基为帝,臣等先来道贺。”
对于霍彦威,李嗣源就没了对两个宰相的冷淡,笑着说:“本监国能有今日,全靠彦威你昔日仗义相助。”
霍彦威忙连说不敢。
李嗣源很是实诚,“彦威你不必谦虚,昔日本监国被困魏州,若无你护送,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如今本监国否极泰来,怎么能忘了你雪中送炭的功劳呢?彦威,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只要本监国能满足,尽可说来。”
众大臣顿时对霍彦威投来羡慕的目光,霍彦威也一阵激动,不过霍彦威可没趁机给自己要官,他功劳在这,李嗣源登基后,肯定会大封群臣,到时一定少不了他的,所以倒不如……
霍彦威躬身说:“末将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想要的,只是有一事,想请监国定夺,昔日唐帝因自觉曾被昭宗皇帝赐名,沿袭了唐朝,而号国号为唐,如今大唐气运已绝,监国登基后,应改新国号才是。”
李嗣源是个纯武夫,压根不懂国号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不就是他登基称帝么,国号什么选一个不就是了,不过听到霍彦威提,还是考虑了一下,只是他也想不到这里面有什么关系,正好看到李琪在这,他是太常卿,正管这个,就问道:“李爱卿怎么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