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275)

作者: 薄月栖烟 阅读记录

不等秦缨道谢,她又忧心地看向谢星阑,“谢大人,县主的安危便交给您了。”

谢星阑不曾下马,此时颔首,“自然。”

见陆柔嘉眉间多有忧愁,秦缨笑着将她揽入怀中,“好啦,没有那般凶险,至多月余便可归来,我人虽走了,拜托你的差事可不能忘,等我回来,我要陆小神医的药理集录——”

陆柔嘉靠在秦缨怀中,人呆了呆,待回神,秦缨已将她放开,“你也保重,若见到岳仵作,且告诉他一声我去了何处,这月余若有何差事,便只能靠他自己了。”

陆柔嘉眼眶微润,“好,我知道。”

秦缨不打算耽误工夫,便道:“急着赶去南沧渡,便不多言了,我们就此作别,你乖乖回去莫要挂念。”

陆柔嘉看着秦缨重回马车,很快车马催动,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南下的官道,待扬起的烟尘散去,陆柔嘉才上马车回城,但马车还未走到城门之下,紫菀忽然“咦”了一声,“小姐,那可是长清侯府的车架?”

陆柔嘉朝外看,果然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而那驾车之人,不正是崔慕之身边的小厮崔阳?她眼珠儿动了动,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是,或许是来送县主和谢大人的,只不过可惜,他来晚了,不用管他,咱们回医馆。”

白鸳正有些不舍地回望帝都,忽然远远地看到一辆马车从门洞驶出,又有些怅然地停了住,她踌躇片刻,猜测道:“县主,奴婢刚看到又有马车出来了,好像是来送人的,不会是李姑娘的车架吧?”

秦缨也趴去窗口回看,但马车早驶出二三里,哪还能看得清,便可惜道:“没见着的确遗憾,不过没事,我们很快便回来了。”

朝霞散尽,一轮秋阳破云初升,金灿灿的朝晖中,巍峨的帝都剪影越来越模糊,白鸳坐回来,忧心道:“奴婢还是头次离京,此番异地办差,不知能否顺利。”

秦缨目光滑过萧瑟秋景,往不远处的谢星阑背影看去,她拍拍白鸳手背,“你放心,便有波折,咱们也只会有惊无险。”

第112章 公子

云沧江自大周西北的朱雀山发源, 流经宾州、肃州,又从京城以东南下洛州,距京城最近的南沧渡口坐落在万年县东南, 从明德门出发,车马快行三四个时辰才可到达。

这日秋光晴好, 行至午初,谢星阑在一处山村茶舍喊停了队伍。

至此刻,秦缨方知走水路实在明智, 她们乘马车拖慢了行程,一路上的补给食宿亦难周全, 且只是乘车疾行了两个多时辰, 她和白鸳便快被颠散架了, 若如此赶半月路, 实难想象何等疲惫。

待入茶肆落座,谢星阑随意要了茶点后道:“茶舍简陋,暂做歇息, 再走一个时辰便可到南沧渡,上了船便安生许多。”

白鸳有些嫌弃地打量了茶肆一周,见茶碗茶壶送上, 便要为秦缨清洗茶盏, 秦缨笑着制止她,“都是干净的, 到了外面不比府里,咱们也粗豪些。”

白鸳呐呐点头, “是, 县主。”

谢星阑亲手给秦缨倒茶,“出门在外, 换个称呼。”

白鸳眨眨眼,“是,小姐。”

秦缨也觉如此最为稳妥,谢星阑这时从袖中拿出一细白瓷药瓶放在秦缨跟前,“你未走过水路,此番许要晕船,这是备好的丸药,你与白鸳服下,到了渡口登船少遭些罪。”

秦缨有些意外,拿过瓷瓶打开,里头果真数十粒丸药,她倒出两粒分给白鸳,待服下之后才道:“昨日才定下章程,何时备得药?”

谢坚与沈珞几个坐在隔壁桌案上,闻言立刻道:“县……小姐您有所不知,昨日公子离开侯府便吩咐人去渡口定船,又令人去备药,是早便替您想好的,本来小人也以为要走陆路,不想——”

谢星阑眼风扫过去,谢坚话头一顿,忙捧着茶碗饮茶,见秦缨将瓷瓶收在自己袖中,谢星阑便道:“我常在外行走,自然知道途中有何波折。”

秦缨正要开口道谢,茶肆的老板娘端着点心面饼走了过来,“小店食物粗陋,尚可果腹,还请公子和夫人莫要嫌弃……”

这等乡野茶肆,本就是客旅歇脚之地,吃食自难精细,老板娘见秦缨与谢星阑衣饰华贵,这才多言一句,但此言刚落,在场众人神色皆是微变。

白鸳眉头一竖道:“您看差了,这是我们小姐,并非夫人!”

刚放下碗碟的老板娘一愣,忙道:“小人眼拙了,请小姐恕罪——”

秦缨面不改色,此刻摆手作罢,待老板娘走远,白鸳无奈道:“这妇人也太不会看眼色,怎能生出如此误会?”

谢星阑面上无波无澜,秦缨看了眼他,也不以为意道:“谢大人他们未着公服,这世道亦少有年轻女子与男子同行,自然容易误会,她们不认得咱们,没关系的。”

白鸳噘噘嘴,“便不能以为是兄妹?”

谢星阑将桌案上的碗碟往秦缨跟前推了推,“先用饭。”言毕又看了眼白鸳,“此番离京暂掩藏身份,以免行事不便,旁人皆过客,爱怎样想随他们去吧。”

谢星阑言辞沉肃,极能说服人心,白鸳一听反觉得是自己大惊小怪了,她抿了抿唇,只好轻声应下。

用完午膳,秦缨不多歇息又上了马车,一行人沿着官道直奔东南,一个时辰之后,可供两辆马车行走的黄土道上忽然车马人流密集起来。

谢坚轻喝道:“公子!快到了!小人先去找咱们的人接头!”

谢坚催马,不多时便没入了人群之中消失不见,秦缨半掀了帘络朝外看去,只见通往渡口的方向汇集了不少运货的牛车,而络绎不绝的人潮中,有不少带着家小的,衣饰富贵的商绅和裙钗精美戴着帷帽的贵妇人,更多的是面庞被晒得黝黑,一身粗布短打正辛勤搬运的码头工人……

马车速度减慢,迎面而来的风沁凉腥潮,秦缨越过人群,往远处高耸的桅杆看去,停靠在渡口码头的楼船不少,在楼船之后,是浩荡静谧的云沧江水滔滔南下。

谢坚回来得很快,“公子,我们要的船定好了,此船直达楚州慈山县,中间除了补给,不做任何靠岸停留,只凭此便要少耽搁两日功夫!”

谢星阑和秦缨闻言眉眼微松,皆是满意,待跟着谢坚到了码头边上,果然看到几个着便装的翊卫等候在岸边,几人身后停着一艘两层楼船,数个船工正准备起帆。

见到谢星阑,其中一人上前禀告道:“大人,小人们来的时候这艘船上只有一位南下的公子,也是往楚州去的,他不愿客船多做停留,老板正犯难之时,小人将剩下的仓房尽数包下,船老板自是乐意,都安排妥当了。”

谢星阑吩咐人搬秦缨马车上的箱笼,不多时,将车马交给翊卫,自己一行自浮桥登船,船老板是个三十来岁名叫付彪的中年男子,心知谢星阑和秦缨的身份非富即贵,毕恭毕敬地前来行礼,又亲自将二人引向二楼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