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1052)

作者:九悟 阅读记录

贾环满意的点头,正准备休息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一名十六七穿着淡青色薄袄的少女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银盘,上面是官窑茶具。

此女容貌清纯秀丽,行走间,葱黄的绣花鞋不露,身段婀娜。很美丽的姑娘!

少女行礼,低头道:“娥娘见过贾大人!”然后,懦懦的半天说不出话。一张瓜子俏脸憋的绯红,香腮两团酡红的红晕,令她娇艳难言。

贾环好笑,他哪里不知道怎么回事?洒脱的道:“行了。你们郭家的美意,我心领了。你回去吧!”

郭娥娘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郭纶的孙女。其长子的女儿。当日,胡商骨利就是想要讨此女为妾。其美貌之名,敦煌皆知!有好事者称其为敦煌第一美女。可见一般。

郭娥娘愣了下,心里松口气,随即站起来,谢道:“谢贾大人!”

在进来之前,她想了很多,但她没想到竟然会如此简单的“过关”。传说中,这位贾参议,风流多情。她自问有几分姿色。

这是她和贾环的第一次见面,要说讨厌贾环,肯定不会。但是,她非常的抗拒家里用这样的方式,将她送出去。她所幻想的婚姻:应当是有一个英俊的男儿,骑着马,过敦煌,令她倾心相许,然后风光下嫁。

贾环笑一笑,摆摆手,温和的道:“不客气。你去吧。郭员外那里,我会说明白。”

美女在他面前,多少还是有点优待的。

他娇妻美妾数人,感情深厚。但,绝不会自恋到认为天下的女子见到他就会一见倾心。哭着,喊着要跟他。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无意当这种恶人。

郭娥娘展颜一笑,“谢贾探花!”高挺的鼻子,充满灵性的大眼睛,很有立体感,在笑起来时,透着一种朦胧、清冷的姓感。十六七岁的少女,竟然有如此风情。

她正要走时,外面钱槐欣喜的声音在走廊中响起,“三爷,三爷,家书。”

贾环一听,顾不得郭娥娘,大步跑出去,“拿来。在哪里?快拿来。”

小雨淋在庭院中的梧桐中。满树黄叶。走廊上,钱槐手中拿着厚厚的一叠书信,装在油纸包裹中。“三爷,这里。”

贾环拿过来,就在客厅里,拆开书信,凝神阅读起来。

“夫君惠鉴,再启者钗。风雨晦明,时殷企念。家书至而天已秋,妾病愈亦再思君。山高路远,乘梦难至。西域极地,问君平安?夏末秋初,携诸妹游于莫愁湖畔,闻君之词,唱响渔舟,如在昨日。思往昔闺中君语,轻诵君赠妾诗,潸然泣下…”

“姐姐…”贾环低声轻唤,眼中微红,心头仿佛被堵着。思念,在心头,在回忆的画卷中,漂浮。。他又如何能忘记她的微笑,戏虐,娴静,秀雅。

他当日离金陵,安慰宝姐姐说:难得夫妻是少年。终究是为他的追求做掩盖。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贾环心情激荡,接着拆第二封信。

“环哥惠鉴,敬启者黛。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贾环只读这一句,眼泪便落下来。

这是诗经秦风中的句子。为女子写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形容他此时,很贴切。感同身受。他能想见林妹妹拿着细管笔,坐在她喜欢的窗前的檀木椅中,在湘妃纸笺上,徐徐的,一字字的写下这段诗句的心情。

想着今年春,在金陵时,和林妹妹相处的一幕幕: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想和林妹妹说一会话,看着她,都不能。

情绪激荡,贾环再也读不下家信,走到里间的书桌边,将他记忆中的纳兰性德的原词录下来。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他吟诵了几遍,心中的相思之情,不减反增,并未排解。将毛笔放下,喟然叹道:“走吧。”

带着钱槐,先行离开郭家。

他并不是一个喜欢情绪外露的人,读家书,自然是在自己家里最合适。而这会儿,实在是情难自禁!再者,他想要给她们回信。郭家这里并不合适。

贾环在书桌边书写时,郭娥娘在一旁观看着。她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鉴赏这首词的精妙。传世之作!这样的诗词,就这样简单的,遗弃在她家中的书桌上。

而等贾环放下笔,看都没看她一眼,径直离开,她心中浮起些难言的情绪。

她以为她的姿容,足以引起任何男子的关注。所谓:贱妾蒲柳之姿,只是谦词而已。

然而,贾环很有风度的拒绝她家中的安排,很和气。但,等到她目睹贾环看到他的家书时的反应才知道,她在这位名满天下,手握大权的男子心中,只怕真的如蒲柳之轻。

她好像错过了什么。

第八百零五章 伤兵营

一敦煌,城西,贾环府中,长灯一夜未熄。

时至五更,贾环还在书案边提笔缓书。给他的家信,不仅仅有宝钗、黛玉的书信,还有薇薇、诗诗、韵儿、香菱、如意、晴雯等人以及三姐姐探春、贾政等人的书信。

贾环的孤影,照射窗纱上。

不知何时,窗外的小雨渐渐的停歇。

天色渐明。敦煌城中几十辆马车出东门。络绎不绝。俱是西域布政司的文官。他们被一支数百人的骑兵护送着前往瓜州参加北山战役的公祭。

稍后,城中的武将队伍,亦在副将苗骐的带领下,出发前往数百里外的瓜州城。

而此时,城南郭府,郭家的家主郭纶作为当地的名流、缙绅,亦收到邀请,准备出发。

郭家长子在花厅中,和父亲说着话,郭纶正看着书信,外头奴仆们正套着马车,准备行李,特产。他去瓜州,自是要寻找机会“拜访”下权力人物们。

郭家长子道:“父亲,娥娘的婚事…”在他看来,既然贾参议并未明言给郭家分配“战利品”的份额,这件事最好就此作罢。他很疼爱自己的女儿。

郭纶看了长子一眼,心中摇摇头,虎父犬子。道:“你看看这封书信。”

郭家长子接过父亲顺手递来的书信。这是贾环命人送来的书信:本官亦欲在敦煌开办报纸,行销西域,郭员外可助我一臂之力:望于月内筹银5万两。

“这…”郭家长子抬头看向父亲,心中刚才关于女儿的婚事的想法,顿时又迟疑起来。郭家跟着贾参议办报,在这份西域第一大报,官报中参一骨,好处何其之大?

郭纶笑一声,道:“行了。收起你那小心思吧。你想联姻,贾大人未必同意。我准备选派族中的子弟,跟着贾参议做事。”阖府上下,都说他是大家长,蛮不讲理,难道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女好?眼光啊!

上一篇: 奉旨和亲 下一篇: 天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