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1053)

作者:九悟 阅读记录

郭纶的三子郭灌从门外进来,听到这话,心中活泛起来。他留在家中,和大哥、二哥一起,将来能分多少家产?他想起那日在胡商骨利府上,看到那种令人浑身颤栗,热血沸腾的场景!那是他所向往的!

将近半月,北山山脚下战场残余的痕迹,依旧存在。染血的土壤,诉说着那晚惨烈的战斗。

任何胜利,不管是大胜,还是小胜,都不是嘴炮喷出来的,而是要用鲜血,用命去换来。

瓜州城坐落于疏勒河畔。亦是沙漠中的绿洲。周长十五里,城中人口约3万。小于敦煌。但,五六万大军云集在此。并有征调来的十几万民夫,穿行在嘉峪关、敦煌、瓜州等地。在九月中旬时,城内城外,各种生意异常的繁华。

大胜之后,军中将士轮班休假。腰中带着赏钱,买酒大醉,或找胡姬寻欢。征调的民夫亦准时拿到工钱。这都带动着瓜州的消费。瓜州周边的卫星城常乐城中的商贾都赶来做生意。

秦弘图骑着马,从瓜州城东的军营中出来,看到路边相熟的几名效勇营小旗,在简易的酒肆中,和几名白皙、风满的胡姬调笑。禁不住一笑。近来,瓜州城内外,最走俏的生意其实是青楼生意。回首,眺望着北山脚下垒起的胡儿京观。打马到设在城北的伤兵营中。

他昨日就跟着上司杨渭抵达瓜州。他由乐副将帐下被抽调至黑衣新月卫中当书吏。

伤兵营的营帐单独的与军营隔开。占地很广,约有十几亩,分为数个区域。

北山战役,固然是大胜,总计斩首5万,俘虏近10万人。但,周军同样亦有损失。

秦弘图的目的地是轻伤营。他的好友易俊杰在当晚追击的时候摔下山路,小腿骨折。

一路走过去,大夫、学徒、运送各种药物、物资的人员,以及来探望的军中将士不少,人来人往。处处充满着烈酒的味道。场地上到处是架着的大锅,正在煮着白色布条。这几日有雨,晾晒不方便,全靠沸煮消毒。

骨折,在大战余生之后,只算轻伤。秦弘图问了几名学徒,找到易俊杰所在的营帐中。

他正架着腿,在铺着枯草的羊毛毯上和人吹牛,“诶,老哥,这种井然有序的战后救治工作,必定是出自我们闻道书院的旗帜人物贾子玉之手。想当年,雍治九年,我们在妙峰山下救灾,和窑工一场大战,就是这样处理的。”

营帐中,十几名受伤的周军,正听着易俊杰吹牛。他们年纪从十五岁至三十多岁,每个人身上的伤情各不一样。基本都是外伤。有的脑袋受伤,有的手臂受伤。大多穿着周军发下来的红色鸳鸯袄。都浆洗的非常干净,里面的棉花缝的严实。这是后勤部门的功劳。

其中一名坐在角落,半倚着,穿着蓝色棉袄的中年男子,很看不惯易俊杰吹牛的样子,出声讥笑道:“听易兄弟这么说,军中凡是有益的变化都是贾探花的功劳,那还要齐大帅干什么?”

“噗嗤!”

四五名士兵笑起来。这牛皮吹破了。

易俊杰一脸络腮胡子,很是不忿,正要辩解。正好,秦弘图掀开门帘子带着冷风进来,笑劝道:“俊杰兄,我来看你了。”将带来的肉食、酒水,和一众将士分了些。与易俊杰闲话、吃酒。

易俊杰在闻道书院时就是“包打听”,十分活跃,性格外向,有着一脸络腮胡子,很粗犷。这时,不忿的道:“老秦,你评评理,我说的是真的,这帮犊子还不信?”又道:“我说的你们不信,我这位兄弟,两榜进士,云骑军宣抚使,现供职于黑衣新月卫,他说话你们该信了吧?”

云骑军便是副将乐白麾下三营京营的统称。乃是周军主力中的主力。

康把总冷笑。斜睨着秦弘图、易俊杰。他看不起军中的文吏。

但,其余的十几名老兵肃然起敬。两榜进士,岂是等闲?到哪里都是受到人尊敬的存在!

秦弘图皮肤黝黑,个子高大,孔武有力,但却是非常内秀的一个人,微微一笑,道:“军中将士得以救治,当然是大帅的军令、恩德。贾参议只是大帅幕府中的一员。”

康把总傲然的一笑。

秦弘图话锋再一转,声音毫无波澜,很平静的道:“明日全军在北山山下举行公祭,祭祀此战死去的同袍,以及被胡儿屠戮的汉人。届时,会由贾参议宣读他为将士们写的祭文!”

一名瘦瘦的军士忍不住感叹道:“贾大人的文名,国朝皆知。有他作文,我辈将士死战于此,日后一定不会籍没无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名小校,亦知其中的道理。

接着,几名军士感慨的出生附和。

康把总脸上的笑容当场便有点挂不住了。他不满易俊杰吹嘘,质疑贾环献策的功劳,但现在这样场景,怕是都信了吧?要知道,明天的祭文都是贾环写的,可知齐总督对他的信任。

易俊杰情绪畅快,挤眉弄眼,偷偷的冲秦弘图竖起大拇指。这小子到底是读书人啊!心思灵活的!

第八百零六章 公祭(一)

敦煌的文武官员缙绅队伍于九月十五日上午出发,当晚深夜里抵达常乐城。第二天上午,到达瓜州城。

瓜州城,因为地处前线,早就改造成了一个军事堡垒。在必要的时候,周军都准备依城而守。整座城中的大街,呈一个十字形,正中的就是总督府。

总督府,是整座城市的核心所在,包括行政、军事、粮食、各种军用物资等。

敦煌一干文武到瓜州后,便被安排在驿站周围休息。正午时,在北山山下举行祭祀。

贾环抵达后,被齐驰派随员找去说话。庞泽拉着张四水,并胡族侄、郭灌、韩无功等结交的朋友到城外先行观看胡人人头垒成的京观。

出瓜州,放眼看去,俱是平原。初冬时节,平原上一片荒芜。却有着战后的繁荣。无数的商队,马队来往在平原上。瓜州城,城外的军营,均需消耗大量的物资。

庞泽等人骑马过去,约一盏茶的功夫,抵达北山山下,京观所在。这里是座小山坡下。场地中洒了大量的石灰粉,空气中只剩余这种味道。旁边,山坡上,则是一座周军的祭庙!用以镇压怨气!

数千民夫在四周布置着校场,准备公祭事宜。

众人驻马在山坡下,眺望天地。

张四水感叹道:“今日看到这座京观,想起强汉、盛唐旧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而今,我们来此,为复汉家故土。令我心里感叹: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

张四水的性格沉毅、勇猛,平常话很少,做事稳妥,有大将之风。于此时,禁不住心潮起伏!

胡族侄虽为商人,此时同样是心情激荡。

郭灌则是又感受到那晚在胡商骨利家中的感觉。或许,这是他所渴求的,认同的力量的感觉。但,更深层次的是,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他是大周子民!

上一篇: 奉旨和亲 下一篇: 天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