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111)

作者: 雁九 阅读记录

王琪与王三郎都不解其意,站下来看着虎头。

虎头的拳头慢慢打开,里面是块湿乎乎的半寸进方的松子糖。

虎头脸上的纠结已经褪去,只剩下分享的喜悦,看着王琪道:“吃!”

王琪瞪大眼睛:“这是给我的?”

虎头的眼睛恨不得黏在松子糖上,又生生地拉开,垂着眼皮点点头。

王琪只觉得浑身熨帖,丝毫不嫌脏,立时取了抛在嘴里,哈哈大笑道:“虎头真不错,晓得谁好谁赖!”说话之间,挑眉望向道痴,分外得意。

王三郎这才晓得,虎头方才的纠结难受,压根就不是为他弟弟的白眼,而是为了这块松子糖,不禁莞尔。

他想着虎头会不会也给自己一块糖,结果虎头笑嘻嘻地看着王琪,双手却紧紧地捂着他装糖的口袋,丝毫没有再取糖的意思。

王三郎也不以为忤,他上山这几日,每天与道痴在一起,并不像王琪那样整日陪着虎头玩耍,虎头更看重王琪也不意外。

王琪的得意,并没维持多久。

等回到西山寺,王琪就悲催了。因为虎头将所有的糖都掏出来,推给了道痴。他不过多看了那堆糖一眼,就被虎头防范住,瞅着他的样子,就像他是偷糖的贼似的。

道痴取了个纱袋,将这些糖都装进去,又递给虎头,道:“依旧每天三粒。”

虎头笑着点头,捧着糖袋子出去了。

王琪瞧出些门道:“二郎你限着虎头吃糖?”

道痴道:“虎头自小嗜甜,若是不限着,牙早烂了。”

王琪有些垂头丧气:“虎头还是听你话。”

道痴笑道:“虎头话虽少,可心里明白,晓得我管着他是为他好,才听话的;以后七哥对虎头好,他自然也听七哥的。”

王琪想想也是,立时又得意起来道:“说起来还是哥哥与虎头最投契,我们哥俩才能玩到一起,我去看看那家伙到底将糖袋藏哪里!”说罢,起身出去寻虎头取了。

道痴与王三郎对视一眼,都露出笑意。

王琪虽也是长子,可打小被祖父母宠溺,更像是孩子。虽说他一口一个“哥哥”,平素交往也视道痴与三郎为弟弟,可这小哥俩眼中,王琪更像是弟弟,需要哄着。

虎头藏、王琪找,院子里时而传来两人的笑声。

道痴与王三郎不去凑热闹,说起家常来。道痴想着这一年多来麻烦王珍的次数太多,有些不好意思,买铺面的事情不想再麻烦他,就问起容娘来。

容娘已经及笄,许亲给京城的两姨表兄,婚期定在明年。如今在家,跟在王杨氏身边学习料理家务。

提及这个,王三郎面露遗憾:“我与姐姐早年曾说好,姐姐要是嫁到京里,我便考国子监,进京给姐姐撑腰。那样即便父亲以后在外任上,也有娘家人给姐姐做主。”

道痴道:“我会考国子监!”

王三郎面露感激:“二郎……”

道痴摇头道:“三哥莫误会,我并不是为了大姐姐,这是我早就有的打算。听说京城繁华,我想去见见世面。”

王三郎欢喜道:“不管二郎为了什么,只要能进京就是好事。难道姐姐真遇到难处,你还会旁观不成?有二郎在,我就放心了。姐姐虽好强,到底是女子。若是嫁到旁人家,受了委屈还能请舅父舅母做主;姨母家是姻亲,舅父、舅母反而不好说话。”

道痴道:“三哥可晓得大姐姐用什么铺面做陪嫁?”

王三郎摇摇头,不好意思道:“这个我还真是不晓得。不过母亲当年陪嫁的那些铺子,大多会留给大姐姐吧。”

道痴道:“劳烦三哥帮我问问大姐姐,什么铺子出息好,我姐姐今秋出阁,未来姐夫又是读书举业,我想要给她添个铺子,增个进项……”

第九十章 回家来预备佳节

等到晚饭的时候,活蹦乱腾了半天的王琪立时打蔫。

原本从虎头家提了食盒回来,他还有几分期待,毕竟是虎头家今日有喜宴,鸡鸭鱼肉应该少不了。路上就忍不住想打开,又怕被大家笑话,便想着回了寺里,再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等回来后,与虎头嬉闹,他就将食盒的事情忘在脑后。

等到晚饭摆出来,王琪的脸都绿了。水磨年糕,定胜糕两色素点;熏干、蒸糖藕、炸萝卜丸子、盐水花生,四色素菜,真是素的不能再素。这是喜宴上的?鸡呢,鸭呢,鱼呢?

主食依旧是粥,王琪心中后悔莫及,暗骂虎头家人不厚道,为啥不留客。

自己一行人去了,因赶上办喜事的缘故,自己还掏了十两银子,做兄弟几个的礼金。在城里找好馆子,上等席面也不过五、六两,虎头家小气吧啦,不留客吃席不说,还只给装了这些。

三郎吃的香甜,同样的菜色,乡下做的自然粗糙,比不得宅门里的细致,可也正因为如此,吃起来越发原汁原味。

虎头的眼睛,则一直盯着那盘糖藕,一片、两片、三片……喝了好几碗粥。

道痴当然看到王琪的反应,心里也正想着劝王琪提前回去。他虽决定带虎头进城,可还没有同王宁氏说,不好就这样直接带人回去,总要先知会老太太一声。

等吃完晚饭,王琪满脸纠结,正想着到底明日是下山找肉吃,还是寻由子先回城,便听到道痴的“请求”。

对于王琪来说,这样的请求不是麻烦,反而是天籁之音。

王琪立时有了精神,拍着胸脯道:“只管交给哥哥,哥哥去同叔祖母说。床铺的事情,二郎也不用操心。不就是在你外屋添个木床么,哥哥来解决!”

道痴道:“如此,谢谢七哥。我与三哥、虎头还是按原计划十三下山。”

王琪想起一事,道:“二郎,殿下本说好要在大丧后亲自来见虎头。你直接带虎头下山,扰了殿下‘礼贤下士’的戏码,殿下会不会恼?”

道痴道:“殿下这些日子忙着治丧,也累坏了,放府学一月假,也有他自己好生歇歇的意思。我总不能为了等着殿下‘礼贤下士’,就将虎头独自留在山上。等过了中秋节,我会去王府一趟,告知殿下。”

王琪点头道:“你主动去说也好,总比殿下问起来时再应对要妥当。”

王三郎听着两人的话,有些奇怪:“世子也知道虎头?”

提及这个,王琪带了得意,笑道:“是哥哥举荐的。三郎,虎头有熊力,以后进府卫,想要升官还不容易。可笑虎头家里人,将这个宝贝当成草,反而将他那个草包弟弟当成心尖子。

哼,以后他们别想占虎头便宜。”

王三郎欢喜道:“真好!”

他虽不讨厌虎头,可人心都是偏的。尽管面上半点不显,不过对于老和尚将虎头交给道痴照顾,王三郎心中不无腹诽。在他看来,自己弟弟本就是个孩子,怎么好让其再照看旁人。外九房的日子不富裕,虎头又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需要多费心看顾,弟弟以后越发要受累。

上一篇: 奋斗在红楼 下一篇: 重生于康熙末年